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生鐵角蕨
Asplenium indicum植物特徵
植株高20-4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4-7毫米,基部寬0.5-1毫米,先端鑽狀,棕褐色,有虹色光澤,薄膜質,全緣。葉簇生;葉柄長10-20厘米,粗1.5-2.5毫米,灰綠色或灰禾稈色,上面有縱溝,疏被紅棕色狹披針形小鱗片(基部不呈流蘇狀),老則近光禿;葉片闊披針形,長12-30厘米,寬4-7厘米,頂部漸尖,一回羽狀;羽片8-20對,互生或下部的對生,近平展,有短柄(長2-3毫米),各對羽片幾以等寬分開,下部數對不變短或略變短,中部的長2-3.5厘米,基部寬1-1.3厘米,菱形或菱狀披針形,通直或多少呈鐮刀狀,漸尖頭,基部極不對稱,上側截形,有顯著的耳狀突起,下側斜切而呈長楔形(基部1/4-1/3切去),邊緣有不規則的片裂,裂片頂部有鈍齒牙。葉脈兩面均明顯,隆起呈溝脊狀,側脈二回二叉,間有二叉,基部上側一至二脈常為多回二叉,極斜向上,彼此密接,不達葉邊。葉近革質,乾後草綠色,兩面均呈溝脊狀,幼時在羽片下面及羽片柄上均略被褐棕色的狹披針形鱗片,以後逐漸脫落;葉軸禾稈色或下面為灰栗色,疏被紅棕色纖維狀小鱗片,上面有淺縱溝,在羽片的腋間往往有1枚被鱗片的芽胞,並能在母株上萌發。孢子囊群線形,長4-8毫米,成熟時為褐棕色,極斜向上,彼此密接,自主脈向外行,幾達葉邊,在羽片上部的緊靠主脈,幾與主脈平行,在主脈兩側各排成整齊的一行,在中部以下的為不整齊的多列;囊群蓋線形,灰棕色,膜質,全緣,生於小脈上側的開向主脈,生於下側的開向葉邊,宿存。染色體2n=144。地理分布
產甘肅東南部(文縣、康縣)、浙江(昌化)、江西(武功山、井岡山、龍南、廣昌)、福建(崇安、建陽)、台灣、湖南(莽山、黔陽、新寧)、廣東(樂昌、曲江區、梅縣區、饒平、惠陽區)、廣西(隆林、龍勝、興安、象縣、羅城、瑤山)、四川(天全、洪溪、雷波、大相嶺、峨眉山)、貴州(獨山、印江)、雲南(瀾滄、漾濞、貢山、鶴慶、麗江、雙柏、武定、永江、鎮康、屏邊、蒙自、景東、開遠、孟連、文山)、西藏(波密)。生密林下潮濕岩石上或樹幹上,海拔600-2 700米。尼泊爾、錫金、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產地:印度。藥用價值
【藥 名】:胎生鐵角蕨【拼 音】:TAISHENGTIEJIAOJUE
【來 源】:為蕨類植物藥鐵角蕨科植物胎生鐵角蕨的全草。
【功 效】:舒筋通絡、活血化瘀。
【主 治】:治肝、腎不足所致腰膝酸軟、筋骨疼痛。
【性味歸經】:淡、微澀,涼。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2克,水煎服。外用:搗敷或研末。
【原形態】 植株高20-40cm。根莖短粗,直立或斜升,密被紅棕色、篩孔細密的鑽狀披針形鱗片,全緣。葉簇生;葉柄長6-20cm,禾稈色,基部被鱗片,向上漸疏,並有縱溝;葉片近革質,無毛,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12-30cm,寬4-7cm,頂部漸尖並為羽裂,基部不縮狹,幼時下面有少數狹披針形鱗片,後則脫落,一回羽狀;羽片17-25對,互生,略斜向上,菱狀披針形,中部的較大,長3-4cm,寬1-1.5cm,先端漸尖,基部不對稱,上側呈耳狀,邊緣淺裂至深裂;裂片長圓形至舌形,先端有3-6個鈍齒;葉脈羽狀,上面隆起,側脈二叉;葉軸往往疏生纖維狀鱗片,上部羽片腋間常有1個鱗片的芽胞,行無性繁殖。孢子囊群線形,背生於小脈上側分叉的中部,靠近中脈;囊群蓋線形,膜質,全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附生於海拔800-1100m的密林中樹幹或濕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江蘇除外),東到台灣,北至甘肅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