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人體腸道的正常微生物,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能合成多種人體生長發育必須的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B1、B2、B6、B12),維生素K,煙酸、泛酸等,還能利用蛋白質殘渣合成必需胺基酸,如天冬門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和蘇氨酸等,並參與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同時還能促進鐵、鎂、鋅等礦物元素的吸收。這些營養物質對人類的健康有著重要作用,一旦缺少會引起多種疾病。人體腸道內寄生著10萬億個細菌,它們能影響體重和消化能力、抵禦感染和自體免疫疾病的患病風險,還能控制人體對癌症治療藥物的反應。

基本信息

簡介

腸道菌群腸道菌群

人的胃腸道內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稱為腸道菌群。腸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各菌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
腸道菌群,通過各種激素對寄主所消耗的營養物質做出反應,也對寄主的狀態做出反應。它們還能產生用於對人體內系統發出信號的化合物,包括神經遞質(如γ-氨基丁酸)、胺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色氨酸可以被轉換成控制情緒的分子、多巴胺和5-羥色胺)以及其它許多物質。

分類

正常菌群

腸道菌群腸道菌群

正常菌群對人體有益無害,而且是必須的。正常菌群是由相當固定的細菌組成,有規律地定居於身體一些特定部位,成為身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常菌群數量是巨大的,大約為10的14次方左右,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通過個體的適應和自然選擇,正常菌群中不同種類之間,正常菌群與宿主之間,正常菌群、宿主與環境之間,始終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中,形成一個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的系統,因此,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正常菌群對宿主表現不致病。

過路菌群

過路菌群又稱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潛在致病性細菌所組成,來自周圍環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體存留數小時,數天或數周,如果正常菌群發生紊亂,過路菌群可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分布

概述

菌群在腸道的位置分布菌群在腸道的位置分布
人類健康的基礎就是平衡,平衡包括:
營養平衡:每天攝取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抗物質、膳食纖維等。
酸鹼平衡:正常ph值為7.35~7.45,腸道和陰道為酸性。
體溫平衡:正常的體溫一般在36.5攝氏度到37.5攝氏度。
菌群平衡:腸道內的有益菌大於或等於有害菌。
在營養、酸鹼、還是體溫失衡的情況下,首先失衡的必定是菌群失衡。人體中95%左右的細菌存在於腸道,達數十萬億,尤其在大腸中,它們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互相制約、共存的。

腸道菌群分類

腸道菌群分為三大類:
有益菌:對人體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以乳酸菌、雙歧桿菌、酵母菌為代表)。
中性菌:中性菌是偏向數量較多的菌種隊伍,它會隨著身體的狀況變化而變化,細菌屬性也會發生變化。(比如說:如果有益菌的數量大於有害菌時,中性菌會跟隨有益菌的隊伍,它就對身體有益,相反,就會跟隨有害菌的隊伍,就會對身體不利)。
有害菌:容易對身體引起疾病的發生。(最有代表的就是產氣莢膜梭菌) 。

生理功能

腸道菌群腸道菌群
正常菌群有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如菌群之間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體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層菌膜屏障。通過拮抗作用,抑制並排斥過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調整人體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狀態。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產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排毒作用,如雙岐桿菌能使腸道過多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下降到正常水平,減少內毒素的吸收。
4、抗腫瘤作用,能降解、清除體內的致癌因子,激活體內的抗腫瘤細胞因子等。
5、抗衰老作用等。
腸道菌群對人體還有營養作用,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B族維生素非必需胺基酸對人類的毛髮具有重要的作用,當缺少這些營養元素,會導致頭髮脫落或毛髮發黃、發叉,容易折斷等現象。

微生態平衡

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的動態平衡稱為微生態平衡,影響其微生態平衡的因素有外環境因素,也有宿主因素,外環境主要是通過改變宿主的生理功能產生的,如正常菌群,通過產生細菌素,抗生素和其代謝產物,以及爭奪營養,空間爭奪以阻止過路菌群入侵,保持自身的穩定性。生態平衡時,可以保持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如營養、免疫、消化等。生態失調可因慢性病,癌症,手術,輻射感染,抗生素不合理套用等引起。
對腸內微生態失衡者,可以補充益生元,如異麥芽低聚糖,從而增殖雙歧桿菌,或者補充膳食纖維,都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腸道與健康

