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蓮華鎮位於澄海東北隅,北倚蓮花山,南臨韓江北溪,東連東里鎮,西接潮州鐵鋪,是潮州、澄海、饒平的“黃金三角點”。轄區內地勢平坦,總面積19.91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現有2.6萬多人,是潮汕著名的僑鄉之一,也是革命老區鎮、同時也是汕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美術寫生基地,2007年被評為“廣東省特色旅遊鎮”。近年來,鎮委,鎮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致力發展特色產業經濟,取得良好成效:鄉土氣息濃郁,經濟持續增長,人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發展。蓮華鎮委、鎮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全局,進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夯實發展、和諧二項基礎,著力謀劃新的發展空間,以求真務實的姿態全力打造“平安蓮華綠色蓮華活力蓮華”。經過多年開發建設,轄區內交通、通訊、水、電、金融服務系統配套齊全,投資環境日臻完善,特色農業、旅遊業逐步興起,工業開發區建設步伐加快,各項社會事業蒸蒸日上,是投資、旅遊度假的理想去處。
農業發展
特色農業初具規模。蓮華鎮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沃土平坦,資源物產頗豐,是久負盛名的“水果之鄉”,擁有山地400公頃,盛產荔枝、林檎、楊梅、青梅、橄欖等優稀高值水果,其中的碧砂烏蘇楊梅名聞遐邇。海灘涂水域230公頃,是發展水產養殖的優良場所。近年來,我鎮以發展特色農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心,對鎮內的農業資源進行科學規劃調整。已初步形成了以碧砂、東浦為中心的山腳優稀水果區;以中片等地勢較低各村為主的高值蔬菜區;以隆城片為主的優質糧區;此外,鎮委鎮政府正在規劃兩個高新農業園區---食用菌產業園區和花卉園區,農業生產逐步走向區域化、規模化發展路子。全鎮以楊梅、荔枝、楊桃為主的水果種植面積達到4500畝,蔬菜年種植面積5000畝,其中荷蘭豆、刀豆等冬種農作物年種植面積3000畝以上,以華優99、茉莉絲苗、豐優998等優質雜交水稻種植率在近幾年保持在100%的高水平。全鎮食用菌培植面積150畝,產值2000多萬元。遠東國蘭種植園年生產國蘭50萬苗,產值約1400萬元。特色農業經濟效益不斷增長,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工業發展
工業經濟健康發展。該鎮傳統工業得以鞏固發展,包裝製品、泡沫製品、木製品、工藝品、複合肥等拳頭產品遠銷國內外,享有較高信譽。近幾年來,該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引進了大友玩具、東蓬塑膠、廣龍塑膠、潤特玩具等一批較有實力的企業到我鎮落戶,為我鎮工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大友玩具已建成投產;廣龍塑膠和潤特玩具兩個項目的用地及審批前期手續已基本完成,東蓬塑膠和綠源複合肥有限公司擴建項目已經投建,綠源複合肥有限公司是廣東省高新科技企業、粵東地區首個擁有省著名商標的農業企業。2007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3億元,比增12%,工業經濟得到了持續穩步的發展。旅遊發展
旅遊產業迅速飛躍。蓮華鎮旅遊資源豐富,名勝景點薈萃。境內有始建於元代的蓮花古寺,還有“五叢古榕”、“蓮花天池”、“仙腳跡”、“仙翁圓夢處”等帶有神奇傳說的景點,給蓮華增添了幾分神秘魅力。為充分發揮鎮區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鎮委、鎮政府大力抓好境內蓮花山一帶旅遊業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個由蓮花山溫泉度假村、德華民俗文化公園、西浦大自然休閒農莊、蓮花古寺等景點組成的集生態、休閒、娛樂、民俗於一體的特色農業旅遊圈,每年吸引了大批的旅遊觀光者,旅遊收入逐年增多,旅遊業已逐漸成為蓮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打響蓮華品牌、推介蓮華形象的一個重要視窗。2007年,蓮華鎮被評為省級特色旅遊鎮,西浦村被評為省級特色旅遊村。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蓮華鎮委、鎮政府積極開展公民素質教育、大型文化活動和環境整治活動,取得良好成績。教育、民政、殯改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推進,計生工作連續四年被評為汕頭市先進單位,並連續兩年成為省“兩無(鎮無多孩出生、村無計畫外生育)”單位,碧砂村、東浦村、西浦村被評為生態示範村。
蓮華鎮委、鎮政府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打造平安蓮華,綠色蓮華,活力蓮華”為總目標。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伴隨汕頭市建設“現代化港口城市、區域性中心城市、生態型海濱城市”步伐的加快,蓮華鎮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全鎮將上下一心、拼搏進取,為建設平安、綠色,活力蓮華而奮鬥!
