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掉腔,又名調腔、高調或高腔,為中國古老劇種之一。紹興高調、新昌高腔,以新昌為中心,流布於浙東紹興、蕭山、上虞、餘姚、嵊縣、寧海等地。它被認為是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餘姚腔的惟一遺音。
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布。調腔音樂,特崐色鮮明,其聲腔以調腔為主,兼及崑腔與四平。調腔音樂特色有二:一是人聲幫腔,於渲染氣氛,烘托劇情崐,製造懸念,刻劃人物具有獨特作用。二是鑼鼓助節。通過打擊的崐強弱、徐疾、高低、疏密及音色變換,來表達不同的感情與氣氛。調腔行檔有“三花、四白、五旦常”之稱。調腔表演藝術,以精湛崐細膩著稱。張岱《陶庵夢憶》讚譽:“科白之妙,有本腔不能得十崐分之一者。”
中國最古老的聲腔
調腔,俗稱高腔,或高調。它是元朝統一中國後,北曲南腔相互交融所派生的一個聲腔,也是中國保留至今的最古老聲腔。自元代起,在很長一個時期內都是調腔的鼎盛時期,廣泛流行於越、台、明、溫、嚴、婺、處諸州,到了明朝中葉,隨著亂彈等聲腔的興起,才打破調腔一統天下的局面。特別是清未到解放前夕,由於迭經戰亂,藝人流散,調腔傾於滅絕,只有在新昌尚存一息。
從明代至解放,很長的時期,新昌調腔的演出活動非常頻繁。明成化《新昌縣誌·風俗篇》記載:“正月望前,市人俱出錢做燈,又做戲文通宵達旦才止”,“客多請鼓吹,作雜劇,頗紛華”。
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七稱“燈頭戲”。初八至十六稱“上燈戲”,十七至正月下旬稱“落燈戲”,麥子黃了作戲稱“麥黃戲”,秋收後做戲稱“秋後戲”,快過年了做戲則稱“春前戲”。此外還有“祠堂戲”、“廟會戲”、“開蓬戲”、“罰戲”、“和戲”等多種名堂的戲。正因為有這么一種氛圍,新昌過去戲班也特別的多。有調腔,有徽班,有亂彈,到了清鹹豐年間,出現了“落地唱書調”,後來演變成“呤嘎調”,又演變成”的篤班”,“的篤班”唱紅了大上海,成了越劇,新昌和鄰縣嵊州則成了越劇的發源地。
如今仍能考查的調腔班社,最早當推清道光時著名的“湯群玉”,爾後“老群玉”、“應群玉”、“雙魚群玉”、“雙魚錦林”、“雙魚賢記”等班社相繼建立,名滿遐邇。不久,調腔戲班更似雨後春筍,在各地破土而出,蕭山、紹興兩地的著名班社有日日新、日月明、文秀舞台、生生舞台、天蟾舞台、老大舞台、大通元、共和舞台、丹桂越中台、桂仙舞台、新大舞台等等。在新昌有宋鳳台、老鳳台、張老鳳台、呂老鳳台、五老鳳台、錦鳳台、鳳舞台、日日新、日月明、越舞台、連升群玉、大三元、大通元、新大通元等班社(俗稱新昌有十二副半調腔),從業人員達197人,光是新昌鏡屏下潘一村就有26人。當時新昌有句俗語形容調腔:“年終封箱,藝人返鄉,說聲做戲,即可開場。”足見當時演出之盛況。
解放後,調腔引起華東戲曲研究院、上海音樂院和浙江省文化廳的重視,有關專家開始著手調查研究工作。1950年新昌調腔劇團成立,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調腔表演團體。
分類
