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歌

《草庵歌》 ,是一首由唐代 作家 希遷著作,情感豐富,表達其滿懷雄心壯志而無法實現的古詩。

基本信息

【名稱】《草庵歌》

【年代】唐代

【作者】希遷

【體裁】詩偈

作品原文

草庵歌

吾結草庵無寶貝,飯後從容圖睡快。

成時初見茅草新,破時還將茅草蓋。

住庵人,鎮常在,不屬中間與內外。

世人住處我不住,世人愛處我不愛。

庵雖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體解。

上乘菩薩信無疑,中下聞之必生怪。

問此庵,壞不壞;壞與不壞主元在。

不居南北與東西,基上堅牢以為最。

青松下,明窗內,玉殿朱樓未為對。

納帔幪頭萬事休,此時山僧都不會。

住此庵,休作解;誰夸鋪席圖人買。

迴光返照便歸來,廓達靈根非向背。

遇祖師,親訓誨;結草為庵莫生退。

百年拋卻在縱橫,擺手便行且無罪。

千種言,萬般解,只要教君長不昧。

欲識庵中不死人,豈離而今這皮袋。

作品評析

《草庵歌》原載《景德傳燈錄》卷三十,題為《石頭和尚草庵歌》。全偈共八段,多為三三七七七句式,與當時流行的《五更轉》、《十二時》等民歌在形式上頗相近。從內容上看,此偈較《參同契》更為明快通俗,主要表達了草庵主人山居的法喜之情,滲透了希遷禪師濃厚的禪學思想。如果要深入領會希遷禪師《草庵歌》的意趣,單從字面上的意思是不夠的,還需要透過表面的文字,體悟文字背後的深刻含意,以及其中蘊含的濃濃禪意,這首《草庵歌》一眼看來是在描寫他的那間結在石頭上的茅蓬,其實是以之說明現象世界和他內證心境的怡然自得,是大禪師自心地流出蓋天蓋地的本性智慧型。

希遷禪師《草庵歌》開頭寫道:“吾結草庵無寶貝,飯後從容圖睡快。成時初見茅草新,破時還將茅草蓋。”這一段描寫了禪師安於簡單而自得的生活,將一位大修行人結庵住山,超脫物欲塵垢的灑脫展現無餘。古代的禪師大德志在了生脫死,而禪家的這種修行大多放在實際的行持中,所謂擔水劈柴,皆是修道,舉足下足常在道場。對於這種於生死中證涅槃,於世法中求出世間法的修持之道,希遷禪師用看似與常人無異的生活方式“飯了從容圖睡快”暗喻給世人。自己“吃飯睡覺”等貌似無所用心之處,正是大禪師的切實用功之處。“成時初見茅草新,破後還將茅草蓋”,“道不假修”,一切現成,而難得的乃是那種不事雕琢、不被染污的“平常心”。草庵的新結與破後的修葺,都只是極為平常的事,然而也是禪師修行的著實用功之處。“飢餐困眠的日用境”是修行在證得大解脫自在後的妙用顯示。禪宗為掃除學人向外尋求的意念,主張修行與生活一體化,反對外向式修道。慧海說自己修道不外乎‘飢來吃飯,困來即眠’,一般的人卻‘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因此兩者截然不同。飢餐困眠,是禪宗隨緣任運、率性適意精神面貌的形象表述。‘著衣吃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禪宗對隨緣任運的境界尤為推崇。守端則以‘飢來要吃飯,寒到即添衣。困時伸腳睡,熱處愛風吹’作為他的‘四弘誓願’。臨濟指出:‘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眠’,禪者‘隨緣消舊業,任運著衣裳,要行即行,要坐即坐,無一念心希求佛果’,‘求心歇處即無事’,‘無事是貴人,但莫造作’。臨濟不喜歡拘束於佛的概念,人一旦離開飢食困眠即不存在。在這個意義上,‘雪寒向火,日暖隈陽’即是佛法大意,離開飢餐困眠而追求禪道,不異南轅北轍。但飢餐困眠並不是把道庸俗化,而是使日常生活呈現出高情遠韻,在吃飯穿衣只是吃飯穿衣的同時,終日吃飯未嘗咬著一粒米,終日穿衣未曾掛著一縷絲。禪宗講求在萬象紛紜的現象的世界是不平等的世界,理應轉身,從聖境轉身而出,展開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不為紅塵所染,這就是‘百花叢中過,片葉不粘身’的存在而超越的心境。”這種瀟灑的精神境界,不僅是禪宗,道教也十分推崇,道教中有神仙美譽的長春真人邱處機有修道名句曰:“飢來吃飯困時眠,唯此修行玄又玄”所展現也頗具禪宗“飢餐困眠的日用境”的風範,從中不難看出無論是修佛還是修道,在超然與自在這一層面是很有相似之處的。

