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蘇州自古絲織業發達,為全國絲織中心之一。為滿足宮廷需求,自元代起就在蘇州設立製造局,直接加以管理。明代由太監兼理織造。織染局設在現在的北局。清順治三年(1646 年),在帶城橋東明末貴戚周奎故宅建織造局,又名總織局。康熙十三年(1674年)改為織造衙門,亦稱織造府或織造署,由內務府派郎官掌管,並將總織局遷至衙門以北。織造署除了在蘇州、松江、常州自設機房僱工製造以供皇室消費外,兼管三府機戶和徵收機稅等事務,與當時的江寧、杭州織造署並稱“江南三織造”。康熙二十三年,在織造署西側建行宮,作為皇帝南巡駐蹕之所。據記載,原織造署規模宏敞,廳堂、園池、機房、吏舍齊備,占地甚廣。惜鹹豐十年(1860年)全部毀於兵火。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但未能恢復舊觀。現存頭門、儀門等建築均為當時重建。頭門硬山造,面闊三間13.4米,進深6.4米,於脊柱間安斷砌門三座,現門扉六扇及門簪、下檻、砷碑等尚存。此外,織造署舊址還保存有清《製造經制記》及順治、乾隆、同治年修建碑記,共五方。包括以瑞雲峰為中心的行宮遺址在內,蘇州織造署舊址是“江南三織造”中現存遺蹟最多的一處。1996年維修。
由於名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舅祖李煦曾先後擔任蘇州織造之職,《紅樓夢》中又有不少地方提及蘇州的人文風物,因此,織造署舊址也引起了紅學專家的極大興趣。
相關評論
江蘇省紅樓夢學會年會暨江寧織造府項目學術研討會在寧舉行。著名學者、南京大學教授吳新雷經進一步考證證實,曾是一代文學巨匠曹雪芹誕生處的江寧織造署,就是江寧織造府,其址就在今天的南京市大行宮。
據吳新雷教授論證,江寧織造署就是江寧織造府,府、署一體,在古漢語中,“府”和“署”是同義詞,是同一概念。江寧織造署(府)的遺址就在今天的南京市大行宮,而織造府西花園行宮的遺址,就在今天的太平北路與碑亭巷之間,即原大行宮國小的位置。
吳教授還公布了新的文獻資料,加以證實。《振綺堂叢書》本《聖祖五幸江南全錄》一書中,有三處記事云:“至午刻,由西華門進織造府行宮駐蹕”;“回行宮,至碑亭巷”;“皇上行在碑亭巷,有天主堂,門首恭進西洋字冊頁,履歷黃摺,欽奉皇恩停車,顧問良久,又御試西洋語文,天顏大悅。”文中所說的天主堂,就是今天的南京市第九中學所在地。這樣,江寧織造府行宮在碑亭巷的地望和環境,也就得到了進一步的考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