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京三棱(炮,銼)、鱉甲(去裙襴,醋炙)、黃芪(銼,焙)、白朮各一兩半,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熟)二兩,乾薑(炮)、訶黎勒皮、吳茱萸(湯浸,焙炒)、枳殼(去瓤,麩炒)、橘皮(湯去白,焙乾)、桔梗(炒)、麥櫱(炒)、陳曲、乾地黃、桂(去粗皮)、檳榔(銼)、木香、當歸(切,焙)、甘草(炙,銼)、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加至四十丸;溫酒下亦得。
主治
脾胃久冷,心腹脹滿,宿食不消,時作嘔逆,日漸羸瘦,兼癖瘕氣塊等疾。
附方
名稱:參橘丸
組成:陳皮、麥子、人參
用法:1次6g,米飲送服。飯前服。若咳嗽加五味子30g
主治:脾氣素弱,他病誤投熱藥於脾,消谷善飢,中脘不利,發熱時作
出處:《十便良方》
功用:健脾益氣,行氣和中
名稱:參術丸
組成:人參、白朮、木香、陳皮、炮乾薑、桂枝、赤茯苓、檳榔、炒枳殼、蜂蜜
用法:1次6g,1日3次,於空腹時溫酒送服
主治:傷寒後宿食不消,心腹氣脹悶
出處:《普濟方》
功用:益氣健脾,行氣消脹
名稱:茯苓丸
組成:茯苓、半夏、枳殼、風化朴硝
用法:1日3次,1次2g,飯後生薑湯送服
主治:脘脹悶,兩臂疼痛
出處:《婦人大全良方》
功用:行氣化痰,軟堅散結
名稱:茯苓丸
組成:茯苓、肉豆蔻仁、人參、白朮、乾薑、肉桂、甘草、訶黎勒
用法:1日3次,1次6-9g,生薑湯於食前送服
主治:上氣腹脹,脾胃不和,心胸滿悶
出處:《聖濟總錄》
功用:健脾和胃,溫陽利氣
名稱:枳殼丸
組成:枳殼、莪術、薑黃、半夏、甘松、陳皮、大麥
用法:1日3次,1次9g,飯後陳皮湯送服
主治:胸中噎塞不通,酒食所傷
出處:《普濟方》
功用:理氣寬胸,消食導滯
名稱:枳實丸
組成:枳實、陳皮、萊菔子、木香、人參
用法:1日3次,1次6g,濃煎木瓜湯送服
主治:脾胃積寒,氣不升降,中脘痞悶,心腹作痛
出處:《楊氏家藏方》
功用:行氣寬胸,散寒止痛
名稱:柏子仁丸
組成:柏子仁、黃芪、白茯苓、楮實子、覆盆子、五味子、附子、石斛、酸棗仁、鹿茸、肉楂、白朮、沉香、枳實、熟地黃
用法:1次3g,1日2次,早晚飯前送服
主治:肝臟虛寒所致筋急腹滿,脅脹,面色青黃,背膊酸疼,羸瘦無力
出處:《太平聖惠方》
功用:益氣健脾,溫補肝腎,理氣和胃
名稱:草豆蔻丸
組成:草豆蔻、乾薑、肉桂、訶黎勒、炙甘草、白茯苓、人參
用法:1次2-6g,用溫酒送服
主治:脾胃久冷,氣攻心腹,腸鳴脹滿,痰逆噁心等
出處:《普濟方》
功用:溫中益氣,散寒止痛
中藥方劑之J開頭類(二)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