接下來,希遷禪師《草庵歌》又說道:“住庵人,鎮常在;不屬中間與內外。世人住處我不住,世人愛處我不愛。”寥寥數語表現了禪師遠離世間囂塵垢染,發大心出生死流的弘誓。依照龍樹菩薩的中道思想,一切世法皆是緣生。《大智度論》卷五云:“如說諸法相偈,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因緣生法,滅諸戲論。”卷四十七又增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合為“十二不”。無論是“八不中道”,還是“十二不之中道”,無非是要修行人離空有、斷中邊,以見一乘實相。這裡的“住庵人,鎮常在”是禪師當下悟見實相真如的展示,是和尚在悟出了心的本來面目後的生動開示。心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一是鎮常在,二是不屬中間與內外,這一句是大和尚參悟《楞嚴經》的心得,《楞嚴經》中七處征心,佛開示阿難如何找到自己的真心。大和尚告訴世人,真心是“不落方隅。那有處所。是故不在內外中間。亦非過現未來。乃無在而無不在耳。”本乎此意,禪師既然是住庵而又無所住,則自然出離了心在“中間與內外”等戲論。”世人住處我不住,世人愛處我不愛”展現的是和尚了斷世塵,出離六道之大願。世人之所住是瞬息不停的生滅法,世人所貪愛的是無常的有為法,以故情牽意系,累劫難出常流。果為大修行人,自然須摒棄一切妄想,徹底出離世塵。禪師勸導世人不要執著於聲色貨利,因為宇宙人生的真相是無我、無常,一切迷惑顛倒都在真理的光明照耀下銷歸自性。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了生死,出三界是人即生便可實證的現實,永斷生死輪迴、永離娑婆眾苦,大和尚悲心切切,為人們指出了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覺悟與超脫。世人果真能覺悟與超脫,便要像禪師那樣“世人住處我不住,世人愛處我不愛”,方能以大願大力出生死險流。

“庵雖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體解。上乘菩薩信無疑,中下聞之必生怪。”

“庵雖小,含法界”來自於華嚴宗的法界緣起思想,作為大禪師的希遷是十分明了的。所謂“法界”,亦名法性,亦名實相,法者謂之諸法,界者謂之分界。華嚴宗就“事”與“理”而說法界,若約事說界即是分義,謂隨事分別;若約理說界即是性義,謂諸性不能變異也。由此而立四種法界:一、事法界(謂眾生色心諸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二、理法界(謂諸法雖呈差別而同一性體);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互融);四、事事無礙法界(謂一切分齊事法,其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華嚴思想雖然是體系龐雜,牽涉的範圍甚廣,但總有一條思想史的脈絡可循,“法界緣起”的思想根源,從原始佛教的“十二支緣起”到部派佛教的“業感緣起”,直至大乘佛教“賴耶緣起”、“如來藏緣起”、“真如緣起”,實現了“法界緣起”的思想延續傳承,尤其是智儼禪師所創“因門六義”和“一乘十玄門”思想,具有對華嚴宗的法界緣起、理事圓融思想整體建構的巨大構建作用。希遷的禪風,帶有哲學思索的傾向,禪法的運用愈趨細密。出於對華嚴宗的法界緣起、理事圓融思想的明悟洞達,禪師自信說出“方丈老人相體解"的修證境界。但同時禪師也認識到:“上乘菩薩信無疑,中下間之必生怪”,對於這一至為精深博大的佛學思想,只有上乘根器的學道者方深信不疑,而對於中下根器的學人卻無法使之信服。因為修學佛法之人的根機不同,所以很難做到讓中下根機的人,體悟到上乘根器信解的華嚴宗的法界緣起思想。

“問此庵,壞不壞;壞與不壞主元在。不居南北與東西,基上堅牢以為最。”

“問此庵,壞不壞”,表面上是禪師問所居住的草庵壞與不壞,實際上禪師開示的是關於生死的大問題。庵可以看做是人的身體,身體四大假合,必然壞滅,但也有高僧大德可以留下不朽的肉身,如古代的六祖大師,近代的慈航菩薩,所以希遷在此告訴世人雖然身體四大假合,必然壞滅,可是也有不壞的特例存在。下面,和尚所說的“壞與不壞主元在”是對眾生關於庵內之主,也就是作為輪迴主體的阿賴耶識,相似相續,亘古長存的大秘密的揭示。不管庵之壞與不壞,其真如法性本元自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常住的法性是不居南北與東西,基上堅牢以為最的,它具有盡虛空遍法界,堅牢不壞如金剛般的希有、銳利,是吾人秘在形山的真真寶藏。只因妄想、執著將一顆圓陀陀、光爍爍的摩尼寶珠便成了隨業流轉的染污了的阿賴耶識,真是冤枉至極,故而,如何轉識成智成為每個修學佛法的人最重要的證悟目標。

