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草編織技藝

莞草編織技藝

莞草編織技藝是廣東省東莞市的傳統手工技藝。2007年厚街鎮莞草編制技藝位列東莞市首批3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之中,同時已被東莞市文廣新局推薦申報“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申報這個是為了留住東莞(guan)的名字”,該鎮文廣中心工作人員歐明熾告訴記者,東莞市因為盛產莞草又在省城廣州的東面,才得此名,由於經濟的發展,草蓆已經退出了人們的生活,野生莞草基本上不存在。

簡介

東莞席 東莞席

草蓆是人類從樹上遷到洞穴居住的家具之一,東莞莞草編織技藝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東莞市東城區柏洲邊出土的戰國墓磚上就有清楚的席紋,工整細緻;距今2000多年歷史的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一號墓中出土的座席,歷史學家就清晰地考證註明‘莞席,以麻線為經,莞草為緯編成,素娟包緣’的字樣,這表明東莞的草織品在漢朝已經受到了王室的青睞”,歐明熾說,此外據《宋起居注》載:“廣州刺史韋朗,作白莞席三百二十領。”這說明在我國南北朝的劉宋時期(420—479),東莞人已大量生產草蓆。

東莞的草織品可以分為水草類、草繩類、草辮類、繩席類、辮席類、草蓆類。草蓆編織工藝的一般工序包括:挑草(挑水草)、染水草、晾曬、行綆、晾曬、剪席、拍席、統席九部分。要做好東莞床蓆必須做到“三選”:即選人、選草、造麻綆。選人,是指雇用的工作熟練的人織席;選草,先選質量,採購顏色光潔的麩草,更要注意草身圓滑的石竹種,用草注重“寧長莫短”的原則;造麻綆,席綆石席的經線,一線斷全席便破裂,如果麻質不良,紡工不勻,往往發生斷線的毛病。

工序

草蓆編織一般有以下工序:挑草、染水草、晾曬、行綆、晾曬、剪席、拍席、捅席。

以芥黃席為例,其製作流程是,先從莞草中挑取全白、細長的草,再用芥黃粉泡染上色,脫膠曬乾後,再輔以粗麻綆織成席,這一步驟即是“行綆”,隨後將席晾曬,最後將草蓆的邊角整理平整。

整個流程幾乎都依靠手工完成,其中,“行綆”環節最為費時,需要藉助簡易的編織機,由兩人配合,一人以莞草為經線,一人以粗麻為緯線,兩線交錯編織,一般半天時間可織成一張席。

芥黃席是莞草蓆中製作精良的一種床用席,因其花色新穎,耐用而不褪色,被稱為皇后席。在東莞,買幾張皇后席作為嫁娶的必備物品,曾是流傳多時的傳統民風民俗。

發展歷程

厚街一陳列館裡保存了幾根帶泥土乾莞草 厚街一陳列館裡保存了幾根帶泥土乾莞草

東莞地處珠江三角洲,東江河及其眾多的大小支流的淡水匯集之間,恰好與南海的海水(鹹水)和河水(淡水)在這裡交匯,鹹水和淡水交替灌溉這地區的莞草。鹹水和淡水的地方,最適宜種植莞草。因此,這一地區優質莞草產量最高,出口很暢銷。在東莞市東城區柏洲邊出土的戰國墓磚,上有清楚的席紋,工整細緻,顯示東莞草蓆歷史的悠久、工藝技術的高超。東莞草織,優質莞草、草織品產量高,出口很暢銷。在上世紀80年代前,在廣東出口產品中,草蓆不遜於蠶絲,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歷來以草織為業的鎮區主要有厚街、道滘、虎門、莞城、望牛墩等五鎮。民國以來,這些地區的草織品除了滿足內銷之外,更多的將市場投向了海外。在改革開放以前,東莞草織品出口量僅次於蠶絲,幾乎成為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

發展

歷史起源

在距今2000多年歷史的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一號墓中出土的座席,歷史學家就清晰地考證註明“莞席,以麻線為經,莞草為緯編成,素娟包緣”字樣,這表明東莞的草織品在漢朝已經受到了王室的青睞。又據《宋起居注》記載:“廣州刺史韋朗,作白莞席三百二十領。”據此,南北朝的劉宋時期(420—479),東莞人已大量生產草蓆。因此,東莞生產草蓆的歷史至少在2000年以上。