健康從腸開始消化道系統是人體唯一一條兩頭開放與外環境相通的管道,起從口腔終至肛門,全長8-10米。而腸道是消化器官中最長的管道,是最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是食物的“精細化工廠”。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份全部由消化道加工完成,其中90%的營養由腸道吸收。因此,生命科學家把腸道系統稱為“人體的加油站”和“發動機”。
因為消化道是兩端都與外界相通的“原料精細加工廠”,各種有害微生物很容易長驅直入,寄居於腸腔。據統計,人體中99%的毒素、84%的致病菌是從腸道進入的,近80%的細菌在腸內。因此,消化道又是人體最大的細菌庫。在人的一生中,95%以上感染性或內源性疾病都直接或間接與消化道有關。一旦腸道有病,就可能會引起消化吸收障礙,以及便秘、腹瀉、痤瘡等一系列相關症狀。
腸道不但是消化器官,也是人體中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內部的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及腸道本身的結構和功能可構成強大的生物學屏障及黏膜免疫系統,致使有害菌和病毒很難突破防線進入機體內部,從而提高人體的整體免疫力。
萬病源於腸道糞便可以反映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我們應該捨棄“大便是髒東西”這種傳統觀念,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大便的顏色、氣味、硬度、形狀都可以讓我們從中了解體內的狀況。
1)顏色:像嬰兒般的黃色大便最理想。嬰兒的大便是黃色,大多數的人一到了成年,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經常進食肉類、多脂肪食物,導致大便變成黑色或褐色,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如果飲食得當,隨著年齡的增長,大便也不會變成黑色。
黑色或褐色的大便是一種警訊,但也不必慌慌張張地上醫院,只要儘可能減少辛辣、上火的食物,攝取偏酸性的食物,使大便呈現黃色即可。可是,如果排出來的大便比平常還要黑,或呈紫色,就必須特別注意,有可能是胃或腸出血或其它疾病,這就需要就醫了。
2)氣味:就像大人的大便並非黑色或褐色的一樣,大便臭也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比方嬰兒的大便就有甜酸的氣味,絕對不是臭的。大便氣味中會產生類似糞便惡臭的是吲哚、糞臭素。這是蛋白質被腸內細菌分解所形成的物質。換句話說,如果在飲食方面偏向口味重的,而攝取大量的高蛋白質時,大便就會變得很臭。
大便有時還會發出奇怪的氣味,尤其需要注意由腹瀉便所產生的特殊氣味。比方大便發出一股刺鼻的酸味,可能是腸內異常發酵(即所謂發酵性消化不良)引起的。此外,如果拉出的腹瀉便有一股燒焦味,有可能是小腸機能減低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帶有腥味的焦油狀大便,表示消化系統有出血的情況,而且出血量相當多。 如果從水狀、泥狀的腹瀉便中,產生肉或魚的腐臭味,可能是大量的血液或黏液被分解而排出腸外的緣故。
總之,大便的氣味是檢查腸子健康的測量計。有特殊氣味時,應該特別注意。
3)硬度:決定大便的硬度,是大便中所含的水分比率,普通的大便含有70%~80%的水分。水分超過80%的就是軟便,亦即相當於半膏狀、泥狀的腹瀉便;如果水分高達90%以上,大便就會呈水狀。若是便秘,水分的含量就低於70%,大便呈圓滾狀或堅硬狀類型。
4)形狀:在大便的各種形狀中,基本上便秘時排出的大便是圓滾狀、堅硬狀;腹瀉時排出的大便是半膏狀、泥狀或水狀;健康狀態最佳時,排出的大便是香蕉狀。
健康腸道調養腸道調養的根本途徑,是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就是增殖腸道益生菌數量,通過腸道益生菌的競爭性作用,抑制腸道病菌和病毒的生長。
我們需要每天攝取一定量的優質益生元(比如異麥芽低聚糖),每天15g,堅持2周以上,從而保證腸道益生菌的增殖。除了用異麥芽低聚糖調養腸道,增殖腸道益生菌,抑制病菌病毒生長外,還應注意飲食、作息等日常護理。
(1)飲食注意事項
a.少吃多餐,避免過飽或過飢;
b.吃易消化的,含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稀飯,細麵條,牛奶,軟米飯,豆漿,菜等;
c.為避免大便乾燥,還需常吃些瓊脂,香蕉,蜂蜜等能潤腸的食物;
d.禁吃對潰瘍面有刺激的過酸和過甜的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
