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名稱:撒壩豬
產地(或分布):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數量:1979年統計約有118萬頭。據調查,2008年末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純種撒壩豬的存欄數2660頭,其中大型純種撒壩豬1689頭、中型純種撒壩豬971頭,純種撒壩豬中能繁母豬2491頭,占93.65%,其餘169頭為仔豬。母豬全縣各鄉鎮均有分布,最多則黑鄉296頭,最少翠華鄉35頭,存欄數在200頭以上的有則黑、大松樹、皎西三個鄉;存欄數在100頭以下的有翠華、湯郎、團街、雪山、屏山、烏蒙六鄉鎮;存欄數在100~200頭有中屏、雲龍、撒營盤、茂山、馬鹿塘、九龍、轉龍七鄉鎮;仔豬只在團街發現50頭、中屏發現70頭、雪山發現39頭、烏蒙發現10頭。
主要特性:按體型大小、頭式、外貌特徵及性成熟的早晚分大、中、小三型,其中大型稱為“八卦頭”,頭大、耳大、腹大不下垂,身長、尾粗長、面部微凹,四肢粗壯“穿套褲”,較晚熟;小型稱為“狗頭”或“油葫蘆”豬,嘴筒細,尾細、耳小、身短、四肢細短、被毛稀疏;中型稱為“羊頭”或“二虎頭”,介於大、小兩型之間。被毛黑色居多,有22.7%的火毛豬。母豬平均產仔7~8頭,肥育期日增重為423克。
經濟類型
撒壩豬為肉脂兼用型品種,屬原始品種,生產性能較低。大型豬經濟成熟較晚,飼養周期較長,山區和高寒山區常採用吊架子育肥法飼養2~3年體重可達200~250千克,膘厚可達7~8公分,腹油可達20~30千克,屠宰率60~65%;小型豬經濟成熟較早,飼養周期較短,河谷和壩區常採用直線育肥法飼養6~12個月體重達50~70千克即可出欄,80年代以前實行肥豬派購政策時45千克即可育肥交售給食品公司,膘厚2~3公分,腹油2~5千克,屠宰率65~70%;中型豬經濟成熟、飼養周期、體重、膘厚、腹油、屠宰率均處於大、小型豬之間。
飼養管理
撒壩豬飼養管理粗放,山區和高寒山區常採用吊架子育肥法,通常仔豬2~3月齡斷奶後就轉為放牧,大多放牧在寬敞的草叢草場和田間地頭,一般每天放牧前後早晚各補飼一次青粗飼料進行吊架子,吊到一歲左右,體重30~50千克後轉為舍飼育肥直至出欄。引進雜交改良後山區養豬放牧和吊架子的習慣一直沒有改變,因此山區豬的雜交改良80%以上都選用漢撒組合,飼料習慣熟餵。豬舍80年代以前70%為木頭垛廄、30%為土牆廄;目前有20%木頭垛廄、50%的土牆廄、20%空心磚牆廄和10%衛生廄,80%以上的農戶豬舍內墊松毛葉子積肥。目前小型撒壩豬已基本絕種,半山區、壩區和河谷地帶基本上是飼養雜交豬,雜交組合多選用約撒和杜撒,50%左右的農戶飼料生餵和豬舍內墊松毛葉子積肥,豬舍30%左右衛生廄、30%左右空心磚牆廄和40%左右的土牆廄。
選育與保護
1972年在省、州(楚雄州)政府和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縣政府在團街鄉無償劃撥土地350畝給畜牧部門建撒壩豬選育場,對撒壩豬進行選優去劣,培育優質的後備種公、母豬供應全縣,1972~1985年各級業務主管部門對撒壩豬的選種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6年起祿勸縣從外地引進優良品種豬進行雜交改良,當時畜牧部門規劃縣境內比較偏僻的雪山、烏蒙、則黑、馬鹿塘、大松樹五鄉為撒壩豬保種區,禁止開展雜交改良。但由於飼養雜交豬效益誘人,加之有關部門管理跟不上,一些個體戶或來祿勸縣扶貧掛鈎的單位自己到外地引種進行雜交改良,使純種撒壩豬的飼養量逐年減少。
1986年引進雜交改良後,撤消撒壩豬選育場,撒壩豬的品質逐年下降,特別是母豬“多、亂、雜”現象十分突出,1993~1995年對母豬進行鑑定整群,鑑定合格發給母豬合格證,享受政策優惠,不合格的動員將其汰劣;1995~1998年實施“三高”母豬綜示區建設項目,撒壩豬的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撒壩豬是優良的地方品種,撒壩豬品種資源是無價之寶,應制定長遠的保護與開發規劃。保住撒壩豬品種資源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各地提供雜交母本,就可以為撒壩豬生產的長期研究與開發提供物質基礎保障。
撒壩豬雖然雜交後代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但也要有計畫的開展雜交改良,不能盲目雜交,要正確認識如果沒有撒壩豬,何來雜交豬,撒壩豬是一座寶貴的基因庫,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進行保種,使撒壩豬良好的基因不致流失。
祿勸是撒壩豬的原產地,如今撒壩小型豬種已基本絕種,大、中型品種也已瀕臨絕種,如果撒壩豬在原產地絕種,當地政府和業務主管部門將成為歷史的罪人,因此,撒壩豬的保種已成當務之急,各級政府和業務主管部門應把撒壩豬的保種工作立為議事日程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