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福寺[陝西西安]

薦福寺[陝西西安]
薦福寺[陝西西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薦福寺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今西安市永寧門外友誼西路),始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是高宗李治駕崩後百日,皇室族戚為其獻福而興建的寺院,故最初取名“獻福寺”。天授元年(690年)改為“薦福寺”;神龍二年(706年),擴充寺廟為譯經院,成為繼慈恩寺之後的又一個佛教學術機構;會昌五年(845年),武宗滅佛,薦福寺是當時長安城明令保留的四座寺院之一(其餘三座為大慈恩寺、西明寺、莊嚴寺)。薦福寺原址在唐長安城的開化坊南部,即唐太宗之女襄成公主的邸宅。唐末薦福寺院毀於兵火,後遷建於安仁坊小雁塔所在的塔院裡,即今址,寺塔合一。宋、元、明、清薦福寺迭經修整,現今布局和規模為明清時期形成。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薦福寺內的小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薦福寺薦福寺

唐大薦福寺占據開化、安仁兩坊之地,北面與皇城僅一坊之隔,西臨長安城中軸線朱雀大街,位於街東第一縱列,東西兩面與繁華的東市、西市相隔不過兩三個里坊,寺院處於交通便利、居民集中的繁華地帶。今薦福寺位於西安城牆南門外偏西位置的陝西省西安市友誼西路72號,距永寧門(正南門)約兩站距離。

歷史沿革

薦福寺原先是中宗李顯即位前的舊宅,684年農曆三月二十日(這一天正是唐高宗李治病逝百日)改建為寺院,以為高宗追獻冥福,取名“獻福寺”。到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改稱“薦福寺”,並賜御書薦福寺匾額。著名的小雁塔建於景龍年間(707年~710年),當時塔院並不在寺內而是與寺門相對,但依舊是薦福寺的一部分。薦福寺於大慈恩寺一起在皇家的庇護下走向興盛。到唐武宗會昌年間滅佛時,薦福寺被敕令保留20僧人維持香火,由盛至衰。唐末的的兵火戰亂中,薦福寺屢遭破壞,寺院毀廢,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從北哲宗元祐年間的文字記錄來看,這時薦福寺已遷入塔院內,與小雁塔成為整體。

代開始了薦福寺的中興,曾有五次大規模的整修,基本上維先進保留的格局。明宣德元年(1426年)陝西西寧衛弘覺寺番僧勺思吉蒙欽錫度牒,到薦福寺住坐,薦這裡殿堂荒廢,雖發願重修。正統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勺思吉向朝廷乞賜寺名。如今的“敕賜薦福寺”就是當年英宗皇帝的親筆。

清朝時薦福寺又多次修繕,以康熙三十一年的整修規模最大。晚清時期由建造了藏經樓和南山門等。辛亥革命後,薦福寺伴隨著戰亂再次走向低落,並受到了戰火的摧殘。1926年~1949年5月薦福寺長期被國民黨軍隊占住。其間天主教會的英國人曾開設過苦兒院來收容戰爭孤兒。但1938年後就成為軍營,小雁塔也成為高級軍事指揮部。胡宗南撤離後,中央黨校五分部進駐。1949年1957年寺內殿宇被黨校、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派出所、農業技術推廣站、電影放映隊等機關占用。1958年後文物部門接管了薦福寺,開始了對薦福寺和小雁塔的修復。1964年~1965年對寺、塔多處進行了加固和修復,基本保持了古物的原貌。文革期間,薦福寺的東、西院有被國小和部隊占用,直到1989年以後才清退乾淨。

建築特色

唐朝時的薦福寺是由王府改造而成,因此那時應是多層庭院布局。今日的薦福寺已成為西安一處有名的園林。主要建築自南而北如下:山門:晚清時建造,歇山式藍色琉璃瓦頂,南刻“敕賜薦福寺”,北刻“最勝法門”。
慈氏閣:明代修建的重檐歇山式樓台,重檐間懸明代英宗的“敕賜薦福寺”木匾。
大雄寶殿:清代建造,單檐硬山頂。
鼓樓、鐘樓:清代時建造,鐘樓內保存著“雁塔晨鐘”的金代古鐘。
藏經樓:晚清建造,重檐歇山式。
小雁塔:建於唐代景龍年間,屬於保護比較好的唐代古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衣閣:明代創建,清代重修,為單檐歇山式樓台,“白衣閣”石匾額為明代所留。

