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概況
明崇禎十年(1637),壽寧知縣馮夢龍所撰《壽寧待志》記載:“西溪人多習戲,然力不能具行頭,多往浙合班,大家有慶喜好事者,則於福安迎之。”清代福安詩人李枝青《西雲詩抄》卷一有《題林綱秋孝廉(附子)傳奇》詩三首。林綱秋名滋秀,福鼎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舉人。可見當時閩東各縣已有戲劇活動。時值中原戰亂,大批北方藝人避亂逃荒南下入閩,故而造成閩東戲劇發展的繁榮。明代,霞浦農村常演傀儡戲。清嘉慶年間屏南龍潭村始見“四平班”。清道光年問,屏南有了“平講”戲班。嘉慶至同治年間,閩東地方戲曲盛行。各地興辦的農閒短班不計其數,專業長班亦為數不少。如屏南的“老祥雲”四平班,壽寧的“廷家祥”北路班,寧德的“新回春”平講班都負有盛名。清末,閩東北縱深地帶相對穩定,“平講戲”在這一帶盛行一時,其中福安下白石蓮房頭人林聚利所掌的“新長興”平講班,聚集屏南、古田、福安、霞浦、福鼎、壽寧、羅源諸縣老藝人於一台,長年活動於寧德、閩北,亦曾到閩侯、連江、長樂、福清、平潭等地演出,影響頗大。
“五·四”運動後,“白話劇”(話劇)傳人閩東。福安、霞浦、福鼎等縣的進步學生,在開展反帝愛國活動中,高唱《打倒列強》歌曲,上演白話短劇,掀起反帝熱潮。
民國初年,閩劇在福州地區興盛起來,當時霞浦海上交通發達,與福州經濟交流頻繁,閩劇班也就隨之進入霞浦。同時,古田等福州方言區也開始流行閩劇,加上閩劇名旦鄭奕奏、傅億濃唱片流行,閩東愛好閩劇者日益增多,並開始組織唱班,甚至發展到農村。民國初期,屏南際頭村張榮璃請福州閩劇藝人洪基為導演,組織了閩劇班,頗有名氣。民國.11年(1922)福安韓陽大戶周洛卿傾資興辦正宗京劇班,以演出《蘆花盪》、《祭東風》、《探陰山》等傳統京劇,轟動全縣,繼而巡迴閩東、閩北各縣,名噪一時。民國14—15年間,坐莊福州的福安茶商陸續引進“一奇”(善傳奇)、“三樂”(舊賽樂、新賽樂、三賽樂)、“二頭羊”(賽天然、慶樂然)及霞浦的“群芳女班”、“清雲俱樂部”等到福安演出,引起轟動。20年代末30年代初,外地名班陸續到閩東演出,且來去頻繁。自此以後,閩劇逐漸取代了當地平講班、北路班、四平班。古老的“四平”、“北路”、“平講”戲逐漸衰落而轉向民間。
1927年2月,北閥軍曹萬順部途經福安休整三天,在軍民聯歡會上演出了諷刺貪官污吏的話劇《烏先生》。1934年中共閩東特委機關報《紅旗報》刊登組織工農劇社啟事,指出:“劇社系創造工農大眾的藝術,隊級鬥爭的工具,暴露舊社會黑暗,指示新世界光明,為蘇維埃而鬥爭。”抗日戰爭爆發後,多數戲班,改稱劇社,上演京劇、閩劇及宣傳抗日的短劇。各地學校進步師生、社會愛國人士自發組織業餘劇社和由抗敵後援會領導的“抗建劇團”,上演宣傳抗日的閩調節目和“文明戲”,影響頗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專區和各縣相繼辦起文藝宣傳隊或文工隊,配合土改剿匪、抗美援朝演出《白毛女》、《血淚仇》、《赤葉河》、《新仇舊恨》及一批小型自編新劇目。自1949年冬霞浦縣成立霞浦縣閩劇團後,各縣也相繼成立劇團。1950年10月福安成立福安縣閩劇團,1951年7月古田成立古田縣閩劇團,1954年4月,寧德成立寧德縣閩劇團,1957年屏南成立屏南縣閩劇團。1958年周寧縣成立周寧縣閩劇團。溫州著名越劇演員呂愛寶為支援福建前線,率溫州“信陵”越劇班人閩,同年十月成立福鼎越劇團。