自然地理
蓮華鎮位於汕頭市澄海區東北部,北倚蓮花山,南臨韓江北溪,東連東里鎮,西接潮州鐵鋪鎮,是潮州、澄海、饒平的匯合處,省道335線貫穿全境,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鎮,該鎮地處亞熱帶,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1.2℃,年平均降雨量1510.3毫米,全鎮地勢為北高西平,南低東更低,大部分屬淺山丘陵和平原地區,平均海拔為4.2米,其中平原海拔(在6米以下)的面積占總面積的84.5%,丘陵和山坡地在海拔6米以上的面積占總面積的7.6%,水域面積占7.9%。鎮西北部有王公山(主峰高213米)、大尖山(主峰高204米)、石龍山(主峰高189米)、飛鳳山(主峰高245米)等。全鎮總面積19.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591畝。230公頃的海灘涂水域、400公頃的山坡地和大量的工業用地尚待深度開發。境內礦產、林業資源豐富,植被面積大,同時,歷來是純農地區,受工業污染程度較少,環境清新,空氣品質良好。旅遊資源豐富,初步形成了四大特色旅遊境區:以蓮花山溫泉度假村為主的集度假、娛樂、運動休閒旅遊區;以新樓古寨、百草園為主的集傳統旅遊、農業觀光旅遊、民俗風情為一體的旅遊區;以西浦美術寫生基地為主的集教育、實習、寫生為一體的文化旅遊區;以蓮花古寺為主的集宗教和文化旅遊區。歷史沿革
今蓮華鎮是由原來的十五鄉沿革而來。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該地域共有十五個自然村結成“會鄉”,因而得名“十五鄉”。1940年,十五鄉地域稱隆都下堡區。
1943年,分為“隆城鄉”和“從新鄉”。
1945年,“隆城鄉”和“從新鄉”合併為“隆新鄉”。
1946年,復稱為“十五鄉”。歷史上,十五鄉屬饒平縣管轄,1949年起,劃歸澄海縣,為隆都區所轄。
1951年,十五鄉劃屬澄海縣蘇北區。
1954年,十五鄉的各自然村合併為五大鄉(隆溪、碧東梅、隆北、上中、隆西鄉)。
1955年,五大鄉再合併為兩個大鄉(上隆、下隆鄉)。1956年,農村實行合作化,各自然鄉先後建為初級社和高級社。
1957年,合併成立十五鄉人民政府,以後與東里、鹽鴻兩鄉合併為蘇北鄉人民政府。
1958年,蘇北鄉人民政府改建為蘇北人民公社,十五鄉歸屬其管理。
1961年,十五鄉從蘇北人民公社劃出成立十五鄉人民公社。
1983年1月,十五鄉人民公社改建為十五鄉區人民公所,轄有隆南、隆北、隆華、東光、溪西、南塘、南美、下長寧、碧東梅等9個鄉。
1986年,十五鄉人民公社改建為十五鄉鎮人民政府,轄1個居委會和18個村委會,即隆南居委會,以及隆北、隆華、東光、溪西、梅隴、碧砂、東浦、西浦、新樓(含新樓、上長寧兩個自然村)、下長寧、上墩、後浦、南塘、雅道、林畔、三洲、南美、下寨村委會。
1995年,十五鄉鎮人民政府改稱為蓮華鎮人民政府,鎮人民政府轄有隆南、隆北、隆華、東光、溪西、梅隴、碧砂、東浦、西浦、新樓、下長寧、上墩、後浦、南塘、雅道、林畔、三洲、南美、下寨等19個行政村,駐地設在隆南村。
行政區域
隆南村:位於鎮域東部,1980年,原“隆城”鄉分拆為隆南、隆北、隆華、東光等四個大隊,1986年,隆南大隊改稱為隆南村。全村土地面積0.53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60畝。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2002年,全村總戶數533戶,總人口2111人,其中,農業人口445戶1902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831.605萬元,人均收入2615元。全村共有姓氏52個,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張、陳、林等姓。村集體經濟總收入796萬元,人均收入2550元。
東光村:位於鎮域東部,1980年,原“隆城”鄉分拆為隆南、隆北、隆華、東光等四個大隊,1986年,東光大隊改稱為東光村。全村土地面積0.65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56畝。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2002年,全村總戶數644戶,總人口2505人,其中農業人口566戶2381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036.1萬元,人均收入2575元。全村共有姓氏45個。其中人數較多的是張、陳、林等姓溪西村:位於鎮域南部,南臨韓江支流北溪與隆都鎮交界,東與本鎮隆南村為鄰,西北與本鎮三洲村相接。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有高、金、范三姓人家來此尋找居住地,選擇了現鎮南沿南溪一側的一處平地創村立業。村落處於韓江北溪的西南,東面與隆城溪畔相鄰,又與隆都的西陵山隔溪相望,村落鄉形狀似葫蘆,故取名為“溪西”。
