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飴煎--《聖濟總錄》卷六十六
【處方】膠飴5斤,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2升,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升(研成膏),乾薑(炮)1兩,人參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5枚,桂(去粗皮)1兩半,天門冬(去心,焙)2兩半。【製法】上8味,6味為細末,與杏仁膏同搗1000杵,入膠飴和勻。
【功能主治】咳嗽嘔吐。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含化,日3夜2。
【摘錄】《聖濟總錄》卷六十六
兼攻湯--《辨證錄》卷十
【處方】石膏5錢,人參3錢,白朮1兩,厚朴2錢,天南星3錢,半夏3錢,陳皮1錢,麥冬1兩。【功能主治】瀉火平胃,祛痰養脾。主治感邪氣於一時,即狂呼大叫,見人大罵,大渴索飲,身出大汗,有似亡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十
中藥方劑之J開頭類(二)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