調腔的戲分 古戲和 時戲。 清代以前的戲稱古戲,明代以後的戲稱時戲。這兩種戲在表演和音樂的風格上迥然不同。古戲典雅清麗,體局好靜,刻畫細膩,真切感人,為調腔之精華。它的另一特點為:曲牌專曲專用,各劇目間音樂個性鮮明,頗有南戲遺風。時戲多為明朝以後傳奇,大多反映宮廷鬥爭和群雄爭霸。風格多高亢激昂,氣勢磅礴。時戲中另有一類家庭倫理戲,大多反映小市民生活,《三婿招》《雙玉配》等,這類戲幽默風趣,耐人尋味,音樂亦輕鬆活潑,節奏明快,饒有喜劇色彩。
調腔的時戲通俗易懂,戲的內容大都反映宮廷鬥爭,群雄爭霸。儘管藝術價值不及古戲,但老百姓愛看這樣的戲。所以調腔劇團下鄉演出的時候,演的都是時戲。 調腔時戲特別粗獷有力,觀眾的心情很容易受感染而覺得很振奮。演員唱戲的時候,用的是假嗓,音很高,只唱半句,接著就有樂隊的人的來幫腔,也有台下的觀眾跟著幫腔的,場面非常熱鬧。調腔的吹打可以說是動人心魄。特別是在點將、發兵、坐堂等需要製造氣勢的時候,開場會是一陣由緩轉緊的“狂、狂、狂”震耳欲聾的大台鑼聲,緊接著是“胡、胡、胡”深沉雄渾的大筒聲,又緊跟著“嗚嘟、嗚嘟”宏大而又淒切的目連號聲,這么一來,使台下看戲看得有點累了的人,一下子就有了精神。
歷史淵源
調腔,又稱“掉腔”、高調和高腔,它以紹興、新昌為中心,流行於舊越、台、明、溫、嚴、婺、處諸州,為中國古老劇種之一。新昌調腔劇團,為今僅存的調腔表演團體。
明·成化《新昌縣誌·風俗》條載:“土人為樂戶,有隸籍教坊凡十餘家”。同書《風俗·元霄》條載:“正月望前,市人俱出錢做燈,……。又做戲文通宵達旦,至十六七才止”。《風俗·婚禮》條又載:“婿前婦後,妓者唱哩羅連入洞房”。
明·萬曆《新昌縣誌·風俗·宴飲》條載:“有客多動鼓吹,作雜劇,頗為紛華”。上述風情,反映了早期演劇概貌。明末山陰張岱所著之《陶庵夢憶》記道:“甲戌(1634年)十月,是夜,彭天錫與羅三,與民串本腔戲,妙絕;與楚生,素芝串調腔戲,又復妙絕”。同書又雲;“米楚生,女戲耳,調腔戲耳,其科、白之妙,有本腔不能得十分之一者。蓋四明姚益誠先生精音律,與楚生輩講究關節,妙入情理,如《江天暮雪》,《霄光劍》、《畫中人》等戲,雖崑山老教師細細摹擬,斷不能加其毫末也。”其中提到的“本腔”即崑腔。
稍後,如皋冒襄在《朴巢文選、南獄省親記》中云:“辛已(1641)二月十八日寒甚,復飲湖中,看米楚生演《竇娥冤》”。又清·雍正十年,奉化孫誕所著《錫六環》一劇(見《古本戲曲叢刊五集》)第五折中,特註明縷縷金、駐雲飛等五曲需唱“調腔”。說明調腔於明末清初已流行杭州、紹興、奉化,已被土大夫和廣大觀眾所喜愛。
清乾隆壬子門(1792),會稽魯忠賡作《鑑湖竹枝詞》云:“賜羽增封吐屬新,行筋薦脯禱江濱,而今高調傳於越,木石吳兒是後塵。”前兩句系指調腔演出之傳統劇目《賜馬斬顏》,《荊釵記》等劇目,“于越”為紹興古郡名,吳兒當指崑腔。在這首竹枝詞中,雖然作者有所偏愛,但也不難看出“調腔”在當時所處的地位。清中葉調腔仍盛演不衰,徐珂在《清稗類鈔》第十一冊中記道:“紹興之高調戲,一名高腔,疑即古之所謂曼綽也。伶人曼聲長歌,後場之人從而和之,祝允明所謂‘趁逐悠揚’者也”。
清同治乙丑(1865),山陰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中記述:八月初九,觀群玉班演劇,部頭玉枕、素麵色藝名十餘年,今亂離潦倒,年亦長矣。蘭如、亦芳、小梅諸弟亦來,即令玉枕演《入夢、尋夢》,登舟觀劇達旦”。說明調腔戲在晚清仍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