收藏文物

石刻:薦福寺存有大量石刻,以明清的碑刻居多,最早的是小雁塔塔底南北弓形青石門楣,上有唐代石刻。
古鐘:現保存於鐘樓內,金代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造,重8000公斤,有銘文約千字。民國時期,此鐘被“某軍駐寺時毀裂”,使“雁塔晨鐘”絕響多年。1993年西安市小雁塔文管所主持焊修了裂痕。1998年又重新鑄了一口新鍾供遊人敲擊。

另外,寺內鐘樓旁的鐵架上還懸有一口明弘治七年(1494年)造的小鐵鐘。

古槐:寺中千年古槐10餘棵。

文物遺存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刻成於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年),原為唐時彭城郡居士劉士寧為其已故的母親所立。經幢為石質,八稜柱形,上覆蓮花寶珠頂,下有一方形基座,座每面兩龕,浮雕伎樂演奏圖。幢身正面刻《佛頂尊聖陀羅尼經》,其後附刻《佛說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
此經幢的珍貴之處在於底座的浮雕伎樂演奏圖。數坐部伎,演奏的是雅樂。經幢上半部分有兩層華蓋,每一層都分別有不同形態的八個龍頭作裝飾,代表了天龍八部。兩華蓋之間有八個佛龕,塑造了跏趺坐的釋迦牟尼講法的情景,形、神與紡織品的華蓋相似。幢身下大上小呈遞減之勢,八面刻滿了經文,位置合適,字型清晰,便於誦讀。幢身上部分結構威嚴秀麗,下部分及須彌座穩重渾厚,須彌座上又以蓮花座承托幢身,全幢輕重合宜,繁簡適度,充分體現了唐代中後期石幢造型的藝術風格。
佛教造像是薦福寺灰池出土文物最精彩的部分,隋、唐、宋、金、明各代皆有發現。大致可以定為隋代的有通體裝飾著繁冗精緻瓔珞的青石菩薩殘軀、頭戴花鬘冠端莊慈愛的青石菩薩頭、頭部上方裝飾著纏枝卷草紋的菩薩造像殘碑、帶蓮花座的白石菩薩殘軀。屬於唐代的有基本可以修復完整的通高達2.3米的青石佛像,大致為初唐時期,還有砂石佛龕像、白石獅子、缺頭的白石結跏趺坐佛像。宋代以後的造像有一袒胸露乳坐於地上頭部殘缺的綠釉彌勒佛像;在一砂石地藏菩薩的底座下刻有“泰和甲子年記”的字樣,為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造像;一件頭戴兜鍪、身著鎧甲、腰系三角形魚鱗護襠的青石天王像具有明代的服飾造像特徵。
鐵鐘鑄於金明昌三年(1192年),鐵鐘。通高3.35米,口部直徑2.45米,鍾鈕為雙獬豸造型,重8000公斤。中上有銘文約千字,多為經咒語。
民國時期,河南軍閥劉鎮華圍困西安,與陝軍宋錫侯團在薦福寺展開激戰,鐵鐘被劉鎮華率領的匪軍炸裂。
1993年底,西安市小雁塔文管所主持焊修了“雁塔晨鐘”的遺留裂痕。1998年,文管所又重新鑄造了一口“雁塔晨鐘”的仿製新鍾,掛於一露天鋼架下供中外遊客敲擊。新鍾重約9噸,形制與原鐘完全相同,只是鐘上銘文改由當代西安書法名家劉自櫝、鍾明善等10人書寫的歷代詩人詠誦薦福寺小雁塔的詩句以代之。作為金代文物,原鐘仍陳列於薦福寺鐘樓內。
《大薦福寺重修塔記》碑立於慈氏閣南西側,碑呈長方形,長1.73米、寬0.8米、厚0.1米。
