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26坦克

美國M26坦克

M26坦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裝備美國陸軍,專為對付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而設計,美國人於1943年4月開始改造搭載90毫米炮的T26新型重型坦克。美國M26坦克是1945年開始裝備部隊的,它標誌著美國坦克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的開始,沿著這一新的發展方向最後誕生了20世紀60年代的M60系列主戰坦克。M26“潘興”由於服役晚,在二戰中未發揮其作用,真正的活躍表現卻是在韓戰與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較量中。

開發背景

美國M26坦克美國M26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曾以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數量優勢來對付德國坦克的質量優勢,但美國人並不甘心坦克技術上的劣勢,於1942年,即研製出第一輛重型坦克T1E2,後來在該坦克的基礎上又發展成M6重型坦克。該坦克的性能雖然優於德國黑豹坦克,但卻趕不上德國虎式坦克。為了改變M6重型坦克的劣勢,美國發展了兩種坦克,一種是T25,一種T26。這兩種坦克都採用新型的T7式90mm火炮。其中T26得到了優先發展,其試驗型有T26E1、T26E2和T26E3三種型號。其中T26E1為實驗型;T26E2裝一門105mm榴彈炮,後來又發展為M45中型坦克;T26E3在歐洲通過了實戰的考驗,於1945年1月定型生產,稱為M26重型坦克,又稱“潘興”(約翰.J.潘興是一戰時美軍坦克部隊的創始人)。該坦克開始時是作為重型坦克定型的,到了1946年5月改劃為中型坦克類。

M26坦克共生產2428輛,首批裝備了美國陸軍第1集團軍屬第3和第9裝甲師。該坦克雖然沒有來得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作用,但在1950年的侵朝戰爭中曾大量使用。

機械結構

美國M26坦克美國M26坦克
M26坦克為傳統的炮塔式坦克,車內由前至後分為駕駛室、戰鬥室和發動機室。該車有乘員5人:車長、炮手、裝填手、駕駛員和副駕駛員。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左側,副駕駛員(兼前機槍手)位於右側,他們的上方各有一扇可向外開啟的艙門,門上有一具潛望鏡。炮塔位於車體中部稍靠前,為了使火炮身管保持平衡,炮塔尾部向後突出。車長在炮塔內右側,炮手和裝填手在左側。指揮塔位於炮塔頂部右側。炮塔頂部裝有一挺高射機槍,炮塔正面中央裝有一門火炮,火炮左側有一挺並列機槍

“潘興”裝載的發動機是由福特公司開發的GAF型V形8缸液冷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為368千瓦,在轉速2600r/min時,功率為500hp。該發動機的可靠性得到很高評價,被認為是裝甲車的標準發動機,發動機因採用一種新型雙室汽化器而降低了高度。其公路速度為48.3千米/小時,越野速度也達到20千米/小時以上。公路行程達到200千米,“潘興”的機動能力較德國“虎王”強很多。

傳動裝置為液力機械式,主動輪在後,誘導輪在前,安裝有液力變矩器,因而在一定範圍內可以自動變矩,減少換檔次數,從而可減輕駕駛員的工作。行星變速箱只有3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操縱裝置採用了一根既能變速又能轉向的操縱桿,故容易操縱。行動裝置採用獨立扭桿懸掛裝置和液壓減振器,第1、2、4和6負重輪處均裝有減振器。第1負重輪平衡肘和誘導輪曲臂之間裝有補償機構,用以自動調整履帶鬆緊度。其動力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傳動裝置由行星減速器、液力變矩器、行星變速箱、雙差速轉向機構和單級齒輪式側減速器等組成。傳動裝置的部件(側減速器除外)都裝在一個箱體內,該箱體與發動機曲軸箱固定在一起。行動裝置每側面有6個雙輪緣負重輪和5個托帶輪,履帶裙板由4小塊組成,僅遮住托帶輪的上部。履帶為金屬-橡膠結構,履頻寬為609mm或584mm。M26坦克的車體為焊接結構,其側面、頂部和底部都是軋制鋼板的,而前面、後面及炮塔則是鑄造的。車體前上裝甲板厚120mm,前下裝甲板厚76mm;側裝甲板前部厚76mm,後部厚51mm;後面上裝甲板厚51mm,下裝甲板厚19mm。炮塔前裝甲板厚102mm,側面和後部裝甲板厚76mm,防盾厚114mm。車內設有專用加溫器,供駕駛室和戰鬥室的乘員取暖。

