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臨海楊梅品質特性主要表現為:果形端莊,色澤鮮艷,果實大(東魁楊梅平均單果重21克以上,最大達61.5克;荸薺種平均單果重10克;早大梅平均單果重15.7克),核小,肉質細嫩,汁多,味甜,風味濃郁,品質極優。可食率達93.8%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1%以上,最高達13.5%。
臨海楊梅果實營養豐富,果實富含纖維、礦物元素、維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果膠及8種對人體有益的胺基酸,具有消食、消暑、生津止咳、助消化、止瀉利尿等功效,多食無傷脾胃;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醬、汁、酒、蜜餞、罐頭等,民間一直有浸楊梅燒酒的習慣,在夏天高溫季節,吃幾顆楊梅燒,可除乏解暑氣;楊梅的核仁中含有維生素B,是一種抗癌物質;其葉、根、枝幹富含單寧,可提煉黃酮類和香精油,堪稱果中珍品。
臨海楊梅栽培容易,耐瘠薄,凡狼蕨、馬尾松、杜鵑花生長好的山地均適宜種植楊梅,管理得法4—5年即可投產,10—13年進入盛產期,經濟效益高,並且是綠化、美化環境、森林防火的好樹種。我市楊梅通過熟期搭配、梯度開發,科學管理,使臨海楊梅品性達到極致,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成熟上市。
產地環境
臨海市位於浙江中部沿海,東臨東海,南連椒江、黃岩,西與仙居接壤,北鄰天台、三門二縣,介於寧波、溫州之間。三面環山,一面傍海,自然條件優越。
臨海地處東徑120º49′—121º41′,北緯28º40′—29º04′,陸域面積2203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積占70%,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是典型的丘陵山區縣(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足,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1℃,極端最低溫度-6.9℃,極端最高氣溫40.2℃,無霜期長達237—300天,≥10℃的活動積溫為5250—5420℃,年平均降雨量1710.4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1231.4毫米,年平均日照1936.4小時,年太陽輻射量1074卡/平方厘米,空氣相對濕度在80%左右,是浙江省楊梅生態最適栽培區之一。尤其是臨海三面環山,東鄰東海,地勢西高東低,浙江第三大水系靈江橫貫全境,形成了十分有利於暖濕氣流伸入、阻隔寒流、調節水汽的獨特小氣候條件;春末夏初的“雨熱同步”氣候現象,即每年的春夏之交,正值楊梅幼果膨大期和臨近成熟期,恰逢雨水與氣溫升高同步的獨特氣候,有利於楊梅果實膨大,促進品質的提高;秋冬的“光溫互補”,有利於楊梅花芽分化,促進早結豐產。加之山坡地資源豐富,遠離工業區、城鎮,空氣清新,無潛在污染源,土壤以適宜楊梅生長的砂質壤土、紅黃壤為主,PH值多在5—6之間,且峰巒疊嶂,漫射光多,有利於楊梅樹生長、果實發育和品質提高。也正是由於這些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才造就了臨海楊梅獨特的品質。
歷史淵源
臨海楊梅栽培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三國時期,已有人工種植,三國吳·沈瑩在《臨海異物志》中即有“子如彈丸,赤色,五月中熟”的記載。
南宋時期,陳耆卿(1180—1236)所著《嘉定赤城志》中記載臨海楊梅:“近歲土人所植,多大而甘”。
民國時期,楊梅居果類之首,為產區農民“收入大宗”,建國以後開始發展,主要品種有本地水梅、白梅、烏梅、刺梅、松山大梅、洋平梅等,尤其以界嶺、龍泉盛產的水梅,熟期長,甜而多汁,而名聲遠播,界嶺村保存有百年以上楊梅樹群,株產楊梅最高達750公斤,杜橋洋平梅因耐貯性極佳作為優秀種質資源入選教科書。