如今仍能考查的調腔班社,最早當推清道光時著名的“湯群玉”,爾後,“老群玉”“應群玉”、“雙魚群玉”、“雙魚錦林”、“雙魚賢記”等班社相繼建立,名滿遐邇。不久,調腔戲班更似雨後春筍,在各地破土而出,蕭山、紹興兩地的著名班社有日日新、日月明、文秀舞台、生生舞台、天蟾舞台、老大舞台、大通元、共和舞台、丹桂越中台、桂仙舞台、新大舞台等等。在新昌有宋鳳台、老鳳台、張老鳳台、呂老鳳台、五老鳳台、錦鳳台、鳳舞台、日日新、日月明、越舞台、連升群玉、大三元、大通元、新大通元等班社。(俗稱新昌有十二副半調腔)從業人員達197人,光是新昌鏡屏下潘一村就有26人,正是:年終封箱,藝人返鄉,說聲做戲,即可開場。足見當時演出之盛況。
保護與發展
掉腔明末清初流行於 浙江紹興一帶,清初張岱 《陶庵夢憶》有所記載。用打擊樂伴奏,以夾板、單皮鼓、大鈸、手鑼為文場,堂鼓、單皮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為武場。由樂師幫腔,稱為“接後場”。劇目以《西廂記》、《琵琶記》、《荊釵記》等為主。部分劇目用崑腔或四平腔演唱。清末調腔日趨衰落,一部分劇目與音樂已被紹劇所吸收,如紹劇《女吊》、《磨房串戲》等均為用調腔形式演出者。傳統劇目有《蔡伯喈》﹑《三關斬卞》等。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傳。曲牌體、唱腔有調腔、崑腔、四平,以調腔為主,並有幫腔,是紹興地區唯一以南北曲為劇本。明末至清中葉,調腔與崑腔一起在紹興盛行。清末,崑腔趨向衰落,而調腔獨受寧、紹、溫、台一帶觀眾歡迎。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載,鹹豐、同治間,紹興城裡有“群玉班”,新昌先後有“老鳳台”、“鳳舞台”、“大通元”,俗稱有“十二副半”調腔班,從業人員達200人。
至抗日戰爭開始,兵荒馬亂,紹興調腔趨向衰落,調腔演員加入亂彈班演出,而新昌調腔一枝獨秀。民國以後,各地的調腔演出活動漸趨減少,至1959年,新昌縣成立專業高腔劇團,調腔即以“新昌高腔”之名入載典籍。雖歷經曲折,新昌調腔仍活躍於當今舞台。
1950年,掉腔引起華東戲曲研究院、上海音樂院、省文化局的重視,並著手調查研究工作。
1954年,聚集流散藝人,組建半職業性的新昌新藝調腔劇團。
1957年夏,舉辦首屆高腔訓練班。
1959年,成立新昌高腔劇團,從而新秀輩出。同時,配備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專業人員,使藝術體制逐步完善。
60年代初,著手挖掘整理調腔傳統劇目與音樂曲牌。除一批傳統劇目整理成稿外,又編成《調腔曲牌集》六卷。
80年代,開始整理調腔史料,撰成《調腔初探》,在中國高腔學術討論上宣讀,並發表於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藝術研究》上。《調腔曲牌集》進一步充實內容,編成《調腔樂府》,後又擴編為《調腔音樂集成》,計125萬字,為後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傳統劇目,歷經改編,成果豐碩。
1985年,《鬧九江》參加省首屆戲劇節演出,一舉奪得優秀演出獎、劇目獎、精神文明獎等三項大獎,受到十餘個省市觀摩代表讚譽。《鬧九江》連同《封神精》,由中國戲劇出版社拍攝成戲曲連環畫,向國內外發行。
