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
漢語拼音pishenshuangbuwan
英文名Pishenshuangbupills
用藥分類
內科用藥;虛症類藥
作用類別
本品為虛證類非處方藥藥品。
藥物組成
黨參60g,熟地黃80g,山茱萸(酒蒸)60g,澤瀉(鹽制)60g,茯苓80g,牡丹皮60g,山藥(麩炒)60g,黃芪(蜜炙)40g,甘草(蜜炙)20g,當歸40g,川芎20g,白芍(炒)20g,蓮子(去心)40g,枸杞子40g,白朮(土炒)40g,肉桂(去粗皮)20g,麥冬20g,薏苡仁40g,芡實40g,牛膝40g,陳皮40g,白扁豆30g,五味子(酒蒸)20g。
性狀
本品為棕黑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先甘後苦。
功效
健脾開胃,補益肝腎。
主治
脾腎雙虧,氣陰兩虛,面黃肌瘦,食欲不振。
劑型
丸劑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丸,日2次。
用藥禁忌
1.忌油膩食物。
2.外感或實熱內盛者不宜服用。
3.本品宜飯前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2周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6.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7.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8.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9.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製備方法
以上二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110g製成大蜜丸,即得。 規格9g/丸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8頁)。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聯結乳管直徑12-15μm,管中及周圍有細小的油滴狀物及顆粒。薄壁細胞灰棕色或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一棕色核狀物。果皮表皮細胞黃橙色,表面觀呈多角形,垂周壁略呈連珠狀增厚,胞腔內含淡黃色物。無色不規則分枝狀團塊易見,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草酸鈣針晶粗長,長140-240μm。纖維周圍薄壁細胞多含草酸鈣方晶,方晶直徑可達24μm。柵狀細胞白色或棕色,長約110μm,表面觀呈多角形,直徑為10μm,壁厚約3μm;種皮支持細胞一列,側面觀呈啞鈴狀。草酸鈣砂晶散在於無色薄壁細胞中。草酸鈣針晶束20-50μm,散在或存在於粘液細胞中。纖維長梭狀,單個散在,直徑29-48μm,壁極厚,孔溝不明顯。種皮石細胞成片,甚大,表面觀呈不規則長多角形,垂周壁波狀彎曲,厚約11μm,孔溝不明顯。種皮細胞淡黃棕色,成片,表面觀呈不規則的多角形,直徑約32μm;孔溝細密,胞腔內含棕色物。
處方來源
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標準1995年
標準號
WS3-B-2049-95
OTC分類第二批OTC
中藥方劑之P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