武器性能

美國M26坦克美國M26坦克
“潘興”T26E3的主炮為90毫米M3型坦克炮,T26E4為90毫米T15E2型坦克炮。兩者都是美軍90毫米高射炮的改造產物,這與德國坦克炮發展思路相似,起因無非是高射炮具有與坦克炮同樣的高初速特徵。M3炮身長50倍口徑,T15E2炮身長70倍口徑。如同德國的“虎”式裝載56倍口徑的KwK36,而“虎王”裝載71倍口徑的KwK43,“潘興”火炮配用曳光被帽穿甲彈、曳光高速穿甲彈曳光穿甲彈曳光榴彈。彈藥基數70發。其中被帽穿甲彈的彈丸重11kg,在914m距離上的穿甲厚度為122mm,在1829m距離上的穿甲厚度為106mm。高速穿甲彈的彈丸重7.6kg。914m距離上的穿甲厚度為199mm,1829m距離上的穿甲厚度為156mm。火炮射速為8發/分。比較雙方的攻擊力,若“虎”式KwK43和“潘興”的M3都使用通常的穿甲彈的話,KwK43處於優勢;都使用高速穿甲彈則不相上下。KwK43和T15E2相比,若都使用通常的穿甲彈,KwK43處於優勢,使用高速穿甲彈則T15E2處於優勢,但高速穿甲彈的彈芯需要金屬做原材料,德國無此礦產,所以很少配發部隊。但美軍卻大量裝備,並特彆強調:如果遇到德國的重型坦克,應大量使用高速穿甲彈火控裝置包括炮塔的液壓驅動裝置和手操縱方向機、觀瞄裝置、象限儀和方位儀等。炮塔可由炮長或車長操縱,當車長發現重要目標需直接操縱炮塔時,炮長的操縱裝置便自動切斷。

火炮的方向射界為360度,炮塔旋轉360°需17秒,高低射界為-10度到+20度,而德國“虎王”的炮塔在液壓驅動下旋轉360°需要19秒,火炮俯仰角度範圍為-8°-17°。瞄準裝置有兩種:一種是供直接射擊用的潛望式瞄準鏡和望遠式瞄準鏡;另一種是供間接射擊用的方位儀和象限儀,與攻擊力相關的還有瞄準鏡的性能。德國“虎王”的瞄準器是TZF9d型,倍率為3-6倍,有效距離3000米。M26“潘興”的瞄準鏡採用M70F或M71C,其中M70F為1.44-6倍,M71C為5-8倍。另外,“潘興”還裝備了M19方位角度指示器、M1象限儀和M9高低儀。後期生產的M26坦克上還裝有火炮穩定器。輔助武器是一挺12.7mm高射機槍和2挺7.62mm機槍,其中一挺是並列機槍,另一挺是前機槍。12.7mm機槍的彈藥基數為550發,7.62mm機槍的彈藥基數為5000發。

改進型號

美國M26坦克美國M26坦克
M26坦克有M26A1M26E1M26E2幾種改進型車。其中,A1型和E1型,在火炮身管上有一些改進,變化最大的當屬E2型。為了彌補M26坦克動力性能上的不足,美國軍方從1948年起便制定了M26坦克提高機動性的計畫,這便是M26E2坦克的由來。M26E2型上,換裝了黎里達茵一大陸公司研製的AV-1790-1型V型12缸風冷汽油機(最大功率達到810馬力)和底特律公司生產的CD850-3型變速箱。資深的坦克迷都知道,A代表是空氣冷卻(風冷),v表示V型氣缸排列,而1790則表示氣缸排量為1790立方英寸。正是AV-1790和CD850,奠定了二戰後美國坦克動力裝置和傳動裝置的基礎。