碑額篆書“大薦福寺重修塔記”。碑文楷書,共十八行,行三十一字。文末題曰“大宋丙申政和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李記”,是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的刻石。碑身斷為三截,碑額右上角闕。碑文記敘了寺、塔的歷史,以及這次修塔的緣起。
《敕賜薦福禪寺重修塔記》碑立於慈氏閣南東側,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立。碑陽記載了成化八年,鎮守陝西都知監、太監劉祥捐資重修薦福寺。碑陰為陝西軍政官員捐助者姓名。
碑文載:“敕督學校奉政大夫陝西等處提刑按察司僉事臨川伍福撰,賜進士中奉大夫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桂陽朱英書,賜進士嘉議大夫陝西等處提刑按察司按察使資陽宋有文篆”。碑末題曰:“成化十八年夏六月十九日立”。
《敕賜薦福禪寺重修塔記》碑陰上為:“按察司副使和順王雲鳳、僉事濱州胡經、京山袁佐同游題”,下為捐助者姓名。
大雄寶殿南東一的《禮部劄(zha)付及薦福殿堂圖》碑,為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立,碑文記述宣德七年(1432年)至正統十四年初(1449年)番僧勺思吉修繕薦福寺的情況和奏請禮部“乞(刺)寺名”及禮部劄付的經過。
此碑於1980年在薦福寺大殿前東側出上。圓形碑首。碑通高4.82米、寬1.02米、厚0.3米。龜趺高0.8米,碑的正面刻楷書碑文,碑額雙線勾勒“聖旨”二字,故又稱聖旨碑,周圍以陰刻雲龍紋飾。碑文十九行,行五十字,有空格。
聖旨碑碑陰線刻薦福寺殿堂圖。山門似為欄棚狀的鳥頭門,兩側為八字牆,山門內東有廡殿兩間,正中為廡殿式殿宇三間的天王殿,兩邊各開一門,並有廊廡相接,東西廊廡對稱地向北伸延,與大殿相接,形成封閉式院落。天王殿北左右兩側為對稱的重檐歇山頂建築,為鍾、鼓樓,正中是下為拱券門洞的磚砌高台,上建五間歇山頂殿宇的“慈氏閣”。閣後則為七間大殿,殿前有月台、踏步,即“正佛殿”,其後東西各有配殿五間,正中面闊五間的“藏經殿”。其後是小雁塔。
《重修薦福寺碑記》碑位於大雄寶殿南東二,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立,李因篤撰文,記載了心奧法師和紫谷禪師重修薦福寺的善舉。
(1632-1692),字子德,號天生,陝西富平東鄉(今富平薛鎮韓家村)人,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韻學家、詩人,被時人稱為不涉仕途的華夏“四布衣”之一。
《重修薦福寺碑記》碑位於大雄寶殿南西二,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立。此碑螭首龜趺,通高4.78米、寬1.11米、厚0.3米。碑文為楷書,共二十行,行七十二字。碑身四邊刻陰紋為雲龍、翔鶴、飛馬之屬。
碑文載:“中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前太常寺卿太僕寺卿癸未進士萬年周之桂沐手篆額,賜進士出身奉政大夫提督廣東通省學政裴憲度沐手撰文並書”,碑末題曰:“康熙三十一年歲次壬申仲夏穀旦立”。
周之桂,陝西省西安府鹹寧縣人,崇禎十六年(1643)癸未科進士。
裴憲度,清順治十八年(1661)辛丑科進士。
《重修薦福寺碑記》碑碑陰線刻新修後的薦福寺殿堂圖。殿堂圖下刻薦福寺的地界面積和山場。