(2)注意休息,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想要健康的身體,都應該注意保持規律作息,以保證腸道得到良好的修復。人體會根據生物鐘來修復腸道,而作息和飲食不規律都會影響這個過程,進而影響腸道健康和腸道功能的正常發揮。例如,睡眠時段是腸道的重要修復期。如果晚上進食過多(會加重腸道負擔),或者經常熬夜,都會影響腸道修復。腸道的作用及其對人體健康的意義1.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加油站。人體所需的7大營養素,90%以上均由消化道加工完成。
2.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排污廠。90%以上的毒素由腸道排出體外;人一生平均排出4000公斤以上的糞便。
3.腸道是人體最辛苦的器官。腸道一生平均處理20多噸食品和3萬公升液體。
4.腸道是人體最大的疾病防禦堡壘。腸道可以看做是由口到肛門的一條管子。這個管道是對外界環境開放的,外界的細菌、病毒和毒素,很容易入侵腸道。為了抵禦經口進入的大量致病菌的侵襲,人體70%以上的免疫細胞都位於腸黏膜內,其所含的淋巴細胞數量遠高於其它淋巴組織。
我國腸道健康問題現狀1.據《2012年中國衛生統計摘要》顯示,2008年我國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排名中,胃腸炎和消化性潰瘍分別列第2位和第10位。另外,2008年我國城市醫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中,消化系統疾病列第2位。
2.全國癌症登記結果顯示,我國大腸癌發病率由2003年25/10萬上升到2008年31/10萬,而廣州居民大腸癌發病率竟然突破45/10萬!
3.2011年我國死於癌症的患者中,死於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的患者排在第三位。我國直腸癌發病率在逐年上升的同時,年輕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其中,40-59歲已成為發病最集中的年齡段,而最年輕的患者只有10多歲,30多歲的患者也並不少見。
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慢性便秘(主要是指慢性功能性便秘)患病率為4%-6%;廣東地區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15%-20%;兒童便秘也呈增長趨勢,達到3%-8%。
4.據北京協和醫院消化科某教授介紹,腸易激綜合徵在我國城市的患病率約為10.5%,在歐美國家的患病率為10-20%,是繼感冒之後的第二大常見疾病。在我國,腸易激綜合徵患者在消化專科門診中就診的比例達20%-50%。
影響腸道健康的常見因素1.濫用抗生素和消炎藥。人們在當感冒、咳嗽、拉肚子的時候,經常會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藥。這些藥物在殺滅病菌的同時,也會殺傷腸道中的益生菌,使得腸道菌群失衡(益生菌比例越來越少),影響腸道功能。
2.洗腸通便不當,傷腸毀腸。臨床發現,含大黃、決明子、番瀉葉、蘆薈等成份的通便產品,長期服用會造成電解質紊亂、低血鉀、維生素缺乏、腸道炎症,嚴重的可誘髮結腸黑變等癌前病變和神經源性假性梗阻。
3.清腸減肥不當,腸道受傷。不少女性為了減肥瘦身,經常喝各種清腸減肥茶,但由於產品作用機理“不健康”(如不少減肥茶都含有瀉藥成分,通過強力刺激腸道蠕動,達到“清宿便排腸毒”的目的),長期使用反而導致腸道蠕動功能減弱,以及排便功能失常,以致一旦停用就無法排便,形成惡性循環。
4.食品污染。食物在生產(如水源污染、有毒土壤、種養殖業中的藥物濫用)和製作(如用地溝油烹飪)中的種種污染,都直接危害腸道健康。
5.不良飲食習慣。暴飲暴食、食無定時、高脂高熱、煎炸燒烤、不潔飲食、頻頻應酬喝酒,都會加重腸道負擔,並直接危害腸道健康。
6.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環境中存在各種致病細菌和病毒,由於不注意飲食和個人衛生,很容易進入腸道,影響腸道和人體健康。
7.工作壓力和精神調節。工作或學習壓力過大,情緒緊張、焦慮、壓抑、易怒,容易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致使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慾下降等消化不良症狀。
8.不良生活習慣。頻頻加班、熬夜、不規律作息,容易出現腸道功能紊亂現象和腸道微生態環境失衡,進而造成腸道老化,疾病叢生。
9.其他原因。如吸菸、喝酒、缺乏運動,都會影響腸道健康。

