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
簡介
![莫一大王節](/img/0/dee/n5GcuM3X3AjN0AjM3QTMyUjN3QTM5ITO0IDNzQTNwAzMwIzL0E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傳說內容
《莫一大王》傳說廣泛流傳於河池、南丹、宜山、柳城等壯族地區,《莫一大王》的故事除以傳說的形式流傳外,在壯族民間還曾流傳著《莫一大王》史詩、戲劇或舞蹈。“莫一大王”被北部壯族地區的民眾作為神靈敬奉,與之相應的是在一些地區有“莫一大王”廟,每年的六月有祭奠“莫一大王”的節日。
由此可見,《莫一大王》在壯民族中的影響之大,也可見對《莫一大王》傳說進行研究和探討的必要。因此,該傳說一直為學界所關注,有不少研究該傳說的文章可見之於書刊,如覃德清的《莫一大王原型顯、隱結構內涵與壯族民族文化心理》;覃桂清的《試論莫一大王的“飛頭”》,顧樂真的《壯族師公土俗神“莫一大王”考》;楊樹喆的《桂中壯族民間的莫一大王崇拜及其內隱意蘊》,等等,其中一些文章從文化學的角度分析《莫一大王》的深層意蘊,見解頗有一些獨到之處;也有一些文章運用文獻學的方法考證傳說英雄“莫一大王”這一形象的原型,或認為莫一大王是宋代廣西南丹莫氏開創人的後裔莫世忍,或認為是莫世忍之孫莫公佞,持這兩種看法者都言之鑿鑿,為此爭執得不亦樂乎。
情節單元
![莫一大王節](/img/2/cfb/nBnauM3XwEDOzMDMygTMyUjN3QTM5ITO0IDNzQTNwAzMxAzL4E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英雄奇異的出生,或因風水而孕,或非人類所生,或懷孕數年才出生。
2.英雄在京城或遠離家鄉的某地讀書或做官。
3.他每天晚上穿飛靴或騎神馬等回來與妻子同眠。
4.妻子懷孕,遭母親(繼母)和鄰居誤解,留下英雄一隻靴子為證。
5.英雄因沒了靴子誤了上學或上朝,他揮手或射箭使太陽下落。
6.因太陽下落或箭射到皇宮,引起皇帝或其他人的恐慌,英雄被害。
7.英雄接上頭回家,逢人問:人頭斷了可還能復生?繼母或孕婦等回答不能。
8.英雄死去,託夢要妻子將自己的屍身放在罈子里,用米粥澆灌四十九日。
9.四十八天時被母親(繼母)發現打開,或把滾粥倒入。
10.壇里倒出穿盔甲小人或蜜蜂,因小人骨頭軟,蜜蜂翅膀不硬,皇帝躲過一難。
11.埋英雄屍身處生出竹子,英雄再次託夢給妻子,每根非一百塊不買。
12.皇帝過此,轎桿折斷要買竹子做轎桿,妻子賣一百元,母親(繼母)以九十九元賣掉。
13.竹子斷掉,竹子裡跳出背槍的小孩,骨頭太軟倒在地上。
14.英雄大業終告失敗。
莫一大王節是壯族獨特的文化,這個節日的出現和布洛陀被奉為始祖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拯救了壯族人們,幫助人們從水深火熱之中走出來,是一種民族信仰,同時也是一種地域文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