1948年春天,底特律工廠開始試製改裝車,到5月份完成,並作為T40坦克生產了10輛試製坦克。經阿伯丁試驗場試驗和進一步改進後,1948年7月正式定型為M46中型坦克。由此看來,說M46坦克是M26坦克的改進型,也是滿合適的。在外觀上,除了動力艙上部的形狀有所不同外,其他的差別很小。這樣,新生產的800輛M46坦克,加上由M26改裝的1215輛,M46坦克的總生產量在2000輛以上。一段時間內,成為美軍在朝鮮作戰坦克的主力。

M46和M26的主要區別是火炮、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不同。火炮是1門M3A1型90毫米加農炮,帶有引射排煙裝置,但取消了火炮穩定器。發動機為“大陸”AV-1790-5型V形12缸風冷汽油機,在轉速2600轉/分時功率為595千瓦。由於該發動機兩排氣缸的夾角為90度,因而高度降低,給風扇提供了安裝位置,進而保障了冷卻的可靠性。此外,發動機還採用了兩套獨立的點火與供給系統,保證了發動機的可靠性。傳動裝置為“阿里遜”CD-850-4型液力機械傳動裝置,由於採用了液力變矩器和雙功率流轉向機構,使坦克起步平穩,加速性能好,操縱輕便。操縱裝置是單桿式的,無論變速或轉向,均使用1根操縱桿,同時操縱裝置是複式的,駕駛員或其助手均可操縱。行動裝置與M26坦克的基本相同,在主動輪和後負重輪之間裝有1個履帶張緊輪。另外,在前負重輪處增加了2個減振器。

M26坦克的變型車主要有M44裝甲輸送車,戰鬥全重22.2噸,乘員4人,載員25人。車體前部為駕駛-動力部分,中部和後部為載員部分。發動機為“大陸”風冷汽油機,功率352.8千瓦。傳動裝置和行動裝置的結構與M26坦克的基本相同,但動力傳動裝置和主動輪都在前部。車體頂部的機槍架上裝有1挺M2HB型12.7毫米高射機槍。車體後部有尾門,兩側也有出入門。此外,在車體頂部和側面開有帶裝甲蓋的射擊孔。裝甲厚度明顯減薄,車體的前面、後面、側面、頂部和底部的裝甲厚度均為16毫米。該裝甲輸送車於1945年開始生產並裝備部隊,它是美軍第一種全封閉式裝甲輸送車,主要用來輸送兵員,曾在朝鮮戰場上使用過。

戰爭檢驗

美國M26坦克美國M26坦克
M26重型坦克裝備美軍後,曾於1945年初拿到西歐戰場,參加了進攻德國的最後戰鬥。在1945年的一次戰鬥中,曾創造了1輛“潘興”坦克擊毀1輛“虎”式坦克和2輛Ⅳ型坦克的記錄,表現不俗。不過,參戰的M26坦克只有二三十輛,從總體上講發揮的作用並不大。

在朝鮮戰場上,M26/M46坦克一度是唱主角的。到了韓戰後期,以M46坦克為主。在韓國釜山港上岸的M46坦克,一律在車體和炮塔的正面噴塗上了張牙舞爪的老虎的圖案,意在恫嚇中朝人民軍隊,氣焰十分囂張。最早海運到釜山港的M46坦克是1950年8月7日運到的,隸屬於美軍第3裝甲師第6坦克營。這批M46坦克機動性較好,比較適於朝鮮西部和南部的地形,一度從釜山打到朝鮮首都平壤附近,十分活躍。不過,M26/M46坦克既是鐵老虎,也是紙老虎。在1953年的夏季反擊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坦克4團的215號T-34坦克,曾創造了腳踏車擊毀4輛M26坦克的記錄,獲得了“特等功臣車”的稱號。這輛英雄的215號坦克,至今仍珍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中。韓戰停戰後,美軍的M46坦克一直用到20世紀60年代。

性能數據

美國M26坦克美國M26坦克
戰鬥全重:41900kg
車長:8.65m
車寬:3.51m
車高:2.78m
引擎:FordGAF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40/n.a.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61/n.a.km
乘員:5人
火力裝備:90mmGunM3(T7);2x.30caliberMGM1919A4
彈藥90mm:70發;30:5000發
裝甲:13-114mm
爬坡度:31度
通過垂直牆高:1.17m
越壕寬:2.44m
涉水深:1.22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