溪西全村土地面積1.20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22畝。2002年,居民總戶數614戶,總人口2394人,其中農業人口567戶2331人。全村居民共有姓氏46個。其中人數較多的是林、陳、張、劉、莊、徐、佘、李等。
村中心有一座建於乾隆十三年(公元1749年)古寨樓,稱為“閎遠樓”。寨樓呈四方型,寨樓長、寬各約40米,樓牆厚約半米,屬貝灰土建成的單層寨樓。寨內共有40間房子,寨前有一池,約150平方米。
梅隴村:位於鎮域東部,與東里鎮相鄰。明朝初期,有陳姓兄弟倆,居住於鎮東沙壠埔的上下壠,不久遷於現地址,因地域狹小,故稱“隴仔”。後來沙壠上生長有野生梅林,寓其意,遂改名“梅隴”。
全村土地面積0.36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74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168戶,總人口746人,共有姓氏26個,人口較多的是陳姓,其次是胡、林、潘等。其中,農業人口168戶746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25.768萬元,人均收入2700元。
碧砂村:地處蓮花山南麓,韓江北面,北與鹽鴻鎮相鄰,東與東里鎮相鄰。南宋淳礻右十年(公元1250年),先後有潘、劉、彭等3姓居民到蓮花山南麓坡地,與蓮花古寺對望的地方定居。因地坦遍布天然白色粗砂,故稱為“白砂鋪”,後雅稱為“碧砂”。
碧砂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3.03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83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802戶,總人口3488人,村集體經濟收入1370.78萬元,農村人平收入2990元。全村共有姓氏45個,其中人數較多的是潘姓,其次是林、陳、杜、李、張等姓。
位於鎮域東北部,東隔隆碧路與本鎮碧砂村相鄰,北臨省道335線,西與本鎮後浦村相鄰。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麥姓人家來此定居,村落定名為“蓮浦”,後改稱為“東浦”。
東浦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1.02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67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331戶,總人口1310人,其中,農業人口321戶1297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559.4萬元,人均收入2900元。全村共有姓氏29個,其中人數較多的是麥姓,其次是陳、林兩姓。
西浦村:位於鎮域北部,北靠蓮花山,南臨省道335線,西與本鎮新樓村相鄰。南宋淳礻右十年(公元1250年),有鄭氏宗系居民遷至現鎮北蓮花山南麓創鄉定居。因鄉前朝向西方,又有一條道路橫貫,故取名為“西浦”。
西浦村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1.63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12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233戶,總人口953人,其中農業人口223戶943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594.898萬元,人均收入2538元。該村共有姓氏27個,其中人數較多的是鄭姓,其次是林、陳兩姓。
新樓村:位於鎮域北部,北靠蓮花山,東與本鎮西浦村相鄰,南臨省道335線,含新樓、上長寧兩個自然村。明萬曆十四年(公元1587年),張姓居民到現新樓村定居。建蓋的屋舍屬寨式樓層閣樓,取名“盛安樓”,後改為“新樓”。明朝初期,又有徐姓居民選擇了現鎮北蓮花山南麓的山丘之上(現上長寧自然村)定居。以沙壠地建造村落,造形呈圓形,取名“大長壠”,後遭明軍圍剿散鄉。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村民返回鄉里,重建山寨,為求安寧之意,遂將村名改為“上長寧”。
新樓村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0.74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7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145戶,總人口722人,其中農業人口142戶719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96.97萬元,人均收入2553元。該村共有姓氏25個,其中人數較多的是張姓,其次是陳、黃、林等姓。
新樓村盛安樓古寨建於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是潮汕平原一處獨特的樓寨建築。該寨高12米,牆厚2米,占地近3000平方米,環形狀。寨內埕中有一八角型的“蓮花古井”,井水清洌甘甜,終年不旱。寨門正對面為佛堂,設立法壇,供九王齋佛像,相傳九王齋佛像源於泰國。
