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式買官賣官

美國式買官賣官

美國式買官賣官,在美國,“買官賣官”通過政治捐款的形式合法化了。在美國,州長賣官其實並不奇怪。權錢交易在政壇就像人餓了要吃飯一樣正常,只要你不天天要求山珍海味就不會出事。

美國式買官賣官,在美國,“買官賣官”通過政治捐款的形式合法化了。有錢的直接捐錢,沒錢的幫助籌錢,就能在政府中掙到個官職。衡量一個人能力的重要標準就是看其籌款能力。在很多捐款人甚至官員看來,他們是按行規辦事,捐款有零有整,職位分配也是根據比例計算出來的。 2009年4月份美國伊利諾州州長布拉戈耶維奇就放出話來:“誰要是想接替歐巴馬這個職位,誰就得給我提供有價值的東西。” 引起一片熱議。

概況

在美國,州長賣官其實並不奇怪。權錢交易在政壇就像人餓了要吃飯一樣正常,只要你不天天要求山珍海味就不會出事。同樣,捐款人在美國官場得到一官半職也有傳統。賣官的先鋒往往是收受捐款最多的美國當選總統。英國《金融時報》2005年曾報導,10萬美元是布希政府大使職位的價格。2004年8月前,布希任命了30 位在他的兩次競選中捐款10萬美元以上的“先鋒”出任大使,其中80%毫無外交經驗。當然其他總統也不遜色,根據美國外交人員協會統計,比爾·柯林頓將 30%的大使職務留給了政治捐款人,理察·尼克森的30%略低於約翰·甘迺迪的3 3%,吉米·卡特表現最好,也有24%。

尼克森與白宮辦公廳主任的談話中曾談到他的一個政治捐款人格斯特:“我敢肯定,他說至少有25萬美元,因為他1965年就捐了10萬美元,現在,他可以擔任駐布魯塞爾大使了。我想說的是,任何人想當大使就必須捐出至少25萬美元。”他的胃口顯然比小布希要大得多。

在駐外使節的分配方面,駐法國西班牙瑞士以及巴哈馬等等,這類風景優美、適宜生活、紛爭不多的肥缺地區,會按競選時捐款的多少和對民主黨或者共和黨的忠誠度來分配。一本描寫美國官場的書曾詳細記錄了幾屆美國總統任命大使的規律。目前即將離任的總統布希,上任之初任命的瑞士大使是自己棒球隊的合伙人雷羅伊茲,他為共和黨募捐300萬美元,個人捐款45萬美元。霍華德·利奇,捐款22萬美元(夫人另出6.38萬美元),被任命為駐法國大使;法瑞希,曾為老布希管過家產,捐款14萬美元,被任命為駐英國大使;而分文未捐的職業外交官理察·瓊斯,被任命為駐科威特大使。

柯林頓1993年就任總統伊始任命的大使和他們的捐款數額關係同樣密切。捐款排名第一的亨特,32.8萬美元,出使奧地利;第二名唐布休,25.2萬美元,出使荷蘭;第三名羅倫斯,19.6萬美元,出使瑞士。白宮前發言人弗萊舍曾對此有所解釋,“對外國來說,與總統本人有親密關係者被視為一種資本。”

布拉戈耶維奇顯然認為他的行為理所當然。只是不知道以“改革”為口號的新當選總統歐巴馬怎樣改革他正在面臨的這項政治考驗。

法律依據

美國法律規定,公民有權通過政治捐款表達個人的政治意願,這是美國式民主的一個特色。由此也催生了美國的一個特殊行業,即“專業說客”。白宮北邊毗鄰的街道,是著名的K街。裡面高檔寫字樓和豪華餐廳林立,整條街被稱為是遊說公司的“權力走廊”。說客們專門給企業家和政界人士牽線搭橋,企業家為政客捐款以便在其當選後謀得一官半職,而政客選舉必須要金錢支撐,否則絕無勝算。成功說客很多都是從政界退出的前議員、前州長、前辦公廳主任等等。遊說在美國已經發展成專門的學問,大學還開設了這個專業。

評價

比起背後交易來,公開買官賣官倒是有一些好處。第一是買賣公平。賣官者把各種各樣的官帽子往檯面上一擺,一邊賣一邊吆喝:“快來買呀,官帽大批發啦!這個五十萬元一頂,那個一百萬元一頂。買回家去,保你財源滾滾,榮華富貴!”這樣,只要是有錢,誰都可以參與競爭。看準哪一頂,就買哪一頂。第二是便於監督。誰是賣主,誰是買主,賣了多少頂帽子,收了多少鈔票,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第三是能夠增加財政收入。你買了官,總得繳一點個人所得稅吧。按百分之二十計算,賣一百萬元,要繳二十萬元。賣一千萬元,就得繳二百萬元。拿這些錢去救助貧困戶,能發揮不小作用。

乾什麼事都不能太出格。美國雖然允許政治捐款,但那多是在任職之前。他為你的競選投資,你可以在當選之後為他安排一官半職。如果想在上任之後撈取好處,還是得講點策略和手段。像布拉戈耶維奇這樣,公開說誰給我有價值的東西,就把這個議員的位置交給誰,難免會引起公憤。到了民怨沸騰的地步,上邊想保你也保不住了。

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私心;有私心的地方,就會有人利用公權謀取私利。所以說,買官賣官已經成為全球性病毒,並不是哪個國家的專利和特色。只是有的國家多一些,有的國家少一些,有的隱蔽一些,有的公開一些,有的“安全期”長一些,有的“安全期”短一些。只要當官有好處,就會有人賣有人買。按經濟學觀點,這也符合市場法則。

實例

(圖)布拉戈耶維奇布拉戈耶維奇

全世界賣官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拉丁美洲也不在亞洲,而是在美國,明碼標價,算得上透明交易。但要玩不明白,很容易像布拉戈耶維奇那樣惹火燒身。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以後,他的伊利諾州聯邦參議員席位就空出來了。根據美國法律,聯邦參議員如果在任期內離職,則由參議員所在州的州長任命一人填補空缺,任期到時再行選舉。於是,該州的州長布拉戈耶維奇就放出話來:“誰要是想接替歐巴馬這個職位,誰就得給我提供有價值的東西。”

為此,布拉戈耶維奇還明碼標價,開出了四個具體條件:一、給自己提供五十萬到一百萬美元的政治捐款;二、或給自己謀得非營利組織年薪三十萬美元左右的職務;三、或為自己的妻子帕蒂謀得某一公司年薪十五萬美元的董事職務;四、或為自己在歐巴馬新內閣中謀得一官半職,譬如衛生部長或者駐外大使。

更讓人吃驚的是,布拉戈耶維奇“並不認為自己在做什麼錯事”。明知道有人在監聽他的通話,卻仍毫無顧忌。有人說:“他就像個急於完成年度銷售任務的促銷員,想方設法要把手中的貨物賣出去。”

布拉戈耶維奇目前被控陰謀詐欺索賄兩項罪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