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篙

蘆篙

蘆蒿 (Artemisia selengensis) 又名蔞蒿、藜蒿等。屬菊科蒿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以根莖和嫩莖供食的一種古老的野生蔬菜。原產於亞洲,我國東北、華北和中南地區均有分布,野生於荒灘、路邊、山坡。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氣味。主根不明顯或稍明顯,具多數側根與纖維狀鬚根;很狀莖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徑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莖。莖少數或單,高60-150厘米,初時綠褐色,後為紫紅色,無毛,有明顯縱棱,下部通常半木質化,上部有著生頭狀花序的分枝,枝長6-10(-12)厘米,稀更長,斜向上。葉紙質或薄紙質,上面綠色,無毛或近 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平貼的綿毛;莖下部葉寬卵形或卵形,長8-12厘米,寬6-10厘米,近成掌狀或指狀,5或3全裂或深裂,稀間有7裂或不分裂的葉,分裂葉的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7(-8)厘米,寬3-5毫米,不分裂的葉片為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6-12厘米,寬5-20毫米,先端銳尖,邊緣通常具細鋸齒,偶有少數短裂齒白,葉基部漸狹成柄,葉柄長0.5-2(-5)厘米,無假託葉,花期下部葉通常凋謝;中部葉近成掌狀,5深裂或為指狀3深裂,稀間有不分裂之葉,分裂葉之裂片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5厘米,寬2.5-4毫米,不分裂之葉為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寬可達1.5 厘米,先端通常銳尖,葉緣或裂片邊緣有鋸齒,基部楔形,漸狹成柄狀;上部葉與苞片葉指狀3深裂,2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為線狀披針形,邊緣具疏鋸齒。頭狀花序多數,長圓形或寬卵形,直徑2-2.5毫米,近無梗,直立或稍傾斜,在分枝上排成密穗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狹而伸長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短,卵形或近圓形,背面初時疏被灰白色蛛絲狀短綿毛,後漸脫落,邊狹膜質,中、內層總苞片略長,長卵形或卵狀匙形,黃褐色,背面初時微被蛛絲狀綿毛,後脫落無毛,邊寬膜質或全為半膜質;花序托小,凸起;雌花8-12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一淺裂,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長,先端長,2叉,叉端尖;兩性花10-15朵,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或微尖,花柱與花冠近等長,先端微叉開,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對稱的花冠著生面。花果期7-10月。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南部)、河北、山西、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四川、雲南及貴州等省區;多生於低海拔地區的河湖岸邊與沼澤地帶,在沼澤化草甸地區常形成小區域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與主要伴生種;可葶立水中生長,也見於濕潤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等。蒙古、朝鮮及蘇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東部色楞格斯克附近。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有止血、消炎、鎮咳、化痰之效,近年來發現用於治療黃膽型或無黃膽型肝炎良好;民間還作“艾”(家艾)的代用品;四川民間作“劉寄奴”(奇蒿)的代用品。嫩莖及葉作菜蔬或醃製醬菜。

本種在古本草書中已有記載。《爾雅》稱“由胡”、“蘩”,《神農本草經》及《本草綱目》中稱“白蒿”,其中水生者可能就是本種。

蘆篙 蘆篙
蘆蒿 蘆蒿
蘆篙 蘆篙
蘆篙 蘆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