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秸

蕎麥秸

蕎麥秸,中藥名。為蓼科植物蕎麥的莖葉。全草含芸香甙、槲皮素、咖啡酸。尚含對光敏感物質。治噎食,癰腫;並能止血,蝕惡肉。

基本信息

功效

【功用主治-蕎麥秸的功效】治噎食,癰腫;並能止血,蝕惡肉。
①《食性本草》:葉作茹食,下氣,利耳目。
②《醫林纂要》:葉,滑腸下氣。
③《中國藥植圖鑑》:莖、葉應用於毛細血管脆弱性的高血壓病,可以預防腦出血,及因毛細血管脆弱所誘致的種種出血症和非結核性所引起的肺出血;又能治療糖尿病的視網膜炎。

基本信息

【來源】為蓼科植物蕎麥的莖葉。
植物形態詳蕎麥條。
【化學成分】全草含芸香甙、槲皮素、咖啡酸。
尚含對光敏感物質。
籽苗含葒草素、異葒草素、牡荊素、肥皂草素、芸香甙、槲皮素、矢車菊素、花白甙等黃酮類。
【藥理作用】芸香甙有維生素P樣活性。
從植物各部分提得的芸香甙製劑在體外有殺腸道圓蟲的作用。
根中並無蒽醌。
整個植物特別是花,含紅色瑩光色素(與貫葉連翹素相似),動物食後,可產生對光敏感症(名蕎麥病),即在缺乏色素之部位如耳、鼻、爪、尾等處發炎、腫脹;還可發生結合膜炎、咽炎、喉炎、支氣管炎,動物興奮不安甚至驚厥,有時有腸道、尿路之刺激症狀。
一般以羊、豬多見,馬、牛較少見。
對某些人亦可產生過敏的各種症狀,如皮炎。
蕎麥對皮膚亦可產生某些刺激。
【性味】《醫林纂要》:酸,寒。
【宜忌】①《千金·食治》:蕎麥葉,生食動刺風,令人身癢。
②《食性本草》:葉多食則微泄。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莖直立,多分枝,光滑,淡綠色或紅褐色,有時生稀疏的乳頭狀突起。葉互生,下部葉有長柄,上部葉近無柄;托葉鞘短筒狀,頂端斜而平截,早落;葉片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全緣,兩面無毛僅沿葉脈有毛。花序總狀或圓錐狀,頂生或腋生;花梗長;花淡紅色或白色,密集;花被5深裂,裂片長圓形;雄蕊8,短子花被;花柱3,柱頭頭狀。瘦果卵形,有三銳棱,長大於寬,頂端漸尖,黃褐色,光滑。花、果期7-10月。

性狀鑑別

莖枝長短不一,多分枝,綠褐色或黃褐色,節間有細條紋,節部略膨大;斷面中空。葉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葉展開後呈三角形成卵狀三角形,長3-10cm,寬3.5-11 cm,先端狹漸尖,基部心形,葉耳三角狀,具尖頭,全緣,兩面無毛,紙質;葉柄長短不一;有的可見托葉鞘筒狀,先端截形或斜截形,褐色,膜質。氣微,味淡略澀。

選方

①治噎食:蕎麥秸燒灰淋汁,入鍋內,煎取白霜一錢,入蓬砂一錢,研末,每服半錢。
(《海上方》) ②治深部癰腫:蕎麥全草一兩,打汁,用陳酒沖服,藥渣外敷。
(蘇醫《中草藥手冊》) ③爛癰疽,蝕惡肉,去靨痣:蕎麥秸燒灰淋汁,取鹼熬乾,同石灰等分,密收(點患處)。
(《綱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