《敕賜薦福禪寺重建記》碑位於大雄寶殿南西一,明天順二年(1458)立。
記載了宋政和年間及明代僧人勺思吉對寺院、古塔進行修繕的情況。
《敕賜薦福禪寺重建記》碑陰為捐助及修繕人員姓名。
“雁塔題名”是唐代進士金榜題名後在慈恩寺大雁塔下書名留念的榮耀之事,流風綿延不絕。明清時期,文舉繼續在大雁塔題名,武舉則改在小雁塔題名,是陝甘地區文人武士的人生快事。
《貢院試遺才遇雨》碑嵌於東長廊以南院牆上,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立:
西風吹雨灑文揚,多士摳衣底事忙;驚鳥豈甘收健靇,明珠終不掩精光;
眼中未必無豪傑,堂上憑誰做主張;忽聽雲開天日見,存心耿耿對穹蒼。嘉靖甲子秋八月初吉古原鐘沂題。
《於湛等人游題》碑,鑲於西長廊以北院牆下部,明嘉靖十五年丙申冬(1536年)立。
於湛(1480-1555),字瑩中,金壇人,明正德六年(1511)進士。
左為明嘉靖八年(1529)小山題詩一首:
滿城風雨近重陽,數日浮雲蔽日光;薦福塔聳猶登覽,良辰當賞憶潘郎。
己丑年菊月(農曆九月)六日小山題。
《補修薦福寺寶塔記》碑,位於小雁塔地基前東側,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立。記載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至二十六年(1687年),重修塔院、補修塔基的情況。
碑文載:“大清康熙二十九歲次庚午仲秋吉旦,岐黃弟子李文芳沐手敬撰,關中後學許漢章沐手敬書並篆額”。
《薦福寺來源碑》,位於今小雁塔地基前西側,雍正十二年(1734)立。記載了康熙丁巳年(1677),西安巡撫杭愛迎紫谷禪師駐錫薦福寺,其後紫谷禪師多方化緣,重修小雁塔基座,使薦福寺殿宇得到全部修繕的過程。
碑文載:“大清雍正十二年歲次甲寅姑洗(農曆三月)吉旦,署吳堡縣知縣趙酉撰文,退遷谷口繼可明珠篆額,天水行者笑微瞭然書丹”。
趙酉,字文山,甘肅秦州人,貢生。
《薦福寺來源碑》的下部刻有《薦福兩廊宗派圖》:
宗派真如若太虛,寂照圓明性,清淨恆湛然,本來無體用。
緒派隱顯蘊玄宗,心融萬法通,一乘宏大教,道德自興隆。
後續派洞徹精純理,傳燈證祖綱,靈機含妙意,源遠永流長。
《重修薦福寺地藏王殿》碑位於白衣閣北西,明崇禎年間(1628-1644)立,長安崔爾進撰文。
碑文記載了明神宗萬曆年間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王用賓捐資修葺地藏王殿及崇禎九年(1636)至十一年(1638)薦福寺主持無曇募資重修的過程。
崔爾進,字抑庵,陝西長安縣人,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
《重修薦福寺地藏王殿》碑陰上部為布袋神僧像線刻圖,為時任薦福寺主持無曇所繪。上題:
大雄示觀,彌勒尊佛。雙泯見聞,兩忘知覺。袋囊棄置,飛錫拋卻。酣然一睡,天地何物。
《重修薦福寺碑記》碑位於白衣閣北東,清嘉慶十六年(1811)立。
碑文記載了清嘉慶年間,居士趙聯第首倡捐修薦福寺小雁塔,得到眾人回響,歷時五年修繕完畢的過程。
碑文載:““賜進士出身敕授文林郎靖邊知縣靈石翟鳳翱撰文,大清嘉慶十六年歲次辛未夏五月彀旦”。
翟鳳翱,山西靈石人,清嘉慶十年(1805)己丑科進士。
《重修薦福寺碑記》碑陰為捐資修繕者姓名、店鋪名稱及捐獻銀兩。

