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豬

藏豬

藏豬被毛多為黑色,部分豬具有不完全“六白”特徵,少數豬為棕色,也有仔豬被毛具有棕黃色縱行條紋。藏豬主產於青藏高原,包括雲南迪慶藏豬、四川阿壩及甘孜藏豬、甘肅的蕨麻豬以及分布於西藏自治區山南、林芝、昌都等地的藏豬類群。藏豬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豬種,也是我國寶貴的地方品種資源,也是我國國家級重點保護品種中唯一的高原性豬種。藏豬長期生活於無污染、純天然的高寒山區,具有適應高海拔惡劣氣候環境、抗病、耐粗等特點,但繁殖力低。

基本信息

生活習性

藏豬採食範圍極廣採食能力極強。從草本到木本,從根莖到葉果,從地上到地下,從水面到陸地,均可採食。在水草豐茂、食物充裕、敵害較少之地一般滯留時間較長;一旦採食、飲水安全受到成脅或侵害時,豬群便自發性地遷移別處。

生長繁殖

胎生。但由於繁殖能力極低,多人工繁殖。

分布範圍

藏香豬產地分布藏香豬產地分布

關於藏香豬的原產地說法不一,據提供的文章和資料顯示,我國

純種藏香豬主要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甘南、岷縣、川藏交界的藏區和雲南迪慶香格里拉等地區。近十年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在高原地區生活了幾千年的古老品種藏香豬開始被引種到內地,並且部分地區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四川,甘肅,陝西,山東,江蘇,貴州,江西,福建,安徽,河北,河南,山西,湖北,重慶,雲南,青海,湖南、廣西廣東等地都有養殖。其中雲貴川陝蘇發展的比較好。

藏豬

藏豬藏豬
藏豬主產於青藏高原,包括雲南迪慶藏豬、四川阿壩及甘 孜藏豬、甘肅的合作豬以及分布於西藏自治區山南、林芝、昌都等地的藏豬類群。藏豬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豬種。藏豬長期生活於無污染、純天然的高寒山區。

藏豬被毛多為黑色,部分豬具有不完全“六白”特徵,少數豬為棕色,也有仔豬被毛具有棕黃色縱行條紋。鬃毛長而密,被毛下密生絨毛。體小,嘴筒長、直,呈錐形,額面窄,額部皺紋少。耳小直立、轉動靈活。胸較窄,體軀較短,背腰平直或微弓,後軀略高於前軀,臀傾斜,四肢結實緊湊、直立,蹄質堅實,乳頭多為5對。

藏豬能適應惡劣的高寒氣候、終年放牧和低劣的飼養管理條件,在海拔2500~3500m的青藏高原半山區,年平均氣溫7℃~12℃、冬季最低-15℃、無霜期110~190天、飼料資源缺乏、每天放牧10小時左右的嚴酷條件下,藏豬仍能很好地生存下來。這種極強的適應能力和抗逆性,是其他豬種所不具備的獨特種質特性。

產地與分布

藏豬屬典型高原型豬種。主要分布於西藏自治區的山南、昌都地區、拉薩市和四川省的阿壩、甘孜以及雲南省的迪慶和甘肅的甘南自治州等。

體形外貌

藏豬藏豬
藏豬體形小,頭嘴尖,頭狹額面直,無皺紋,耳小直立,身軀窄,背腰稍凸,後軀較前軀略高,四肢結實緊湊,適宜爬坡,善於奔跑,視覺發達,被毛多黑,少量棕毛,部分豬額部、肢端、尾尖白色,鬃毛長而密,並有大量絨毛,嗅覺靈敏而便於覓食,能逃避獸敵和抵禦嚴寒。成年豬一般在25千克~33千克,母豬重於公豬,一般體高40厘米~50厘米,體長85厘米左右,母豬一般有5對~6對乳頭。

產地分布

藏豬產於中國青藏高原的半農半牧區,主要分布於阿壩藏族自治州的黑水、馬爾康、小金、金川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理塘、鄉城、稻城、雅江、新龍、德格等縣。約有繁殖母豬2萬多頭。

