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蓮疫霉

馬蹄蓮疫霉

在CA培養基上,菌落呈放射狀或均勻狀,氣生菌絲較少;菌絲形態均一或波浪形,或捲曲,粗1.5-9.5μm。藏卵器單獨培養時大量產生,球形,直徑23-37(平均32.3)μm,壁薄、無色,柄圓錐形或棍棒形。雄器圓筒形、鼓形,圍生,罕側生,有一指狀突起,12-20μm×12-16μm,平均15.1μm×15.1μm。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馬蹄蓮疫霉馬蹄蓮疫霉
在CA培養基上,菌落呈放射狀或均勻狀,氣生菌絲較少;菌絲形態均一或波浪形,或捲曲,粗1.5-9.5μm。菌絲膨大體多為不規則形,少數球形,但在V-8、OMA上和皮氏液內不形成或僅形成少數菌絲膨大體。孢囊梗合軸分枝或不規則分枝,或直接來源於菌絲,粗1.5-4.0μm。孢子囊卵形、寬卵形,基部圓形,30-64μm×24-47μm,平均40.5μm×30.4μm,長寬比值為1.1-1.5,平均1.3,無乳突,頂部平展,略加厚,排孢孔寬10-14μm,孢子囊內部層出,不脫落,在固體培養基上不產生孢子囊。遊動孢子14-17μm×10-14μm,鞭毛長24-34μm。休止孢子球形,直徑10-12μm,萌發生芽管或形成小型孢子囊;小型孢子囊橢圓形、倒梨形,基部漸尖或圓形,10-17μm×8-14μm,開口較寬,7-14μm。厚垣孢子未見。藏卵器單獨培養時大量產生,球形,直徑23-37(平均32.3)μm,壁薄、無色,柄圓錐形或棍棒形。雄器圓筒形、鼓形,圍生,罕側生,有一指狀突起,12-20μm×12-16μm,平均15.1μm×15.1μm。卵孢子球形,無色,直徑21-37(平均28.2)μm,壁薄1.0-4.0(平均2.70)μm,不滿器。

分布情況

中國分布: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江蘇南京(PL188)。
世界分布:中國、英國美國、荷蘭。

特點

自Buisman(1927)發現並命名PhytophthorarichardiaeBuisman以來,有關此種的報導較少,但一般菌物學家都認可此種(Tucker,1931;Waterhouse,1963;Newhooketal.,1978;Ho,1981;Novotelnova&Pystina,1985)。
PL188是從刺槐根部分離出來的,它引起的病害症狀與PhytophthoracinnamomiRands所引起的相似,而且兩者的形態也比較接近。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本菌(PL188)。①菌絲膨大體稀少;②無厚垣孢子;③同宗配合,雄器具指狀突起,單細胞;④菌絲的最低、最適生長溫度均較高;⑤兩者的電泳圖譜相差較大。
何漢興等(Hoetal.,1983)從江蘇刺槐上得到一株同宗配合的Phytophthoracin-namomiRands(P72),在某些方面與PL188更接近,其主要區別是P72的藏卵器37-40μm和卵孢子34土4μm,均較大,菌絲生長的最低(5℃)和最適(25-27℃)溫度均較低。

盤點霜霉目的真菌(三)

霜霉目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卵菌綱、的1目。霜霉目是卵菌綱中最大、發展階段最高的1目。霜霉目下分腐霉科、霜疫霉科霜霉科和白銹科4科,約20屬320種。本期為第三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