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指的是以網路為教學支撐環境,形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穩定關係和活動進程的結構形式。網路教學模式突出網路在師生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結構合理的網路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充分發揮網路的優勢,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構建網路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對網路教學實踐套用的推廣具有重要的意義。
主要特徵
主要表現在:教師角色、學生地位、教學過程、媒體作用等幾個方面。(1)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網路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將由原來的知識講解員、傳授者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學生建構意義的促進者,學生網路學習的領航者等。
(2)學生地位的轉變
在網路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地位將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學生將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學習過程中真正的認知主體。
(3)教學過程的轉變
在網路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將由原來的知識歸納型或邏輯演繹型的講解式教學過程轉變為創設情境、協作學習、會話商討、意義建構等新的教學過程。
(4)媒體作用的轉變
在網路教學模式中,教學媒體將由原來作為教師講解的演示工具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
分析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在一定的環境中教與學活動各要素之間的穩定關係和活動進程的結構形式。任何教學模式都需要體現以下三方面的內容:1、教學理論與教學思想。教學模式要體現一定的教學理論,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如傳統的教學模式體現傳統的教育理論;而網路教學模式則體現現代的教育理論,反映先進的教育思想。
2、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教學模式總是離不開特定的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如傳統的教學模式依賴於常規的教室環境,使用的是粉筆、黑板、教科書等傳統教學媒體和手段;而網路環境的教學模式則是以信息化教學環境為平台,使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軟體和功能強大的教學工具。
3、要素關係與模式結構。教學模式更重要的是體現教學活動中各教學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並能描述其典型的結構形式。如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網路教學模式在組成要素與關係形式上有所不同,結構進程也有區別。根據上述分析,關於教學模式研究的內容,應包括:教學模式的支撐理論、教學活動的要素組成、要素之間的聯繫、教學進程的結構形式。
設計步驟
根據教學模式的定義,教學模式的設計可按如下步驟進行:明確指導思想,體現先進理論;分析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設計、選擇和利用網路技術的環境與資源;設計教師的主導活動和學生的主體活動;設計活動進程關係,形成穩定的結構形式。歸納為以下五個部分:1、明確指導思想,體現先進理論
教學模式對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具有很強的依附性,換而言之,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學模式。必須以現代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為指導,體現先進性。
2、分析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指南,又是教學評價的依據。通過教學目標的分析可以確定所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內容的安排次序。設計網路教學模式離不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分析。它是實現網路教學模式的前提和基礎。
3、設計、選擇和利用網路學習環境與網路資源
網路教學模式,離不開網路學習環境和網路教學資源。在設計網路教學模式時,必須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合理選擇現代教育技術的環境與資源,設計這些環境資源的套用方式,使網路學習環境資源更有效地支持教與學活動。
4、設計教師的主導活動和學生的主體活動
教學模式是由教學系統的各個要素在教學活動進程中相互聯繫、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穩定結構形式。對於教學模式起決定作用的是兩個要素:教師和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決定著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徵。網路教學模式強調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在設計網路教學模式時,必須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5、設計活動進程關係,形成穩定結構形式
教學模式是教與學活動進程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結構形式。教學模式之所以具有這種穩定性,和它強烈依附於某種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有關。在設計網路教學模式時,必須依據現代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結合學科的特點,設計教學活動的進程關係,形成穩定的結構形式。
類型
堂情講授型模式
基於課堂情境的講授型模式,教師課堂集中講授,網路作為輔助工具可供教師進行演示或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和討論等。如果通過Internet進行講授型教學,則可以突破人數、時空的限制。在這種教學模式中,網路主要是用於輔助教師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基於課堂講授的網路教學模式的核心是利用網路輔助課堂講授教學,在設計該類網路教學模式時,要著重設計幾個教學環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評價檢驗等幾個基本環節:
個別化自主學習模式
網路課程為學生提供學習內容和實施活動的空間。網路課程包涵兩個涵義,即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路教學支撐環境。
基於網路課程的個別化自主學習模式是指學生通過瀏覽課程內容,理解內容從中發現問題,充分利用網路課程資源庫中的資源來幫助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利用通訊工具與教師、同學進行協商討論,並利用信息工具對所學知識進行重構,以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套用,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基於網路課程的個別化自主學習模式的基本環節包括明確目標、瀏覽內容、擴展學習、協商討論和測試評價等幾個基本環節。