由於新昌調腔劇團是中國尚能演出元雜劇《西廂記》的唯一劇團,為了搶救這一寶貴文化遺產,浙江省文化廳於1986年冬撥下專款,重排此劇,並由省藝術研究所錄象隊錄象保存。
1987年調腔傳統劇目《琵琶記》、《西廂記》、《漢宮秋》、《白兔記》、《單刀赴會》等十五個劇目,編成“浙江戲曲傳統劇目選編”第一、第二兩輯。同年,撤併調腔、越劇兩團,重招新生,組建縣藝術學校。
1989年,重建調腔劇團。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新昌調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音樂特色
新昌調腔音樂可分為劇唱 音樂和場面音樂兩部分。劇唱音樂由文(唱辭)樂(唱腔)兩者構成。劇唱的文體以曲牌為基本結構單位。調腔 唱詞嚴謹,曲牌豐富,如今尚存傳統 曲牌360多隻,分“套曲”和“只曲”兩大類。“套曲”由多隻曲牌按一定規律聯綴而成,現存有“點絳唇套”、“ 新水令套”、“一枝花九轉套”、“梁州序套”等32套。“ 只曲”是由單一曲牌作反覆演唱,尚存有“桂枝香”、“孝順歌”、“駐雲飛”、“風入松”、“ 急三槍”等37支。其中,“風入松”、“急三槍”兩支聯綴體中,竟還能找到唐、宋時期古典歌舞“踏歌”和“轉踏”的遺響,真是 彌足珍貴。在浙江各路調腔曲牌中,新昌調腔曲牌最為豐富。調腔音樂的特色有三種:一為幫腔,二為疊板,三為乾唱。“幫腔”是演員在演唱時,唱腔的句尾則由後場幫唱或接唱,它既不是簡單的“一唱眾和”,更不是其他戲劇中常用的那種幕後合唱,而是根據劇中人的心理狀態和典型環境,有規律、分層次地予以應和。常在每句唱詞的句尾採用一字或數字的幫腔,或者遲一拍用不同旋律重複句尾幾字;幫腔純用人聲,各句旋律有逐漸下滑的趨勢。讓今人感到驚奇的是,同樣一句唱詞,通過幫腔這一形式,能達到其他劇種所達不到的藝術效果。
調腔不用管弦伴奏,僅以打擊樂配合演出,後因受崑曲和亂彈的影響,在少數折子戲中採用笛子和板胡伴奏。調腔的伴奏樂隊構成極為簡單,僅由6人組成,負責鼓板、小鑼等的演奏。現代的調腔唱腔中已夾雜著各種各樣的樂器,這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變化而成的。
聲腔曲譜
在調腔古戲中是“不託絲竹,鑼鼓助節,前場啟齒,後場幫接”的乾唱形式。這是演唱中的最高層次,沒有相當高的演唱技巧,是難以把握的,這在其他戲曲聲腔中已很難聽到了,1992年6月,文化部舉辦“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新昌調腔劇團演出的 《北西廂·請生》一折,就以調腔傳統的表演手法及高難度的“乾唱”形式,傾倒了與會專家和觀眾,一舉奪得優秀劇目獎、編劇獎和表演獎。出人意料的是,一個僅由五人組成的樂隊,居然捧得了整個展演中僅有三個音樂獎之一的樂隊伴唱伴奏獎。新昌調腔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沒有曲譜。前輩老藝人積累了一整套簡單的符號 附註在古抄劇本的唱句之旁,形似 蚯蚓,名曰“蚓號”,藝人見了就會根據註明的曲牌和不同的符號唱出特定的腔調。
調腔演唱中有乾唱、幫腔、疊板等方式,常在每句唱詞的句尾採用一字或數字的幫腔,或者遲一拍用不同 旋律重複句尾幾字;幫腔純用人聲,各句旋律有逐漸下滑的趨勢。調腔不用管弦伴奏,僅以打擊樂配合演出,後因受崑曲和亂彈的影響,在少數折子戲中採用 笛子和 板胡伴奏。調腔的伴奏樂隊構成極為簡單,僅由6人組成,負責鼓板、 小鑼等的演奏。
