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膿止痛膏

排膿止痛膏,中醫藥方,具有排膿止痛的功效,用於一切癰疽發背,潰後日夜疼痛。

正文

排膿止痛膏

來源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三。

組成

油500克 ,當歸45克 ,白芷30克 ,桂心23克 ,芎藭30克 ,藁本30克 ,細辛23克 ,密陀僧30克(細研) ,黃丹90克, 麝香7.5克(細研) ,鹿角膠45克, 蠟23克 ,硃砂30克(細研) ,鹽花30克, 膩粉23克 ,乳香23克

用法

先取油,安鐺內,煉沸;當歸等六味細銼,下入油中,煎白芷至赤焦色,綿濾去滓,淨拭鐺中油,都安於鐺中,依前饅火熬,下蠟及黃丹,不住手以柳木篦攪,候色黑,次下密陀僧、鹿角膠、鹽花;次下膩粉;次下乳香;次下硃砂、麝香等。慢火熬攪,候藥黑、光,即滴入水內,如硬軟得所,藥成,入鈔鑼中待凝冷,即於淨地上安一宿,以物蓋,出火毒。每次用故帛攤貼,日換二次。

主治

一切癰疽發背,潰後日夜疼痛。

方劑功效

排膿止痛。

製備方法

上件藥,先取油,安鐺內,煉沸;當歸等6味細銼,下入油中,煎白芷赤焦色,綿濾去滓,淨拭鐺中油,卻安入鐺中;依前慢火熬,下蠟並黃丹,不住手以柳木蓖攪,候色黑,次下密陀僧、鹿角膠、鹽花,次下膩粉,次下乳香,次下硃砂、麝香等,慢火熬攪,候藥黑光,即滴入水內,如硬軟得所,藥成,入鈔鑼中待凝冷,即於淨地上安1宿,以物蓋,出火毒。

中藥方劑之P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