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穿檢查(腰椎穿刺)

蛛網膜下腔出血腰穿腦脊液呈均勻血性,是本病的特點,也是確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方法,比頭顱CT掃描更可靠。 (2)損傷性出血與腦脊液混合不均勻,流出之腦脊液的顏色由深變淺,而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腦脊液呈均勻血性。 (3)若出血量多,血液自行凝固為損傷性出血,而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無凝血現象。

腦血管病人為什麼要作腰穿檢查?

腰穿又叫腰椎穿刺,就是通過腰椎間隙穿刺測定顱內壓,並取出腦脊液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在CT問世以前,診斷腦血管病,腰穿基本上是要進行的,自CT檢查廣泛套用以來,雖然腰穿檢查相對的少了一些,但CT檢查仍不能完全代替腰穿檢查。有些腦血管病還必須通過腰穿檢查,才能診斷和鑑別診斷。當患者出現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症狀時,究竟是蛛網膜下腔出血,還是腦膜炎呢?要進行鑑別診斷,CT檢查就無能為力了,而腰穿檢查卻能一目了然。同時,如果確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在腰穿時放出5~10毫升腦脊液,還有一定的治療效果,除可減輕頭痛外,還能避免蛛網膜下腔粘連的後遺症。另外,腰穿還有直接測定顱內壓,化驗檢查腦脊液成分等作用。
腰穿檢查儘管在臨床上仍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目前仍有一些患者和家屬對作腰穿有恐懼心理,主要是擔心腰穿會損傷脊髓和影響健康。實際上,這些擔心都是不必要的。因為脊髓在椎管內有一定的長度。上端在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接,下端在平第1腰椎下緣時呈圓錐狀,稱為脊髓圓椎,分出很多馬尾樣神經叫做馬尾。成人在第1腰椎以下已無脊髓,而是一個較寬大的腦脊液池,裡面浮動著許多馬尾神經。腰穿檢查常取3~4或4~5腰椎間隙進行,這樣就不會損傷脊髓神經。再者腦脊液中除含有少量的糖、氯化物、蛋白和白細胞外,大部分是水,而且循環得很快。成人腦脊液總量為120~150毫升,其產生的速度24小時為400~500毫升,每天更新4~5次,也就是說腦脊液不斷產生,不斷吸收,經常處於不斷更新狀態,以保持動態平衡。所以,腰穿時取出2~4毫升腦脊液,10分鐘即可補足,對身體不會產生影響。因此,如果病情需要作腰穿檢查時,病人和家屬應和醫生很好地配合。

腦血管病人腦脊液有何特點?

不同類型的腦血管病,其腦脊液有不同的特點,因此,作腰穿檢查腦脊液,對診斷、鑑別診斷、觀察病情轉歸及指導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蛛網膜下腔出血腰穿腦脊液呈均勻血性,是本病的特點,也是確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方法,比頭顱CT掃描更可靠。CT檢查陽性者不必作腰穿可確診,但CT陰性者仍需作腰穿協助診斷。出血少者,腦脊液可呈混濁狀態。出血量多則呈粉紅色或鮮紅色。當紅細胞破壞後,腦脊液呈紅褐色,以後呈棕黃色。蛋白質增高決定於出血的多少。出血量大,蛋白質增高明顯,血糖增高時,腦脊液的糖也增高。很多病例腦脊液壓力增高,一般多升高至200~300毫米水柱,有時可高達500毫米水柱,2~3周后恢復正常。
腦出血病人的腦脊液,在發病後6小時,80%以上腦實質出血均破入腦室。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脊液呈血性,一周后變為橙黃色或淡黃色,2~3周后腦脊液才轉為清亮無色。腦出血後因腦內血腫形成,血腫周圍的腦組織水腫及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等原因,而造成顱內壓增高,腦脊液壓力可達200毫米水柱以上,同時,由於腦脊液中混入了大量的血液,蛋白明顯增高,偶爾可高達1~2克%。
腦梗塞患者發病後進行腰穿檢查,腦脊液壓力、細胞數、蛋白均在正常範圍。腦脊液通常透明無色,這是重要的鑑別點。但是嚴重腦梗塞,如果在病灶軟化之前血液再通,則可發生出血性腦梗塞,腦脊液可能為血性或黃色,腦脊液中亦可出現多形核細胞增多,這種情況一般在發病24小時以後,3~4天達最高峰,尤其是腦表面的梗塞更易見到。因此,腦出血病人過早檢查,血液未進入蛛網膜下腔,腦脊液可能無血;腦梗塞病人過遲檢查可能有血,這些都是應該注意的。

腰穿腦脊液為血性如何與穿刺損傷相鑑別?

當腰穿發現腦脊液含血時,應該鑑別是損傷性出血,還是由於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所造成,其方法是:
(1)損傷性出血多由於腰穿不順利,損傷了局部血管所致。若腰穿順利,無損傷,為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2)損傷性出血與腦脊液混合不均勻,流出之腦脊液的顏色由深變淺,而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腦脊液呈均勻血性。
(3)若出血量多,血液自行凝固為損傷性出血,而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無凝血現象。
(4)損傷性出血經離心或靜置後,上層液體無色;若是黃色即為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5)將腦脊液收集在三個試管中,如果血色逐漸變清即為創傷所致;如果三管均勻血性,則為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6)顯微鏡檢查 紅細胞新鮮而完整者,為損傷引起的出血;若紅細胞為皺縮和破碎者,說明是陳舊性出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