人體微生態系統

人體微生態系統包括口腔、皮膚、泌尿、胃腸道四個微生態系統。以腸道微生態系統最為主要、最為複雜。據估計,人體內的微生物總重量約為l271克,其中腸道1000克、皮膚200克、肺20克、口腔20克、其他部位31克,腸道微生物量占人體總微生物量的78%。
另據統計,人體腸道內大約存活著100萬億個細菌。這些數目龐大的細菌,根據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可以分為三種: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和中性菌。正如大多數人知道的,雙歧桿菌、乳酸菌等都屬於人體有益菌。而腸道菌群狀況是隨著年齡變化的,經研究發現,體內益生菌占總菌數的比率有逐年降低的趨勢:嬰兒時期高達99%;青少年時期保持在40%左右;中年時期降至10%,開始出現體衰多病的跡象;60歲以後僅存1%~5%,頻頻發生嚴重疾患。
腸道中的有益菌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反映一個人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在世界著名長壽之鄉日本山梨縣和中國的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科學家對長壽老人進行糞便菌群研究後,發現長壽老人腸道菌群結構接近於年輕人。當地人長壽的原因,除了氣候環境和生活方式之外,還有就是他們的腸道有足夠多的有益菌。因此,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尤其是維持腸道益生菌的數量,是保證整個人體健康的關鍵。

益生菌

益生菌,源於希臘語“對生命有益的細菌”。益生菌通常是定植於人體腸道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1994年在德國召開的國際微生態學術討論會上,將益生菌定義為:“益生菌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組分和產物的活菌製品,經口或經由其它黏膜途徑投入,旨在改善黏膜表面處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機制”。
通俗來說,益生菌就是對人體有益的細菌。人體、動物體內有益的細菌或真菌主要有:雙歧桿菌、乳酸菌、酪酸梭菌、嗜酸乳桿菌、酵母菌等。

益生元

益生元是這樣一種物質:它是一種膳食補充劑,通過選擇性的刺激一種或幾種細菌的生長與活性,而對寄主產生有益的影響,從而改善寄主健康。
對人體來說,優質的益生元,在通過消化道時,大部分不被人體消化,而是被腸道菌群吸收。最重要的是,它只是增殖對人體有益的菌群(益生菌),而不是增殖對人體有潛在致病性或腐敗活性的有害菌。
通俗來說,益生元就是人體益生菌的“養料”。例如,立健的有效成分是異麥芽低聚糖,這就是一種優質的益生元。

和便秘的關係

一個健康的腸道是和裡面有益的腸道菌群密不可分的。在健康條件下,腸內菌群中的有益菌占優勢,其代表如雙歧桿菌、乳桿菌等。

正常糞便含有70—80%的水份,這些水份的保持就得益於腸內菌群的附著和存在。所以維持身體的健康,保持腸內有益菌占優勢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在腸道中沒有腸道菌群(比如吃了抗生素把腸道菌群大部分都殺死了),糞便中也就沒有了菌群和水份的完美結合,糞便又乾又硬,便秘就在所難免了。

