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葡萄常”,是以製作工藝品玻璃葡萄而名滿天下的手工藝家族的稱謂。“葡萄常”原來製作的工藝擺件為泥陶製品。
“葡萄常”本不姓常。該家族是蒙古族紐古祿氏,因與滿清皇帝聯姻,隨清入關,居住在崇文門附近。後家境逐漸衰落,到光緒年間賣掉祖屋,流落到花市一帶。為了生存,學會了泥陶製作以果品為主,尤以葡萄見長的工藝擺件,
1894年陰曆10月,光緒皇帝在頤和園為慈禧做六十大壽,慈禧到頤和園大戲樓準備看戲時,突然發現有一株葡萄,果實纍纍,晶瑩剔透。陰曆l 0月,北京已進入冬季,慈禧見到這么鮮靈的葡萄,不禁賞心悅目,饞涎欲滴。傳旨採摘食用。太監忙回稟:“那是假的”。慈禧非常驚訝,問為何人所做。經查得知是韓其哈日布及其妻所做。慈禧大喜,賞韓其哈日布妻為“常在”,並賜匾“天儀常"。為感恩,韓其哈日布改名常在,家人改常姓。“葡萄常"一時名噪京城。1915年,常家的玻璃葡萄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揚名海內外,“葡萄”遠銷英德等二十多個國家。
手藝傳奇
韓其哈日布,後名常在,蒙古族正藍旗人,母親名叫富貴。
韓其哈日布與母親相依為命,居住在北京南城花市一帶。韓母富貴心靈手巧,總是喜歡做點小手工。閒來無事時,就用泥土為原料,做個泥人、小動物或是花草之類的玩意。
韓其哈日布繼承了母親的手藝,其泥陶製作以果品為主,尤以葡萄見長的工藝擺件,當時針對用泥陶製作葡萄球不透明、肉質感差的情況,選用玻璃進行製作,把玻璃料燒化,然後用吹管吹成一顆顆葡萄珠,退火後再把它們連結成串,最後配上枝葉,噴上白霜製作而成。特別是經慈禧太后褒獎後,“葡萄常”名滿天下。
做泥“葡萄”
“葡萄常”的百年歷史鮮為人知,引人深思。中國近現代歷史的
風雲人物中,有好幾位與“葡萄常”有不解之緣。在某種意義上講,當年沒有慈禧的提攜,或許就沒有百年歷史的“葡萄常”。“老佛爺”讓韓其哈日布從一文不名的窮小子成為京城人人羨慕的“天義常”的掌門人。特別是居住在花市大街的手藝人,誰不說韓其哈日布是哪輩子燒了高香,讓這天大的好事落在了他的頭上。韓其哈日布繼承了母親富貴的遺傳基因,從小就喜歡和泥。富貴做得最多的,也是最拿手的是製作泥葡萄。她鍾情於葡萄,是因為她心裡清楚,葡萄是十分珍稀的水果,當時只有王公大臣才能夠吃得到。尋常百姓人家,只有看看的份,哪有吃的福分呢!那么,泥做的葡萄會不會受關注,會不會賣個好價錢呢?富貴決心試一試。她先將泥丸揉捏成葡萄珠,然後找了一些細蔑兒,把葡萄珠穿成串,就像剛剛摘下來一串一串的葡萄。泥土的顏色和葡萄還相差甚遠,韓其哈日布又到染鋪買了些染料,給泥葡萄塗上紅的、紫的顏色,就有了一點真葡萄的模樣和韻味。韓其哈日布拿著這些泥葡萄到了花市大街,這泥葡萄在世面上一出現,沒有半天工夫,都賣沒了。韓其哈日布回到家裡,將賣泥葡萄得來的錢放到了母親面前。富貴十分激動,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往後咱娘倆就做這個了。
玻璃“葡萄”
韓其哈日布做活從不滿足,總是精益求精。他到料器行看過料器師傅做的活,發現料器行出的玩意真不錯,玲瓏晶瑩,透著珠光寶氣,流光溢彩,比起泥捏的玩意,價錢要高上好多。於是,韓其哈日布有事沒事就往料器行里跑,幫人家幹活,看人家是怎么做珠子活兒的。韓其哈日布聰明,悟性好,一來二去,他就看出了門道。光看不練不成,回到家裡他將自己的想法和母親一說,母親二話沒說,掏出做泥娃娃、泥葡萄掙來的錢,讓韓其哈日布去買製作料器的工具和原料。
