龜種習性
扁尾陸龜自然棲息地區平均溫度日夜溫差大約14度~32度,平均濕度為70%左右,在寒冷季節夜間甚至會出現10度以下低溫,不過扁尾並不會冬眠,反而扁尾陸龜喜歡在較低的溫度季節活動,一般而言扁尾陸龜喜歡在早晨活動覓食,不過他並不喜歡強光,而是喜歡早晨的涼爽帶點濕氣,活動範圍陰涼的樹林為主。繁殖方式卵生。體形特徵12cm~15cm,食性,食草性。扁尾陸龜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岸(摩達瓦),不論外型上或者習性上都與分布馬島南方的珠網陸龜很類似,有人稱之為亞種,但在分布上卻大相逕庭,
扁尾陸龜 |
感官能力
(一)視覺:嚴格說起來,扁尾陸龜的視力難稱敏銳,它們不但對於顏色的分辨能力不是很好,甚至在許多資料中顯示,當面臨覓食、尋覓配偶、甚至在遷徙時,它們仰賴視覺幫助的程度遠不如嗅覺與觸覺,而且必須藉由經驗的累積與可靈活伸長並向四周移動的頸部,視覺才能發揮出某種程度的功能。(二)嗅覺:在扁尾陸龜所有的感覺器官中,嗅覺是最靈敏的一項,而敏銳的嗅覺對個體的重要性,除了可以引導飲水與攝食的正確方向外,對於驅趕競爭資源的種內同性、尋覓配偶、甚至與能否順利完成交配動作,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扁尾陸龜的嗅覺雖然敏銳,但是其嗅覺組織與構造卻會對不同來源的氣味表現出不同強度的反應——也就是說扁尾陸龜的嗅覺是一種“選擇性的嗅覺”。
這種“選擇性嗅覺”表現最明顯的地方,便是用於辨識敵我的尿液。不同成長狀態、性別、甚至不同個體間的尿液成分,都存在著細微的差別。而這些難以由飼養者感官所察覺出來的差異,往往是個體用來劃分領域、階級、甚至擁有配偶的依據。
(三)觸覺:扁尾陸龜身上所披覆的厚實甲殼與鱗片,雖然讓個體看起來難以侵犯,但是這些原本用來抵抗敵害與防止水分散失的特殊構造,卻讓個體失去了敏銳的觸覺能力。不可避諱的,相較與身體靈活且反應敏捷的水龜與鱉,扁尾陸龜看起來確實是顯得相當笨重,主要的原因便是在層層厚實的皮膚與肌肉的保護下,讓個體對於外界刺激的感受強度降低許多。
(四)聽覺:扁尾陸龜雖然不具有外耳的構造,不過在對個體進行仔細的觀察與試驗後,可以發現他們仍然有聽覺功能,同時在個體之間的互動關係上,聽覺系統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扁尾陸龜的聽覺系統雖然在幼龜階段便已經發育完成,然而真正運用聽覺系統來互相溝通的,卻是成龜進入繁殖季節的時期。
養殖技術
飼養箱(龜箱)的選購,對於扁尾陸龜來說,濕度是很重要的,所以針對此龜,一般的玻璃魚缸也不失為一種比較簡單的飼養工具,但玻璃缸的缺點是通風不是很好,所以儘量選擇木製(帶通風口)龜箱作為飼養工具。飼養箱一般多為長80~100cm,高50cm左右,寬為50-60cm左右比較適合。箱內鋪墊3~5cm厚的樹皮顆粒或者瓷磚反鋪作為墊材,也可以直接購買市面上的專業底材或者直接鋪墊報紙也可以,箱的頂部配置一到兩個聚熱燈泡,選用40瓦~100瓦左右即可,關鍵是保持箱內的溫度能夠達到25度左右。如果有條件也可以配置一根專業爬蟲用UVB,促進龜龜對鈣的吸收。然後在箱的一側設定一個龜龜的窩,大小隻要夠龜龜鑽入即可,可以用紙盒或者用小號花盆剖開成半,扣置箱內;在箱的另一側放置水盆和食盆。
扁尾陸龜 |
食物選擇
1、食譜儘量多樣化,保證各種元素均衡。2、不要使用單一維生素片,除非在獸醫的指導下。某些維生素例如維生素A和D,過量攝入有高毒性。只能在診斷明確的維生素缺乏病龜上作為治療手段而使用。
3、儘量使用口服維生素,避免注射給藥。
4、定期適量的使用混合維生素有助於避免維生素缺乏的發生。
5、最好的陸龜營養添加劑應該是不含磷的不含胺基酸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含有維生素D3的。
6、如果你飼養的陸龜能夠接受到足夠的太陽光照射,那么你不需要提供口服的維生素D3,當然鈣質和其他微量元素還是要提供。北方的飼養者因為不能提供足量的自然光照,往往需要補充口服維生素D3。
7、可以使用人工UVB光源,但是UVB光管應該定期更換,一般6-9個月就應改更換一次,混合光源對於大多數品種來說是必須的,新型UV-Heat燈效果很好,能夠提供足量的UVB和UVA混合光源,和高質量的可視光譜,能夠提供足夠的熱輻射,促進維生素D3的合成。
8、雜食類的陸龜能夠從動物性食物中得到足量的維生素D3。
9、儘量提供高鈣、低磷的食譜。
10、避免給予高草酸植物。
相關條目
龜鱉目百科(一)
龜鱉目俗稱龜,其所有成員,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