關於莞草編織品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追溯至南北朝,據《宋起居注》載,“廣州刺史韋朗,作白莞席三百二十領。”

明清兩代的《東莞縣誌》對莞草和草織品已有較多的記載。崇禎年間的《東莞縣誌》曾記錄明代莞籍官員的詩句,“苑彼莞草,芄芄其色。不蔓不枝,宜之為席。”康熙年間的《東莞縣誌》則記載,東莞境內東江沿岸“其產鹵草,其人捕魚之外,日相采莞以為生。”

應該說,至明清兩代,野生莞草的經濟價值已被時人重視,當時主要的草織品是“夾席”和“草手套”。

清末國門被迫開放後,在洋商的迫使下,東莞在厚街涌口、雙崗等村擴大莞草的人工種植面積,並形成較多的草織作坊,草織技術也得到改進。厚街成為東莞草織業的重心,此後草織業又延及到道滘、莞城、太平等鎮。

1900年至1914年是東莞草織品產銷的高峰期,東莞草田面積增至2.6萬畝,年產量約為35萬擔,草蓆銷出18萬包。主要銷場由東南亞轉為英國、美國,及西歐大陸諸國。

1914年,一戰爆發,此後戰亂不斷,草織業產量逐年減少。1930年,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大蕭條,草織品出口陷入滯銷。

1938年,廣州被日軍侵占,草織業銷路中斷。1941年,香港淪陷,草織業生產全部滯停,整個行業破產。新中國成立後,草織業開始復甦。尤其是1956年全行業公私合營後,東莞湧現一批較大的草織廠。國家對草織品實行統購統銷,保證了草織業的銷售渠道。

草蓆類產品的主要產區仍是厚街。1956年,厚街草織廠和涌口草織廠共有草織機300部,幾乎全村婦女都參與草織編織。草編工藝品的主要產區是道滘。當地最大的道滘草織廠曾有2000多工人,占本村勞力的四成多。

1983年後,隨著東莞推行引淡驅鹹,草田改種水稻、香蕉等農作物,造成草織品原料短缺,同時塑膠用品大量進入市場,草蓆在國際市場滯銷。草織業迅速走向沒落。

客觀地說,莞草的編織技藝並不算太複雜,它的歷史價值,其實更多的在於經濟意義。

傳承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莞進入社會經濟的改革與轉型時期,產業結構發生較大變化,草織業一落千丈,走向衰落。其次,為了改善農業環境,地方施行防鹹蓄淡,原來引海水的河涌道堵塞,再加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生態改變,莞草產量銳減。第三、塑膠等現代工業製品的大量使用,使莞草製品的市場需求急劇萎縮。這一傳統技藝逐漸無人問津,陷入瀕危的境地,其生存和發展令人堪憂。2007年,東莞市厚街鎮“莞草編織”入選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莞草編織技藝的瀕危狀況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為了保護和恢復莞草編織技藝,東莞各鎮地方政府加強了對原材料的保護,在沙田開闢了數百畝專門種植莞草的區域,為仍然保留著莞草編織技藝的各鎮區保證每年的莞草供應量。作為草織品的主要產區,道滘鎮的莞草編織技藝在各方重視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

東莞的正確讀音

“很多剛到東莞的外地人,總是將莞(guan)字讀成wan”,歐明熾說,當聽到本地人讀guan時,特別不理解,目前有一種對東莞名稱來歷比較認可的說法,“因為此地盛產一種水草叫莞草,它的發音是guan(三聲),而且地處廣州的東邊,慢慢的就有了東莞這個名字”,厚街將莞草編織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想用這種方式保存東莞草蓆以及莞草的記憶,從而留住東莞(guan)的正確讀音。

據悉,過去的老廣東人一年四季床上都輔著蓆子,廣東的學生北上讀書,人人都不帶褥子而是帶床蓆子去。“超過40歲的人可能還知道這裡以前盛產莞草,年輕人大都不清楚”,陳煜老師說,如果要看成品草蓆,估計只有到博物館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