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菜生盤霜霉

苦苣菜生盤霜霉

苦苣菜生盤霜霉 ,腐霉科菌類。病斑生葉上,為葉脈所限,多角形,有時連成斑片狀,初淡綠色,後期黃褐色。菌叢葉背生,白色,中等厚度。分布在中國、日本、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立陶宛、匈牙利、吉爾吉斯斯坦等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苦苣菜生盤霜霉苦苣菜生盤霜霉
病斑生葉上,為葉脈所限,多角形,有時連成斑片狀,初淡綠色,後期黃褐色。菌叢葉背生,白色,中等度。孢子囊常1-2枝從氣孔出,高235-830(平均427)μm,主軸長120-560(平均332)μm,占全長的(2/5-)2/3-3/4,粗5.5-12.3(平均8.9)μm,基部略膨大,上部叉狀分枝4-6次,分枝處稍擴大,末枝略彎曲,頂部膨大成盤狀或近球狀,邊緣生小梗3-5個,小梗長4-9μm。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無色,具短柄,長13.7-24.2(平均20.6)μm,寬13.7-21.8(平均19.1)μm,長:寬=1.0-1.8,平均1.07。卵孢子未見。  

中國分布:

苣蕒菜SonchusarvensisL.:黑龍江衛星(MLSAU2227)。
苦苣菜SonchusoleraceusL.:河南許昌(MLSAU449);四川涪陵(MLSAU527),鹽邊(MLSAU2256),寶興(MLSAU2367);貴州貴陽(MLSAU530);雲南文山(MLSAU529),昆明(MLSAU2458);陝西西安(MLSAU421);西藏拉薩(MLSAU2478);青海西寧(MLSAU422)。
據Ito(1936),王寬侖、張中義(1990)和李玉等(1988)報導,還分布於我國台灣、吉林、寧夏。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立陶宛、匈牙利、吉爾吉斯斯坦、亞塞拜然、蘭、法國、英國、羅馬尼亞、拉脫維亞、南斯拉夫、哈薩克斯坦、喬治亞、俄羅斯、愛沙尼亞、德國。

本種特點

1914年Sawada對幾種菊科植物上寄生的Bremia作了很細緻的形態比較及互動接種試驗,將采自我國台灣省,寄生於苦苣菜SonchusoleraceusL.上的菌立為新種並命名為BremiasonchiSawada。可能他後來發現這上面寄生的菌,已於1852年由Sahlech-tendal以BotrytissonchicolaSchlechtendal的名稱發表,因此Sawada於1925年又重新以新組合Bremiasonchicola(Schlechtendal)Sawada的名稱發表。1942至1944年間,凌立和戴銘傑(Ling&Tai,1945)在四川成都對菊科植物上的Bremia進行了廣泛的試驗研究後,將本菌組合成B.lactucae的變型[B.lactucaeRegelf.sonchicola(Schlechtendal)Ling&M.C.Tai]。
Ito(1936),Savulescu(1962),Novotelnova&Pystina(1985)等都贊同將它獨立成種。按命名優先權法則,應採用1925年Sawada所組合的種名。

盤點霜霉目的真菌(三)

霜霉目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卵菌綱、的1目。霜霉目是卵菌綱中最大、發展階段最高的1目。霜霉目下分腐霉科、霜疫霉科霜霉科和白銹科4科,約20屬320種。本期為第三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