1954年3月柘榮也成立了柘榮越劇團。壽寧與福鼎分別於195l、1954年成立了京劇團。壽寧還挖掘整理古老劇種北路戲,於1960年10月成立了壽寧縣北路劇團。福安於1960年3月成立了福安縣平講劇團。同時對舊戲班進行整頓、扶持,改稱職業劇團或業餘劇團。業餘劇團的活動極其活躍,僅霞浦一縣便有業餘劇團三十多個,甚至出現霞浦洪江“一村五團”的繁榮景象。較為著名的如福安仙岩、穆陽業餘劇團、屏南四坪平講劇團、福安留陽平講劇團和寧德洋中的鐘洋業餘劇團等。尤其屏南龍潭四平劇團是唯一現存的四平劇團。
這一時期,各劇團的演出劇目非常豐富,不少劇目赴省參加了歷屆戲劇會演。1952年霞浦劇團的《白蛇傳》參加福建省第二屆戲曲會演。1954年折子戲《聞宮》又參加了福建省第二屆會演。福安閩劇團的現代小戲《走上靶場》、《自雲山上貨郎擔》,壽寧北路戲劇團的《張高謙》,柘榮越劇團的《草崗變茶崗》、《魁洋赤衛隊》,福鼎越劇團的《梁祝》、《釵頭鳳》以及福安平講劇團的折子戲《採桑》、《贈釵》、《斷橋》等參加省歷屆會演均獲好評。
這期間,戲劇藝術教育也有很大發展,1958年福安專區成立戲曲學校。1959年壽寧開辦北路戲訓練班。各個縣劇團也都開辦團帶班,全區共有學員110人參加了培訓。
文化大革命中,劇團全部解散,藝人大部份下放農村,成立了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取而代之,專演樣板戲,地方劇種不復存在。
粉碎“四人幫”後,我區戲劇又獲新生。1977年2月福鼎縣越劇團首先恢復了建制。接著古田、寧德、柘榮、壽寧、周寧、霞浦、屏南、福安各縣劇團相繼恢復建制。地區1980年元旦改建越劇團,1981年成立地區海島文工隊,開始了新時期戲劇的繁榮。這期間,各劇團演出劇目豐富,演出場次增加,觀眾觀看踴躍,舞台新人迭出,演出質量提高。1981年7月地區劇目工作室成立,大力抓劇目創作,促進了我區戲劇創作的繁榮,湧現出一大批優秀劇目,參加省歷屆會演,獲得了優異成績。如《丹桂嫂》、《同意不同意》、《小包斷案》、《好漢吃了眼前虧》、《小花爭蛋》、《草人護筍記》、《岳雲出征》、《浴血琵琶》、《英雄難過面子關》、《天公地道》、《青姑》、《溜冰場上》、《四季戀》、《和尚三告狀》、《金秋曲》、《急避巷》、《彩蓮鬧婚》、《武夷狐疑》、《山里人》、《欽差選賢》、《野草情》、《醉秀才》、《孩子劇團》等。其中《浴血琵琶》獲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題材劇本二等獎。《孩子劇團》獲1992年全國兒童戲劇評獎劇目一等獎等八項獎。1992年1月古田閩劇團的《野草情》晉京演出。1990年6月《劇本》發表《孩子劇團》劇本,這是我區戲劇創作的新突破。
這一時期的藝術教育亦有很大發展。1980年福建省藝術學校寧德地區越劇班成立。同年古田縣戲劇班開辦。1985年壽寧縣北路戲曲班開學,接著屏南和柘榮職業中學也相繼開辦戲劇藝術班。各團以團帶班學員亦時有招生,培養了一大批戲劇表演人才。1983和1989年參加省第二、第三屆中青年演員藝術比賽,有邢雅惠等人榮獲金銀銅牌獎。
至今,全區九縣各有一個縣級專業劇團,地區有一畲族歌舞團。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入,根據省文化廳調整布局、分類指導的精神,經省文化廳評估,我區古田、周寧、福安、柘榮、福鼎、壽寧、寧德、霞浦等縣劇團被評為二類劇團,屏南閩劇團被評為三類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