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稈直立,三角柱狀,高有時可達1米多。葉少數, 2-4枚包裹於稈的基部處,殆為線形,基部呈鞘狀,鞘的先端為平截形。花穗自稈的前段處抽出,通常一稈一枚,卵圓形,褐色至黑褐色,外被覆一大兩小的三枚葉狀苞片。種子倒卵形而前端略尖形,扁平而兩面微凸,成熟時為紅棕色,光滑型。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600m以下的河邊、溝邊、湖邊及田邊近水處。
分布範圍
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主要價值
藥用
名稱:莞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
藥名:扁稈藨(音表)草
別名:水莎草、三棱草, 東莞叫水草,鹹草,鹹水草,短葉茳芏。
科別:莎草科
歸經:肺;胃;肝經
性味:味苦;性平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扁稈藨草的塊莖。
功效:祛瘀通經;行氣消積
主治: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腹痛; 症瘕積聚;胸腹脅痛;消化不良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除去莖葉及根莖,洗淨,曬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古稱鹹草,因野生於鹹淡交匯水域故名。東莞處東江下游,淡水幹流南下經萬江、道滘、厚街、虎門、長安, 南海鹹潮一日兩回型上涌,在沿線水域交匯。灘涂水朗連片衍生這種草本植物,碧綠、柔軟、粗壯、高挑、無邊無際宛似一道綠色圍籬環繞半縣,也許是特色凸顯,“東官”之名改稱“東莞”,沿用至今。莞草繁盛乃一大自然資源,古代社會人煙稀薄,鹹草成了沿海先民就地取材的薪火燃料,其質潤滑、柔韌,又是先民棚居遮雨擋風、捕魚捉蟹、縛物吊重之生活,生產物料。
編織工藝
草蓆編織工藝的一般工序包括:挑草(挑水草)、染草、晾曬、行綆、晾曬五部分。以芥黃席為例,其製法是:先把水草挑淨(除焦尾,去幼小),水浸一晝夜,脫膠 曬乾,精選 德國進口芥黃粉染色,後用粗麻綆織成。其特點是經過染色等加工後,在陰雨天也不發霉,耐用不褪色。因芥黃席製作精良,花樣新穎,中外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