(1)網路課程應該採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思路,網路課程應該提供明確的課程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2)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有選擇性地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瀏覽、學習;
(3)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產生疑問,可以藉助網路課程的答疑工具向教師請教;也可以利用網路課程資源庫中的豐富資源來幫助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利用網路課程的討論工具與其他同學進行線上交流;
(4)為了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教師設計若干個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利用網路課程的討論工具進行討論、交流;
(5)學生利用網路課程的測試工具進行自我檢測,獲取反饋信息,調整學習路徑和策略;學生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完成課程作業,並將作業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傳送給教師,以供評閱。
研究性學習模式
基於網路資源利用的研究性學習模式是教師根據學生所關心的問題確定某一研究課題,同時提供給學生豐富的網路學習資源,學生結合自己的論點蒐集相關資料,完成研究報告(論文),進行匯報評價。
基於網路資源利用的研究性學習模式的關鍵是要由教師提出好的問題(主題),該問題(主題)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索,而且從不同側面所觀察到的結論均不相同,只要言之有據,結論無所謂對錯。該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科研能力與信息素養等。基於網路資源利用的研究性學習模式主要包括確定問題(主題)、分組協作、收集資料、完成作品和評價作品等幾個基本環節。
(1)教師根據課本內容,結合實際社會生活的熱點話題,提煉出可供研究的問題(主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呈現一個需要探究的問題(主題),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問題的答案,用“發現”的方式去學習和掌握問題(主題)背後所隱含的知識。在研究性學習模式中所設計的主題可以是學生所關心的社會、生活或學習中的熱點問題,也可以是與教學相關的各種話題。
(2)教師事先按照一定的分組策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協作學習小組。各個小組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學習問題(主題)分解成若干項學習任務。明確小組內部各成員的分工、計畫進度、任務完成方式等
(3)教師提供與學習問題(主題)相關的資源目錄、網址和資料收集方法和途徑。各個協作學習小組分別利用網路收集資料。這些資料的內容不僅僅局限於單一學科的知識內容,而是圍繞問題(主題)將跨學科的知識內容有機地組織起來,從而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通過對知識的綜合運用,便於學生建立完善的認知結構體系。
(4)各個協作學習小組對資料進行匯總、加工、處理,商量討論最終的學習成果形式。然後創作一個與問題解決(主題研究)相關的電子作品,並向全班同學匯報展示。其中作品可以是多種形式的,例如,word、ppt、flash、網頁等。
(5)教師提供電子作品的評價量規,組織學生評價作品,發表觀點意見。
開發性學習模式
基於專題網站的開發性學習模式是學生圍繞某一專題性內容進行較廣泛、深入的學習與研究,學生根據一定的要求,參與網站的設計開發,教師提出學習要求,學生利用網站自主與協作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課件或網頁),通過評價整合成為網站資源,學生利用網站提供的形成性練習和測試功能,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基於專題網站的開發性學習模式的主要特點體現在:
(1)學習目標強調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其學習目標與傳統的學習模式相比較,無論在知識內容的掌握,或是專題網站的開發,都更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2)學習內容圍繞特定的專題
其學習內容都是圍繞特定的學習專題,這種學習專題可以分為不同的單元,每一單元又可以劃分為若干個知識點。這種專題學習比較強調知識的內在聯繫以及專題的特點。
(3)學習環境基於專題網站
主要學習環節都離不開專題學習網站的支撐。一方面,專題學習網站是實現這種學習模式的平台工具;另一方面,專題學習網站又是這種學習模式中師生共建的學習資源。
(4)學習過程重視自主與協作
在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由於專題學習網站的特有功能和資源內容,我們可以讓學生利用“專題學習”模組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利用“協作學習”和“專題資源庫”等模組進行協作學習。
(5)學習效果注重學生具有創造性的電子作品的製作
體現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面就是電子作品的製作。這種電子作品既要反映學生對專題知識內容的理解和創新,還要體現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和套用,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
遠程協作學習模式
基於Internet的遠程協作學習模式是利用學校的優質師資,依託公眾多媒體通信網進行遠距離互動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這種學習模式的實施依賴於多個因素,學校支持、學習小組建立以及遠程網路學習支持系統等。不同地區的多所學校,各自組成協作學習小組,圍繞相同的專題,在遠程網站的支持下進行作品評價、問題討論和方法交流等協作學習活動。這種學習模式的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遠程協作點評作品、討論問題和交流等。
基於遠程網站的協作學習模式的基本環節主要包括建立校際關係、確定專題、分組協作、校際交流等幾個基本環節。
(1)在不同地區各自選擇幾所學校結成協作學習的共同體,明確各自的身份和關係(即本地學校、對子學校、第三方學校等),相互之間協商確定一個共同的學習專題;
(2)各地區的學校可以結合本校的特色,在原有學習專題的基礎上確定子專題。然後各自組成若干個協作學習小組。各個小組圍繞子專題進行分工合作,利用網路收集資料,獲取與子專題相關的信息,創作小組學習成果;
(3)作為本地學校和對子學校的協作學習小組,相互之間可以瀏覽、點評作品,討論問題,交流學習心得、體會等,以多種形式進行協作,加深知識的理解,促進彼此的交流;作為第三方學校的協作學習小組,通過瀏覽本地學校和對子學校的學生言論和作品,以一個客觀公正的角度對他們的學習做出評價;
(4)經過一段時間後,本地學校和對子學校的教師分別組織學生瀏覽別人的點評意見,進行學習反思,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明確未來的學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