分布

健康人的胃腸道內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稱為腸道菌群。在人類胃腸道內的細菌可構成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生態系統,一個人結腸內就有400個以上的菌種。
從口腔進入胃的細菌絕大多數被胃酸殺滅,剩下的主要是革蘭氏陽性需氧菌。胃內細菌濃度<103CFU/ML(CFU即colonyformingunit菌落形成單位)。
小腸菌全的構成介於胃和結腸之間。近端小腸的菌叢與胃內相近,但常能分離出大腸桿菌和厭氧菌。在遠段迴腸,厭氧之間。
近端小腸的菌叢與胃內相近,但常能分離出大腸桿菌和厭氧菌。
如果腸內正常菌群占優,腸內黏膜呈現粉紅色,表示腸內環境相當良好。
1、吸收水分,糞便較軟,較易排泄
在胃部分解消化的食物,經由小腸吸收營養後,成為粘稠狀物體送至大腸。然後再經過18小時將水分及礦物質吸收,就變成容易排泄的糞便。腸道內環境良好時,糞便的軟硬適中,排便會較為順利。
2、緩和的蠕動,能順利將糞便排出
藉由腸的蠕動,將糞便緩慢的推送至肛門。如果蠕動過快或太慢,都將影響糞便的構成,導致便秘或者腹瀉。而如果腸內乾淨,則蠕動的速度就相當的有規律,糞便可順利排出。
3、有助維他命的合成
比菲德氏菌等好菌能維護肌膚的健康,並具有合成有助熱量產生的維他命B1、B2及B6等,以及與止血、骨骼形成有關的維他命K等之功用。健康的腸道,好菌會不斷繁殖,維他命的合成也可順利進行。
4、迅速排出有害物質
健康的腸道並非完全沒有壞菌的存在,有害物質多少會產生。當然還包括,吃進體內的食品化學添加物,或是無法成為營養成分的物質。只要腸內環境良好,這些物質在開始危害身體前就被排出體外。
5、避免病原菌的侵害
比菲德氏菌等好菌可以刺激並提高身體的免疫機能。而且易引起食物中毒等病原菌因具怕酸特質,所以像是含有好菌的乳酸飲料或健康食品等,都可抑制病原菌在腸內繁殖。
過路菌群(外籍菌群)
如果過路菌群“勝利”了,腸內黏膜粗糙,血液不流通而呈暗紅色。
1、排泄不順暢,腸內囤積糞便
為幫助排便,糞便的軟硬程度要適中,但不健康的腸則因膳食纖維的不足,導致糞便囤積大腸,無法順利排泄;又或者是因壞菌的繁殖引起細菌感染,而產生腹瀉的發生。
2、蠕動過快或太慢
腸不健康,可能會影響腸的蠕動速度過快或太慢,妨礙糞便順利排出。糞便更會因此變太硬或太稀,最終導致便秘,腸道中過路菌群更因此加速繁殖,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3、產生有害物質
不健康的腸道是壞菌繁殖的絕佳場所,大量的壞菌會導致阿摩尼亞,硫化水素及糞臭素等有害物質的產生。這些物質不但是惡臭屁的來源,更會加速腸壁的老化,產生導致癌症的物質,成為大腸癌的發病根源。
4、再次地吸收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有害物質不會乖乖地待在腸內,它會隨著腸的吸收而跟著血液循環全身,引起疲倦、肌膚乾燥、頭痛、嘔吐等身體不適。會發生惡臭的物質更會經由血液,透過嘴巴或身體而散發出來。
5、病原體容易侵入
不健康的腸內,乳酸菌等好菌的量會變少,腸內呈鹼性。另外,因壞菌所產生的有害物質使腸壁所具有的免疫功能下降,導致腸內殺菌作用變弱,細菌或病原菌更容易侵入。

最新研究

法國魯昂大學的研究人員2012年12月研究發現,胃腸道細菌具有控制寄主的食慾的作用。此項研究的研究報告發表在了最新一期的《細菌學》雜誌上。
此項研究的負責人維克•諾里斯(VicNorris)說:細菌能夠合成神經內分泌激素,這使我們認為腸道內細菌由一個群落組成,在該群落內形成的一個微生物器官能夠與哺乳動物體內支配胃腸道的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相互作用。支配胃腸道的神經系統被稱為“腸道神經系統”,它包含大約5億個神經元。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細菌通過影響它們寄主的信號通路可能引發癌症、代謝綜合徵、甲狀腺病變等疾病。而根據最新的這項研究,它們甚至通過影響多巴胺和肽類來控制寄主的食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