外貌特徵

多為黑色,約占83%,其次為黑毛兼“六白”不全。少部分豬為棕紅色。冬季密生絨毛,夏季毛稀而短。棕毛特別發達。頭稍長,額較窄,額紋不明顯或有縱行淺紋,耳小,向兩側平伸或微豎,轉動靈活,嘴筒長直尖,呈錐,有1—3道箍。頸肩窄,略長,體軀較短,胸較狹窄,直膀單脊,背腰一般較平直,腹緊湊不下垂,後軀高於前軀,臀部傾斜,四肢結實,蹄質堅實,極少臥系。迪慶豬除德欽縣的外,一般可多分為大,中、小三型。

藏豬藏豬

母豬乳頭一般5-6對,據農村調查,母豬的乳頭數平均10.6±1.2個。鬃毛長而密,一般12-20厘米,被毛下有大量絨毛,據對八月齡母豬鬃毛、粗毛、絨毛數量與長度的測量,藏豬遠較分布海拔較低的(600-700米)內江、榮昌豬為高。據產地農村調查,24月齡以上的成年母豬平均體重33.1公斤,體長85.1±1.2厘米、胸圍73.3±0.9厘米、體高49.9±0.6厘米。公豬多未成年即淘汰。據對1頭3歲公豬測定,體重25.9公斤,體長85.1厘米、胸圍64.0厘米、體高42.0厘米。

生產性能

(一)產肉性能

在產區終年放牧,以採食鵝絨萎陵菜、酢醬草、灰藜、苦賣菜等野生飼料的莖葉、草籽為主,僅在寒冬缺料季節補飼少量蕎糠、蠶豆葉及青稞、蠶豆、豌豆、馬鈴薯等飼料。在此極為粗放的條件下,育肥豬增重緩慢,一般18-30月齡體重可達50-60公斤。在每公斤混合料含消化能3270千卡,可消化粗朊166克的飼料條件下,採用不限量方式飼養,育肥豬307日齡活重可達53.0公斤,日增重171克,每增重1公斤耗混合料5.2公斤。

(二)胴體性狀皮薄,沉脂力強,肉質好

在放牧條件下,腿部肌肉發達,胴體瘦肉比率高。在較好飼料條件下舍飼。屠宰率有所提高,腹油、體脂比率明顯增加。藏豬肌肉纖維特細,含脂肪多,肉質細嫩,香味濃,360日齡育肥豬背最長肌含水分71.4%、蛋白質18.9%、脂肪8.3%;肌纖維直徑58.6微米;每克乾肉發熱量6376卡,板油碘價值55.5。

(三)繁殖性能

產區習慣公、母豬混群放牧。任其自然配種,年產仔1-2窩。母豬多產仔1-2胎後即閹割育肥。在放牧條件下,初產母豬產仔數平均為4.5±0.1頭,第二胎平均5.4±0.2頭,三胎以上平均5.0±0.2頭。仔豬初生重0.4-0.6公斤。2-3月齡自然斷乳,斷乳重為2.5-4公斤。由於母豬性野,饋養管理條件差,加以野獸猛禽侵害,哺育率很低。據142窩統計,產活仔708頭,斷乳成活490頭,哺育率69.21%。公豬斷乳後隨群放牧,多不滿周歲即閹割育肥。

品種優點

迪慶藏族屬於高原型豬種,具有以下獨特的經濟性狀

①耐高寒,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最低氣溫-23℃以下,正常生長發育;

②抗逆性強。即能耐寒,也能耐熱,在海拔1800米最高氣溫35℃的河谷地區也能生育繁殖;

③耐粗飼。在終年放牧,精料甚微,極為低劣的飼養管理下,仍能長肉增膘;

④肉質好,肉色鮮紅,肉質細嫩,味香而鮮,瘦肉比例高;

⑤鬃毛粗長,產量高。今後應重點加強本品種選育,建立和擴大育種基地。逐步改善飼養管理條件,在保持對高厚適應性的基礎上,努力提高生產性能,並大力開展雜種優勢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