寺院文化

淨土勝景
唐代長安城中的薦福寺是一座以水為勝的佛寺園林,庭院優雅,古木森然,其“寺東院有放生池,周二百步”,院內廣種名花異草,尤以牡丹為盛。詩人王維將寺中描寫成“異棄奇諧,群艷耀日,聞鍾高閣,覲佛升堂”的淨土。
盛唐時期,王維曾跟隨薦福寺的道光禪師學習佛法,他在《薦福寺光師房花葯詩序》中說,道光“順陰陽之動,與勞侶而作,在雙樹之道場(指薦福寺),以眾花為佛事。天上海外,異卉奇藥,……瓊蕤滋蔓,侵回階而欲上;寶庭盡蕪,當露井而不合。群艷耀日,眾香同風。開敷次第,連九冬之月;種類若干,多四天所雨”。可見,種花、養花是僧人的份內事,是修行之必需,而且用花來入藥。
環境優美、清雅絕倫的薦福寺,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遊玩、會友、賞花、吟詩、茗香、住宿,不但當即詠詩描繪寺院風光,而且離開後久久不能忘懷,寫詩加以回憶。李端《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一詩描繪薦福寺的園林勝景:“暮雨風吹盡,東池一夜涼。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楊。石竹閒開碧,薔薇暗吐黃。倚琴看鶴舞,搖扇引桐香。舊筍方辭籜,新蓮未滿房。林幽花晚發,地遠草先長。”徐夤《憶薦福寺南院》:“鶗鴂聲中雙闕雨,牡丹花際六街塵。”胡宿在《憶薦福寺牡丹》:“十日春風隔翠岑,只應繁朵自成陰。樽前可要人頹玉,樹底遙知地側金。花界三千春渺渺,銅盤十二夜沈沈。”韓翃《題薦福寺衡岳禪師房》詩云:“春城乞食還,高論此中閒。”李嘉佑《同皇甫侍御題薦福寺一公房》:“啜茗翻真偈,燃燈繼夕陽。”
唐代薦福寺還是一個民間百姓的娛樂場所,這裡有長安城中著名的戲場,據《南部新書》記載,“長安戲場多集於慈恩,小者在青龍,其次薦福”。這些戲場規模都很大,常言“座客千官盛,場開百戲容”。
由於環境優美而又恬靜,薦福寺還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好去處。唐末文人溫庭筠的《華州參軍》中記載了一則愛情故事:書生柳生與崔女相愛,崔女之母為了成全女兒,“乃命(婢女)輕紅於薦福寺僧道省院達意”,即讓紅娘到薦福寺為二人牽線說媒。
國家譯場
薦福寺吸引了唐代許多國內外的高僧,其中又以義淨最為著名,他與慈恩寺的玄奘並稱於當世。
義淨706年入薦福寺,713年圓寂於此,葬於長安延興門東陳張村。在薦福寺譯出經、律、論佛教經典32部,108卷。薦福寺也因他成為名噪一時的國家三大譯經場之一。
雁塔晨鐘
薦福寺“雁塔晨鐘”作為“關中八景”(又稱長安八景,分別為華岳仙掌、驪山晚照、灞柳風雪、曲江流飲、雁塔晨鐘、鹹陽古渡、草堂煙霧、太白積雪)之一聞名於世。
“雁塔晨鐘”之景指的是薦福寺中的晨鐘報曉。
武舉題名
在大唐時期,國內學子在進士及第後,可以到大雁塔進行“雁塔題名”,寓意“躍登龍門”。明清時期,在西安府參加武科鄉試考中的舉人,效仿唐人故事,到薦福寺小雁塔下刻石題名,形成“雁塔武舉題名”之風。至今薦福寺尚存有當年武舉題名碑15方。
古樹名木
薦福寺內的古樹名木總計十棵,九棵為國槐,一棵楸樹,距今約800—1300年左右。其中五棵國槐分布於大雄寶殿前中軸線兩側,其餘四棵分布於慈氏閣南面和鐘鼓樓之間的院落。在這些古槐中最古老的一棵俗稱“龍槐”,樹圍2.7米,株高9.2米,樹冠投影面積35.23米,距今約1200—1300年。一棵楸樹栽植於慈氏閣北側的中軸線東,樹圍3.2米,株高15.3米,樹冠投影面積19.63平方米,距今800多年。

佛事活動

2014年09月23日,薦福寺舉行“2014年國際和平日——和平祈福活動”,百餘名身穿節日盛裝的少年兒童,手持和平鴿,齊聲朗誦詩歌,共同祈福世界和平。

歷代方丈

義淨

義淨(635年—713年),俗姓張,河北涿州人。
義淨14歲出家,學律五年,去洛陽學《攝大乘論》,再到長安學《唯識》。671年,義淨隻身搭乘波斯商船由海路自廣州離開中國,於673年二月轉抵印度,在佛學中心那爛陀寺留學11年。之後又遊學印度各地,經歷30餘國,於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回到祖國,帶回舍利子三百多顆、梵文經典400餘部。
義淨回到長安後,在薦福寺主持怫經譯場,翻譯經文,是玄奘之後在佛經翻譯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還將途經海道諸國和所聞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況,撰成《南海寄歸內法傳》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智舟

智舟即大戒德律師,是唐代薦福寺義淨大師的嫡傳弟子,是義淨之後的又一名律宗大師,陝西涇陽人,在薦福寺出家六十年,主持戒壇三十餘年,聲聞達於宮廷。智舟法師經歷了唐睿宗、玄宗、肅宗、帶宗四代,其中包括安史之亂七年,他都以一位出家人的淡泊態度安然度過,可見道行之高,因而博得朝野敬仰。大師甚專律經、知識廣博高深,其修行刻苦、廢寢忘食,因而能“為人之師,蒙者發焉”。

旅遊信息

地址:陝西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
©2017Baidu-GS(2015)2650號-Data©長地萬方
開放時間:09:00—16:00(每周二閉館)
門票:免費(散客每日限3000名,包括薦福寺古建築群、西安博物館)
交通:18,203,204,218,21,224,29,32,407,40,410,46,508,521,700,707,713,720,游7,游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