“青松下,明窗內;玉殿朱樓未為對。衲被蒙頭萬事休,此時山僧都不會。”

“青松下,明窗內;玉殿朱樓未為對。”表明了大師矢志悟道,不慕世間玉殿朱樓,安心而住草庵的超脫與高潔。至於“衲被蒙頭”,似終日沒有用功,但這是緣自禪師已然體悟了大道,萬事休歇,大事了畢,所以可以如此瀟灑,如此對萬事萬法不做理會而隨緣任運,做一個“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的散淡神仙。

“住此庵,休作解;誰夸鋪席圖人買?迴光返照便歸來,廓達靈根非向背。”

“休作解”,自是佛法力戒分別妄想,離一切塵勞,即自淨其意。誰夸鋪席圖人買,體現了禪師不圖人恭敬供養,以冰霜之節自礪的行持,因此和尚遠離人群,居住草庵,隱藏自己如明珠般熠熠生輝的璀璨光芒,和光同塵,韜光養晦。“廓達靈根”展現了涵蓋萬有的真如法性,其皎潔如明月,一如寒山詩“吾心似秋月,碧潭秋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的澄澈靈明境界,讓人仰慕不已。真如自性既是無所不包含的,自然是無向背之分的,而修學佛法者要識得這一本體,唯有迴光返照自性,才有可能體悟得到。道書上所講的“迴光返照”,這個“光”是指的目光,因為平常人目視於外,心神隨之外游,為了達到內修的目的,須要將其收歸於內,以此光照入丹田,返照身內,然後從事內煉之功。這個“光”和人們靜功所觀的“光”,雖有連帶關係,但不是一回事。當然修功深了,迴光返照的“光”,也就是性光的作用了。參禪的迴光返照要求行住坐臥,不離這個;離了這個,便是錯過。“這個”就是吾人的本來面目,就是六祖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人們要善於在二六時中綿綿密密不斷的用功,便可時時不離真如,保任住尋覓到的這顆摩尼寶珠,照天照地,萬象森羅影現中了。

“遇祖師,親訓誨;結草為庵莫生退。百年拋卻任縱橫。”

“遇祖師,親訓誨;結草為庵莫生退。”表明了禪師聽從祖師訓誨,一心在遠離塵世的草庵用心辦道,不生退心,百折不撓,立志堅貞。由此,禪師得大自在,可以任運縱橫,解脫了一切的羈絆、束縛。最令世人仰慕的是,禪師在生死大事上已有了十足的把握,達到了擺手便行且無罪的境界,到了臘月三十便可於頃刻間往生淨土,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千種言,萬般解,只要教君長不昧。欲識庵中不死人,豈離而今這皮袋。”

最後,禪師告訴眾生:千種言,萬般解,只要教君長不昧,自己反覆的叮嚀開示,是為了讓世人悟道,明白“欲識庵中不死人,豈離而今這皮袋”的佛法奧義,以般若之智觀照色身(皮袋)而返歸靈根,識得歷劫不昧的不死之本源,那就是吾人各各本有的不生不滅的“廓達靈根”。“不死人”與“這皮袋”,寓莊於諧,旨在使修學佛法的學人,洞徹自己的皮袋裡,原有亘古長存的不滅靈性,從而得大解脫、大喜樂。

作者簡介

希遷(700—790)唐代高僧。曹洞宗的創始人,端州高要(今廣東省高要縣)人,俗姓陳。禪宗六祖惠能青原系下一世弟子。初往韶州曹溪拜六祖惠能大師,經指點,後前往江西青原山從行思禪師學禪。行思對他有“眾角雖多,一麟足矣”的讚賞。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行思舉薦希遷到南嶽衡山弘法,至集賢蜂上,見有岩石其狀若台,遂結庵於石上(即今湖南南嶽南台寺),時人稱為“石頭和尚”。公元764年(代宗廣德二年),應門人之請,移庵下樑端,廣闡玄化,度化有情,為振興佛教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希遷弟子甚多,晚年付法藥山惟儼。91歲無疾而終,唐德宗賜謚他為“無際大師”。著有《草庵歌》,《參同契》流傳於世,在海內外享有極高聲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