20世紀80年代初期,隨著山區綜合開發、退耕還林、種植結構調整的推進,引進東魁楊梅、荸薺種,並在當地松山大梅中選育出早熟楊梅良種——臨海早大梅,臨海楊梅得到了快速發展。
生產情況
2008年,臨海市共有臨海楊梅基地11萬畝,其中投產面積6萬畝,年產量5萬噸,產值3億多元,是臨海農業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2014年,臨海市栽培楊梅面積達11萬畝,年產量4萬噸,產值近2億元,是臨海市水果業中僅次於柑橘的第二大產業。
2016年,臨海市楊梅面積達12萬畝,產值近4億元。
截至2017年,臨海市栽培楊梅面積達13.3萬畝。
產品榮譽
1985年獲浙江省優質農產品獎。2001年獲中國浙江國際農業博覽會優質獎。
2002年獲“浙江省首屆楊梅精品展”楊梅精品。
2004年獲浙江省首屆“十大精品楊梅”稱號。
2006年被評為中華名果。
2002年—2007年連獲浙江農業博覽會金獎。
2007年臨海楊梅(東魁、臨海早大梅)又獲浙江省第二屆“十大精品楊梅”獎,上游牌臨海楊梅被認定為浙江省名牌產品,其商標被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
2012年07月,臨海市選送的“臨海楊梅”牌東魁楊梅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榮獲2011—2012年度全國十大精品楊梅稱號。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浙江省臨海市現轄行政區域,5個街道、14個鎮、1053個行政村。
質量技術要求
(一)立地條件:要求海拔高度500米以下,土壤疏鬆、排水良好、pH值4—6.5,坡度在30°以下的山坡地。土壤類型為砂質紅壤或黃壤。
(二)品種與苗木繁育
1、品種:東魁楊梅、荸薺種楊梅、臨海早大梅
2、苗木繁殖:從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的楊梅結果樹上選取接穗,選用適宜砧木,嫁接繁殖培育優良苗木。
(三)苗木定植 :2月中旬至3月中旬定植,株行距5米×6米或5米×5米。栽種時嫁接口以下邊填土邊壓實,培鬆土至嫁接口上10—15厘米。
(四)整形修剪:苗木定植時留20厘米—30厘米定乾,幼樹以整形為主,培養開心凹凸樹冠,結果樹採取疏刪與短截相結合,保持生長與結果的相對平衡。
(五)施肥:結果樹一年施1—2次肥,以鉀肥為主,適施氮肥,少施磷肥,及時補充硼、鋅、鉬等微量元素。
(六)花果管理:少花強旺樹控梢促花,提高座果率。結果過多的樹在生理落果結束後分2—3次疏果,東魁楊梅平均每果枝留1—2果,其它品種平均每果枝留2—3果。
(七)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嚴格按照無公害標準使用農藥。
(八)採摘與包裝
1、採摘:果實色澤達到商品果規定要求時,選紅留青,分期分批採摘。採摘時間宜在清晨或傍晚,雨後不宜採摘。
2、包裝:
楊梅採摘後立即按標準規定的規格分級包裝銷售,或放入冷庫內貯藏。
(九)質量特色
1、感官品質特徵
級別項目 | 特級 | 一級 | 二級 |
色澤 | 著色良好鮮艷,呈現紫黑色或深紅色 | 著色良好鮮艷,呈現紫黑色或深紅色 | 著色良好鮮艷,呈現紫黑色或深紅色 |
果形 | 圓球形 | 圓球形 | 圓球形 |
果面 | 潔淨,無機械傷,無病蟲斑 | 潔淨,無病蟲斑,允許少量傷果,但占果面不超過10% | 潔淨,允許少量傷果,但占果面不超過15% |
肉柱 | 充實,頂端圓鈍或少量尖銳 | 充實,頂端圓鈍或少量尖銳 | 頂端圓鈍或少量尖銳 |
風味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2、理化指標
級別項目 | 特級 | 一級 | 二級 | ||||||
單果重克 | 東魁 | 早大梅 | 荸薺種 | 東魁 | 早大梅 | 荸薺種 | 東魁 | 早大梅 | 荸薺種 |
≥22 | ≥17 | ≥12 | ≥20 | ≥15 | ≥10 | ≥18 | ≥13 | ≥8 | |
可食率% | ≥90 | ≥85 | ≥85 |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11.0 | ≥10.5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