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疫霉

蓼疫霉

蓼疫霉,霜霉目腐霉科菌類。葉斑初為黃綠色,後期擴大變淺黃褐色或褐色。菌絲寄主細胞間生,粗(5-)12- 14(-15)μm。分布:中國台灣。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蓼疫霉蓼疫霉
葉斑初為黃綠色,後期擴大變淺黃褐色或褐色。菌絲寄主細胞間生,粗(5-)12-14(-15)μm。孢囊梗纖細,4-20根成束地自寄主氣孔生出,不分枝或在孢子囊下面假軸式分枝,15-75μm×1.5-5μm。孢子囊矩圓形或檸檬形,形狀多變,頂端有圓錐形乳頭狀突起,17-41μm×4-20μm,萌發生遊動孢子或芽管。遊動孢子卵形,頂端鈍圓,基部圓形,11-15μm×6-9μm,具側生鞭毛。藏卵器和卵孢子未見。[根據Sawada(1922)的描述]

中國分布:

蠶繭草PolygonumjaponicumMeisn.:中國台灣(Sawada,1922)。
酸模葉蓼PolygonumlapathifoliumL.:中國台灣(戴芳瀾,1979)。

世界分布:

中國。  

本種特點

此菌在我國除台灣外,其他省區迄今未見報導。
Waterhouse(1963)認為PhytophthorapolygoniSawada未描述有性器官,是一個“描述不足的種”。因此在Newhooketal.(1978)和何漢興(Ho,1981)的檢索表中均未列出此菌,換言之,他們也沒得到此菌進行研究並承認它。

盤點霜霉目的真菌(三)

霜霉目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卵菌綱、的1目。霜霉目是卵菌綱中最大、發展階段最高的1目。霜霉目下分腐霉科、霜疫霉科霜霉科和白銹科4科,約20屬320種。本期為第三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