韓其哈日布迷上了燒制玻璃的工藝。他買來燒玻璃用的原料、石蠟、顏料和罈罈罐罐等材料,在本來就十分狹窄的院子裡盤了一個能夠燒煤的爐灶,灶台上架上一頂石英坩堝,幾根四五尺長,食指粗細的熟鐵管子,一頭套上了膠皮,他又請木匠給特製了一把帶有兩個長臂的大椅子,這個製作玻璃葡萄的作坊就建成了。韓其哈日布燒制料器珠子,他的初衷不過是為泥娃娃、泥老虎和泥獅子配置可以傳神的眼睛。相信他最初吹制的玻璃製品,應當是眼珠子。不管是娃娃的,還是動物的,瞳仁的顏色很難控制,是黑色透著綠光,還是黃色透著黑光,眼神的製作是難以琢磨的,他需要一種靈動,一種折射心靈的波動,是含情脈脈,是暗送秋波,是激動、憤怒、興奮都在這瞳仁中有所體現。而製作葡萄珠,要比製作眼珠要容易得多,簡單得多。富貴又是鍾情於葡萄的製作,韓其哈日布在研製玻璃眼珠的同時,便也吹出了一顆顆葡萄珠。或許是無心栽柳柳成蔭,有別於傳統料器,又同屬於料器行當的玻璃葡萄,就這樣問世了。
一開始的料器葡萄是實心,拿在手上掂掂,與真葡萄相比,感覺太沉。韓其哈日布想,做成空心葡萄不就減輕重量了嗎?他將一根金屬管粘上燒到火候的玻璃溶液,鼓起腮幫子吹了一口氣,就像兒時用葦子管吹起的肥皂泡,讓人看著泡泡的變化,內心產生一股說不出的愉悅,這時的韓其哈日布將玻璃溶液吹成了空心的葡萄珠。
點灰成“霜”
富貴是虔誠的佛教徒,家中供著佛龕,每天少不了早晚三炷香。那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富貴一大早就起來,拿著兒子吹制出來的玻璃珠,端詳著,琢磨著,對比著,這個葡萄與真葡萄已經很像了,但還不是一模一樣,那么它的不同之處在哪呢?這時東方的太陽慢慢升起來了,一縷陽光跳進了矮小的房間,給富貴手上的葡萄帶來了一點亮色。在做飯之前,富貴的功課就是要在佛龕前給觀音菩薩像前燒一柱香。她匆忙站起身,來到供桌前,手裡還拿著一串剛剛串好的葡萄,就在用火鐮將香點燃,雙手合十的時候,手中的那串葡萄掉在了香爐里。當她站起身來,再看那一串掉在香爐里的葡萄時,葡萄變得水靈靈的、鮮活鮮活的,那葡萄表層粘上香灰,就像是經過雨露後的一層薄霜。她連忙招呼韓其哈日布過來,韓其哈日布拿過那一串葡萄仔細端詳,不禁眼前一亮。紫紅色的葡萄上輕覆一層清淡的白霜,猶如點睛之筆,如同上天賦予了玻璃葡萄以神韻,讓人感到它就是天然生就的。
玻璃葡萄的那層輕霜,當年讓多少人琢磨不透?就憑這一手絕活,葡萄常在有了百年的輝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也可以說,富貴和韓其哈日布的執著精神感動了神靈,得到了神助,而悟到了鬼斧神工之妙訣。
那時的花市大街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皆有集市。在北京的方言土語裡,一直都把花市說成“花兒市”。當韓其哈日布將製作的軟枝料器葡萄拿到花市大街亮相時,頓時讓料器行的掌作們看呆了。
慈禧欣賞
