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約束。 唐 杜牧 《念昔游》詩之一:“十載飄然繩檢外,罇前自獻自為酬。” 宋 蘇洵 《養才》:“奇傑之士,常好自負,疎雋傲誕,不事繩檢。” 清 褚人獲 《堅瓠三集·千字文題》:“ 明 韓襄毅 巡撫 江西 ,上車觀風,繩檢頗嚴。”
(2).規矩;法度。 宋 蘇軾 《謝王內翰啟》:“奇文高論,大或出於繩檢;比聲協句,小亦合於方圓。” 明 唐順之 《萬古齋公傳》:“以繩檢自律,亦以繩檢律人。” 清 吳德鏇 《書<抱朴子>後》:“故所著書辭,賤祿利,尚高節,匡世謬,貴繩檢,其說美矣。” 清 薛福成 《<寄龕文存>序》:“蓋其聲光駿發,非桐城繩檢所能束縛也。”
相關詞條
-
念昔游·十載飄然繩檢外
《念昔游·十載飄然繩檢外》是杜牧曾因仕途坎坷,長期飄泊南方,若干年後追憶而寫的組詩,一共三首,這是第一首,隱約地透露出滿腹不合時宜的憤世之感。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檢
檢是中國漢字,拼音是jiǎn,總筆畫是11,意思是查看;約束;姓氏;陳說缺點、錯誤及其原因;研討等。
詳細解釋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 相關信息 -
《念昔游·十載飄然繩檢外》
詩人到處遊山玩水,似乎悠然自在,內心卻十分苦悶。這首憶昔詩,重點不在追述遊歷之地的景致,而是藉此抒發內心的情感。愈是把自己寫得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而且年...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檢地
檢地是日本歷史上安土桃山時代的一次重大變革,建立起以“一職統制”和“一地一作人”為原則的近世封建土地制度。
解釋: 概述 -
繩紋時代
繩文時代是指使用繩紋陶器的時代,包括繩文人的生活、製造磨製石器的技術、陶器的使用、狩獵採集經濟的發展、定居的形成等內容。
概要 名稱 時期區分 時代特徵 農業發展 -
繩妓
《繩妓》是唐代史學家封演所作的一篇筆記小說。這篇小說描寫了唐代走繩索雜技演員的雜技表演,詳細介紹設定繩索的方法、表演情況,全文作者採用生動有趣的動作描寫...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防靜電繩
性能:防靜電繩可製做成防靜電門帘,具有泄放靜電的作用。 也可用於製做防靜電門帘。
一、防靜電採樣繩 二、防靜電門帘繩 -
防靜電採樣繩
防靜電採樣繩符合GB/T12158《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等國家標準。適用於石油與石油化工企業液體石油產品採樣、測溫、檢水等作業,經國家權威部門實踐檢測...
產品簡介 產品特點 產品使用 產品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