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菊科(Compositae)腫柄菊屬。一年生或多年生小灌木狀草本。又名假向日葵、金光菊、臭菊。一種含鉀豐富的綠肥作物。主根粗壯,入土深100厘米以上,側根發達。莖高2~5米,叢生,多分枝。單葉互生,葉片掌狀深裂,被白色茸毛,葉柄較長。頭狀花序頂生,著花11~15朵,金黃色。瘦果狹長似箭狀,黑褐色。種子千粒重5~6克(見圖)。 腫柄菊生長快、耐瘠、耐旱、不耐霜凍,強酸性的紅壤荒閒地、砂土以及粘土均可生長。一般用種子育苗移栽或在春季扦插繁殖。行距60~100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株高1米以上即可刈割,第一年可刈割1~2次,以後每年刈割4~5次。 風乾莖、 葉中約含氧化鉀4~5%。因有臭味,不能兼作飼料。
形態特徵
主根粗大,深1m以下;莖直立叢生,幼嫩時密被短柔毛,生長一年的株高2-3m,粗1.5-2.5cm,生長多年的高3m以上,莖節處稍微凸起;單葉互生,掌狀,邊緣有細鋸齒,正反兩面均有短柔毛,葉柄長頭狀花序頂生,花舌狀或管狀,黃色,總苞片四層,呈覆瓦狀排列,花托凸起,錐形,瘦果長橢圓形,扁平似箭狀,黑褐色,種子千粒重5-6g。
生物學特徵及發生消長規律
一年生或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廣東及雲南常逸生為路埂雜草,生於路邊和荒地。花期6~9月。耐瘠、耐旱、耐酸及抗病蟲能力較強;砂土或粘土均能生長;耐濕和耐寒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