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膜連鐵角蕨](/img/9/5ea/nBnauM3X1MTO2QTO0EjNxEjNwMTMwAzMzQTOwADMwAzMxAzLxY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種拉丁名:AspleniumtenerumForst.
科中文名:鐵角蕨科
科拉丁名:Aspleniaceae
屬中文名:鐵角蕨屬
屬拉丁名:Asplenium
國內分布:海南、台灣
中國植物志:4(2):120
形態特徵
植株高30-6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粗約8毫米,木質,先端密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栗褐色,邊緣有紅棕色的狹邊,近全緣,薄紙質。葉簇生;葉柄長12-30厘米,粗約2毫米,淡禾稈色,上面有縱溝,基部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下部略被棕色的星狀小鱗片,向上光滑;葉片闊披針形,長20-38厘米,寬7-10厘米,頂部短尾狀,一回羽狀(由於裂片彼此膜連);羽片15-23對,下部的對生,向上互生,平展,有短柄(長約2毫米),各對羽片相距1.6-2厘米,彼此疏離,下部羽片幾不縮短,長3-5厘米,基部寬1-1.5厘米,橢圓披針形,急尖頭或鈍頭,基部極不對稱,上側近截形,下側強度斜切而為長楔形,邊緣有整齊的粗鈍鋸齒。葉脈兩面均明顯,羽狀,小脈下面顯著隆起,單一,基部上側一脈則為二至三叉,略斜向上,通直,伸入鋸齒先端,但不達葉邊。葉近肉質,乾後灰綠色;葉軸淡禾稈色,光滑,上有闊縱溝,頂部兩側有狹翅。孢子囊群線形,長約3毫米,略斜向上,生於小脈上側,位於主脈與葉邊之間,但不達主脈和鋸齒基部;囊群蓋線形,灰棕色,後變褐棕色,全緣,開向主脈。生長習性
生密林下石上,海拔400米
產地分布
海南(陵水、瓊中、樂東、白沙)、台灣(烏來山)、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沖繩)、玻里尼西亞、斐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