下長寧村:位於鎮域西北部,東、南與本鎮上墩村相鄰,西、北與潮安縣鐵鋪鎮相接。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隆都後溪金姓居民來此定居,村落處於呈長帶狀的沙壠地上,故稱為“長隴”,後為了與北面的“上長寧”村相區別,改稱為“下長寧”。
下長寧村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1.08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00畝。2002年,全村人口總戶數270戶,總人口數1036人,其中,農業人口261戶1024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453萬元,人均收入2542元。該村共有姓氏33個,人數較多的是金姓、其次是張、陳、林等姓。
上墩村:位於鎮域中部,東與本鎮東浦村相鄰,西北與本鎮下長寧村相鄰,南與本鎮南塘村相鄰。明萬曆十三年(公元1586年),張姓居民來此定居創鄉。因住地系“象地”,有未來貴福之蔭,遂定名為“象墩”,後改為“上墩”。
上墩村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0.72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28畝。2002年,全村人口總戶數240戶,總人口數1007人,其中農業人口230戶996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87.93萬元,人均收入2370元。該村共有姓氏29個,人數較多的是張、陳、林、鄭姓。
後浦村:位於鎮域中部,東與本鎮東浦村相鄰,南與本鎮南塘村相鄰。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許氏居民攜家眷來此定居,以養鵝、鴨為生。村落處於低洼地旁,故村名時取“瑞鶴吉祥、水浦沅長”之意命,稱為“鶴浦”,後改稱“後浦”。
後浦村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0.59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80畝。2002年,全村人口總戶數237戶,總人口數1034人,其中,農業人口230戶1027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494.34萬元,人均收入2220元。該村共有姓氏32個,人數較多的是許姓,其次是陳、張姓。
南塘村:位於鎮域中部,東與本鎮後浦村相鄰,西與本鎮雅道村相鄰。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有許氏來此定居,村落座落於池塘之南,故定名為“南塘”。
南塘全村土地面積0.60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72畝,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2002年,全村總戶數230戶,總人口894人,其中,農業人口223戶882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68.436萬元,人均收入2202元。該村共有姓氏29個,人數較多的是邱、陳、張、吳等姓。
雅道村:位於鎮域中部,東與本鎮南塘村相鄰,西與本鎮林畔村相鄰。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600年),福建莆田古溪鄉之陳氏兄弟來此地域定居。兄弟倆商定“創鄉各立,鄉稱歸一”,以表手足之情,故兄創現潮州市鐵鋪鎮溪頭村,稱“雅道”,別名“馬頭”。弟創今蓮華鎮的雅道村,也稱“雅道”,後改稱“雅道梓”,取雅道源於“雅言執語,道德傳家”和梓為“桑梓,故鄉”之意。
雅道全村土地面積0.45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75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209戶,總人口818人,其中農業人口200戶809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86萬元,人均收入2338元。該村共有姓氏30個,其中人數較多的是陳姓,其次是林、張等姓。
林畔村:位於鎮域西部,東與本鎮雅道村接壤,西與潮州市鐵鋪鎮溪頭村相鄰。清朝光緒年間,隆都鵲巷林姓居民,來此定居,興建“駟馬拖車”式的民居,定名林畔村。
林畔村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0.17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6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63戶,總人口253人,其中農業人口62戶252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20.221萬元,人均收入2264元。共有姓氏18個,人數較多的是林姓,其次是陳姓。
