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菲律賓水牛主要產於菲律賓的民都洛島,是一種小水牛,身高1~1.2米,毛被灰黑或暗褐色。
與一般信念及以往分類不同,民都洛水牛並非沼澤水牛或水牛的亞種。民都洛水牛較沼澤水牛多毛,面上有較淺色的斑紋,角較短,且不是群居的。它們是菲律賓內最大的本土陸上動物。
民都洛水牛最初被法國動物學家韓伯祿(Pierre Marie Heude)於1888年分類為倭水牛的一種。它們與水牛的親密關係已被確認,於1958年被分類為水牛的亞種。基因分析亦支持這種親密關係。於1969年,它們被提升為獨立的物種。
後來發現倭水牛應為水牛屬的一部份,故此民都洛水牛的學名亦有所更改。
體態結構
民都洛水牛的外表是典型的牛科。它們的身體短壯,四肢有蹄,頭細小而有角,頸部短小。它們較水牛細小的壯實。它們只有輕度的兩性異形:雄牛的頸較粗。平均肩高100-105厘米,體長220厘米,尾巴長60厘米。雌牛估計重200-300公斤。
成牛的毛色呈深褐色至灰色。蹄及前下肢內側有白色斑紋,形狀像山地倭水牛的斑紋。面部顏色像身體,大部份在眼睛至角上有一對灰白色斑紋。鼻子及嘴唇有黑色的皮膚。耳朵長13.5厘米,內側有白紋。
民都洛水牛的角短而呈黑色,兩角成丫形,而非像水牛的彎月形。兩角的表面扁平,底部呈三角形。由於經常磨擦,民都洛水牛的角外表面磨損,而內表面則粗糙。角長35.5-51厘米。
分布棲息
民都洛水牛最初是於1888年在民都洛發現的。由於瘧疾肆虐,於1900年前,民都洛並不多人居住。直至發明了抗瘧疾的藥物後,才有較多的人遷到島上居住。人類活動在島上的增加減少了民都洛水牛的數量。到了1966年,民都洛水牛的分布地就只餘下三個地區;到了2000年,它們只能在餘下的兩個地區生活。
於1900年代估計民都洛水牛的數量有約10000頭;到了1949年,它們的數量就有約1000頭;於1953年,就只有少於250頭仍然存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統計發現它們的數量不斷下降,只餘下少於100頭。於1975年就稍稍回升至120頭。現時相信它們只餘下約30-200頭。
民都洛水牛隻生存在民都洛,加上在其他島上發現的水牛屬化石,顯示它們曾一度廣泛分布在菲律賓。根據20世紀發現的化石紀錄,民都洛水牛曾於更新世在呂宋生活。
民都洛水牛喜歡棲息在熱帶的高地森林。它們會在厚叢林及近開放的林間帶覓食,主要是吃草及竹為生。由於人類的開發,它們擴展至棲息在低地的草原。它們很多時都會在水源不遠處出沒。
生活習性
食性
民都洛水牛主要吃草及嫩竹,也會吃白茅及甜根子草。它們天生是日間活動的,但因要避開人類,也會轉到晚上才活動。
生命周期
民都洛水牛一般壽命為20歲,最高可達25歲。它們每胎會產一子,妊娠期為300天。每胎要相隔兩年。幼牛會由母牛照顧2-4年才能獨立。
行為
民都洛水牛是獨居的,並不會以群族聚居。只有幼牛才會表現出一般水牛的群族行為及階級。雄牛及雌牛全年也會接觸,但只會有幾小時。有指它們的獨居行為是對其森林棲息地的一種適應性。雄牛很多時是獨居,且似乎帶有攻擊性;雌牛則可以獨居、與雄牛或與三頭不同年齡的幼牛同住。
民都洛水牛像其他的牛科般會在泥坑中打滾,這可能是為避免昆蟲咬傷。民都洛水牛生性兇猛,不過所有的資料卻很有限。它們在受威脅時,會低下頭,以角相向,且會不斷搖頭。
繁殖保育
民都洛水牛的數量稀少,且只生存在民都洛,故被列為極危物種。它們的分布地面積少於500平方公里,且已知只有五個位點。有很多原因導致民都洛水牛的衰落。人類在民都洛的發展使民都洛水牛的數量受到壓力,加上獵殺及烹食,且失去棲息地的情況下數量大幅下降。另外於1930年代,入侵的歐洲牛引發了嚴重的牛疫,同時令民都洛水牛也受到感染。它們於2007年時的數量就少於300頭。
因民都洛水牛的衰落,菲律賓有法律及機構來保育它們。法律上包括禁止除自衛外的獵殺及傷及民都洛水牛,懲罰具阻嚇性的罰款及監禁。除了法律禁止外,多項的保育工作也在進行,包括飼養及培育民都洛水牛及建立基因池。於2007年,民都洛水牛被列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一,任何民都洛水牛及其衍生物的商業貿易都被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