故事說到這裡,讀者或許要問,韓其哈日布就這么個普通出身,一個花市大街的手藝人,怎么可能和西太后“老佛爺”搭上關係,得到主宰天下“主子”的青睞呢?據1935年的《舊京文物略》記載:花市的“各街市花莊及住家營花業者,約在一千家以上”。那么,年節前夕,朝廷派人到花市徵集工藝品,韓其哈日布的玻璃葡萄進入宮廷,進入慈禧的視野之中,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北京燈節時的天氣一般很冷,在冰天雪地里能看到水靈靈的葡萄,確實能夠給人驚喜或者是出乎意外的愉悅。至於慈禧見到這個巧奪天工的人造葡萄,驚嘆之餘,詢問一下這個人造葡萄的來歷乃至發一番議論,派人送一塊“天義常”的匾額,用以體現朝廷和她本人的懷柔政策也是情理之中。
由此看來,韓其哈日布改名常在,起源在慈禧所賜“天義常”的匾額。民間俗語有“富貴常在”之說,當慈禧得知韓其哈日布的母親名叫“富貴”時,慈禧感嘆:“好啊,富貴常在!”這樣一來,母親名富貴,兒子為常在;娘倆名字合在一起乃“富貴常在”,是吉祥話。正因為老佛爺有“富貴常在”的話,韓其哈日布感其恩典,改名為常在。
韓其哈日布得到老佛爺的恩典,特意趕製一套以“千秋萬代”為主題的葫蘆進獻到紫禁城中。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慈禧是欣賞“葡萄常”的,她的這個舉措明顯帶有扶植和支持手工業者的色彩。慈禧為了鞏固大清王朝,撫慰民間的手藝人,賜一塊匾給優秀的手藝人也是在情理之中。據說故宮博物院至今還保存著葡萄常親手製作的“子孫萬代”葫蘆等藝術品。
“天義常”的招牌,是不是金質的匾我們無法考證。但是可以肯定,當年那就是金字招牌,讓韓其哈日布在花市這條街上風光無限。“葡萄常”的字號從此代替了韓其哈日布,常在的名氣在四九城越來越響亮。這沒花一分銀子的廣告帶給這娘倆滾滾財源,真的成就了這娘倆的“富貴常在”。
絕技傳女
由於歷史原因,常家的家規也與別家不同,絕技只傳女不傳男。為了家計,第三代“葡萄常”為了絕技不外傳,常家姑侄五位婦女矢志不嫁,後為毛澤東主席稱為“葡萄常五處女”。但是,由於受當時社會動盪的影響,許多珍貴的資料或被毀或被燒,在加之時代的變遷,“葡萄常五處女”中的四位相繼去世。由於父母早逝,由五處女撫養長大的三個男孩。供他們上學後都各自參加了工作,沒有傳承她們技術。從文革到78年“葡萄常”已經不見了蹤影,在人們的腦海里一度曾經盛極一時的民間藝術似乎就此失傳了。 粉碎“四人幫”後,有關部門欲恢復“葡萄常”時,常家傳人中只有常玉齡這惟一常氏傳人,而且是70古稀老人了。
1978年,常玉齡老人不顧年老體弱,從壘灶、吹珠到上霜,都親自動手,並把家傳絕技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常弘、常燕姐妹二人。 據姐姐常弘介紹,她和妹妹自小與常桂福和常玉齡一起生活,並經由常玉齡老人言傳,已經基本掌握了這門家傳絕技。但是在姐妹倆長大成人後,由於她們有著各自的工作單位,所以製作“葡萄常”的作品一直沒有得以實現。2004年一次偶然機會,她們看到一傳媒介紹說已經失傳多年的“葡萄常”還有其他傳人,於是姐倆找到了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於志海,表示作為“葡萄常”的第五代傳人,她們要恢復這一200多年的傳統技藝。於是,常弘、常燕姐妹二人從找原材料入手,經過熔料、溜條、加色、吹捏、成形等多道工序,經過3個多月的試製,在2004年製作出第一件1米見方的葡萄盆景。