三洲村:位於鎮域西部,南臨韓江北溪,西與本鎮南美村相鄰,北與本鎮林畔、雅道村相鄰。明萬曆十三年(公元1586年),有吳、林、張三姓居民一道前來定居,因村落位於三處沙壠之上,故名為“三洲”。
三洲全村土地面積0.35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08畝,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2002年,全村總戶數156戶,總人口652人,其中農業人口154戶649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15.286萬元,人均收入2380元。該村共有姓氏25個,人數較多的是林、陳、吳等3姓。
南美村:位於鎮域西北部,南臨韓江支流北溪與隆都鎮交界,北與潮安縣鐵鋪鎮相接,西與本鎮下寨村為鄰。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福建莆田溪南陳翠南來此定居創鄉。原稱為“陳南美”,後稱“南美”。
南美村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0.86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33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347戶,總人口1301人。其中農業人口330戶1281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696萬元,人均收入2355元。該村共有姓氏31個,主要姓氏有計有陳、許、張、、林、呂等。人數較多的是陳姓,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下寨村:位於澄海市蓮華鎮西北部,地勢北高南低,南臨韓江支流北溪與隆都鎮交界,北與潮安縣鐵鋪鎮相接,東與本鎮南美村為鄰,西臨韓江支流北溪與潮安縣官塘鎮接壤。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許、肖兩姓居民,至此定居創鄉。因該地處於韓江北溪之畔,每當夕陽西下,受溪水水光輝映,霞屋風采別致,故鄉名意於“晚霞輝映下之寨寓中”,稱為“霞寨”,後改稱為“下寨”。
下寨村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0.34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5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87戶,總人口313人,其中農業人口84戶310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73.4479萬元,人均收入2261元。1993年被省政府、汕頭市批准為解放戰爭游擊隊活動根據地,是革命老區村之一。該村共有姓氏18個,人數較多的是許姓,其次是肖姓、陳姓。
著名人物
書法名家--張江柳
張江柳(1868-1949),字鎖煙,號北溪釣徒,澄海蓮華鎮隆城人。他出身貧苦農家,少時每天只能到富戶書館
張江柳書法初學歐陽詢,又從清中期貼學中吸取營養,化為已有。所作行書頗類《張翰思鱸》等貼,結字是在楷書基礎上加以驕縱,勢更開張,神更險峻,看似平定,實則奇崛,只是用筆多圓轉,少歐體之挺撥俊利,而多了清人的渾厚醇和。
隆城先賢--張世珍
張世珍(1842—1915),出身商人,勤奮好學。他編出《潮聲十五音》,以潮州方言的15個聲母為經,50個韻母為緯進行拼音。全書收字7200個,該書在潮州地區流傳甚廣。
隆城先賢---張夔
張夔(1068—1157),字柏岸,號致堯,潮州前七賢之一。北宋崇寧元年(公元1101年),張夔帶其家眷來隆城定居。原鄉名為“龍眼城”,因韓江堤上的龍眼樹而得名,後簡稱“隆城”。
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進士,歷任茂名知縣、廉州通判、新州知州等職。張夔一生以清節著名,高宗皇帝賜其“名著南天”匾額,還曾於屏風上寫道:“南有張夔,北有周昕”。著有《祿隱集》。
特色之袖珍菇
袖珍菇隸屬於真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袖珍菇屬於營養高,熱量低的健康食品,含有蛋白質、糖份,脂肪、維生素和鐵、鈣等微量元素,其蛋白質的含量高於一般蔬菜。袖珍菇所含胺基酸種類十分豐富。其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八種胺基酸,長期食用有降低高血壓和降低膽固醇含量的功能。具有保健作用,是開發前景十分廣闊的食用菌。
袖珍菇能調節新陳代謝、降血壓、減少膽固醇,對肝炎、胃潰瘍、軟骨病有療效,特別是對更年期婦女有調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