為了確保製作出的作品能夠代表“葡萄常”的家傳技術,姐倆多方打聽,尋找到了“葡萄常”曾經唯一一次將這一技術傳送給外姓徒弟的李淑惠,並請她來認定。當時年已經70多歲的老人第一眼看見了擺在她面前的“葡萄”時,大吃一驚。同年,常弘、常燕姐妹的作品參加了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建國55周年民間藝術展,使這一民間絕技重現於世。 常弘告訴我們,“葡萄常”製作的葡萄等製品都系玻璃為原材料,與料器製作雖同屬玻璃製品,但製作方法大不相同。料器葡萄是用有色的玻璃製作出實心葡萄珠,非常厚實、沉重。“葡萄常”製作的葡萄首先要用一根金屬管粘上燒到火候的玻璃溶液,吹成葡萄珠,是空心的,然後經過貫活、蘸青、攢活、揉霜等一系列工藝流程才制出成品。這些葡萄珠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綠色,有的綠中透紫,並且都蒙上了一層白霜,顯得晶瑩逼真,引人垂涎。
據常弘介紹,“葡萄常”不僅恢復了生產,而且改進了工藝,增加了新品種。但是,她們雖有志於絕技的恢復與挖掘並創新,但是目前資金匱乏,只能在業餘時間製作出有代表性的葡萄。而恢復一些傳統的產品,如葫蘆、水果等,以及新產品研發和推廣都難以涉及。但她堅信,祖輩們用汗水和心血創造出來的這枝藝術之花,不會再凋零於我們這一代。現在,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對我們這項技藝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所以“葡萄常”的再生也必將會再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精品。
工藝介紹
原材料: 玻璃
使用工具:鑷子、剪子。因“葡萄常”是純手工工藝,所以對工具的要求不高。
工藝流程:(具體製作共分為11道工序)
1.砌爐灶:灶上放耐火缸鍋(溶化玻璃用的器具)。現將過去燒煤的爐灶改為煤氣爐灶。
2.裝料:將碎玻璃加上鹼面、硼砂,放進缸鍋內。
3.燒火:溫度要達到1500℃,燒到玻璃化成水、不起泡泡為止。
4.蘸火吹制。用特製的鐵管(或玻璃管)一端蘸玻璃水,另一端用嘴吹。蘸多少玻璃水,吹制多大,要根據葡萄的大小而決定,這是手工藝技術的一道難關。吹製成玻璃珠的模樣,放在一邊,等待上色。
5.製作葡萄梗。將手紙卷在細鐵絲上,並插在吹制好的葡萄珠上的小孔里。
6.製作葡萄葉和須子。葡萄葉子是用宣紙放在模子裡壓制而成,須子是用紙繩作的。
7.調色。這也是一道技術難關。調色用的顏料,不僅有黃、綠、蘭、白等顏色,還要外加白糖、水膠、澱粉、酒。這幾種配料各有各的用途,主要起到粘合與不掉色的作用。
8.上色。將調好的顏色,根據葡萄珠、梗、葉、須所需要的顏色,往上塗色。特別是葡萄珠,需要上三遍顏色才能達到要求。
9.塗蠟。當上色後,晾乾,再往葡萄珠蘸上一層薄薄的蠟。好似蘸糖葫蘆似的,這層蠟的薄厚度也是技術活。
10.上“霜”。這是製作葡萄珠的最後一道難關,也是“葡萄常”的絕技。這絕招就在“上霜”上,上過霜的葡萄遠處一看,好似剛從葡萄架上摘下來的一樣,水靈靈的。這霜的配方是常家自製的。
11.攢活(組裝)。將零散的葡萄珠、葉、梗子、須子攢成一串串的各種型狀的葡萄即成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