劇目
新昌調腔劇目豐富,既有源於目連戲、南戲、元雜劇、明清傳奇的各種劇目,又有近現代新編的歷史故事劇和現代劇。在調腔的藝術檔案中,保存下來的晚清以前的古劇抄本就達159種,其中屬於元雜劇的《北西廂》、《漢宮秋》、《妝匣記》等劇目為調腔所獨有,極為珍貴。新昌調腔劇團是中國惟一能演《北西廂》的藝術團體,其演出的《漢宮秋》亦能保持元曲的原貌。調腔目連戲在中國目連戲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167出調腔目連劇目中,為其他劇種所沒有的多達72出。它不僅擁有素有“戲祖”之稱的目連戲、始於宋時的老南戲、形成於元代的元雜劇以及明清時期的傳奇劇,還有新編歷史故事劇和現代戲。其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完備,在中國現存的劇種中是找不出第二的。在調腔檔案中,僅保存的古劇抄本就達230多本,這些古劇抄本大多為晚清時所抄,新昌調腔劇團是中國惟一能演《北西廂》的藝術團體,其演出的《漢宮秋》亦能保持元曲的原貌。
角色行當
調腔的角色行當有“三花、四白、五旦堂”之稱,三花為大花臉、二花臉、 小花臉,四白為老生、正生、 副末、小生,五旦堂為老旦、正旦、貼旦、 小旦、五旦。其表演以精湛細膩著稱,有擎椅、掌燭、背身踢靴等絕技。調腔演的目連戲是最有看頭的。魯迅先生撰文寫到的《白神》和《女吊》就是調腔目連戲中的二個折子戲。
白神即無常,是一個白天生活在陽間,而到了晚上就替閻王去勾人靈魂的神。在調腔戲中白神的形像是頭戴紙糊高帽,身穿雪白小襖,化裝著一張不知是哭還是在笑的臉,很是逗人。他出場時,會響起很古怪的目連瞎頭聲。這種聲音如泣如訴,冤苦不堪似的,給人感覺是從地獄深處傳來。接著白神就在這目連瞎頭聲中跳起了鴨子嬉水般的舞蹈,跳得歇下來,開始打一百零八個嚏,放一百零八個屁,然後再開始向觀眾介紹他自己。
調腔演的女吊有些陰森恐怖。一出場披頭散髮,兩肩聳起,跳的是殭屍一樣的舞蹈,接著眼睛四顧,耳朵傾聽,流露似驚,似喜似怒的表情。然後開始嘆苦,用一剌耳的聲音唱“奴奴本是良家女,被人買在青樓里,啊呀苦啊,天啊”。有點想不明白女吊的唱腔為什麼要設計得這么難聽,可能只有這么難聽的唱腔,才能烘托出她的悲慘際遇吧。
調腔演男吊的是個因事想不通要上吊的男人,他在台上的一根繩子上表演各種難度較大的雜技動作,這些動作的含意是痛苦掙扎,掙扎到一定的時候,台角有個扮成韋馱菩薩的,扔出一鞭,就這樣吊死鬼被趕跑了,而那個想吊死的男人最終沒吊死。
分支
調腔深深地影響了周圍的劇種,寧海平調是它的分支,越劇、台州亂彈、瑞安高腔、紹劇等地方劇種也都從它的劇目、聲腔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滋養。調腔的分支有 三坑班、寧海平調和瑞安高腔。三坑班以第一副科班在新昌三坑村舉辦而得名,班社有瑞慶豐、 太陽春、胡永春等四、五副,劇目、聲腔均與調腔同,隨時均可並班演出。寧海平調亦稱三門平調,它是流行於舊台州府屬三門、寧海、天台、象山一帶的調腔支脈,因其長期和寧昆合班,受崑曲影響,音調較為 婉約平柔,故以平調名之。平調也曾出現過較為旺盛的時期,班社流布亦廣。清末民初,光寧波一地即有鄔聚元、寧舞台、王聚元、楊聚元、嚴聚元、楊聚豐、中山舞台等十餘班。瑞安高腔亦即 溫州高腔,從其劇目、唱腔以及老藝人回憶的資料來看,似屬經台州流人溫州的調腔又一支脈,與早期南戲所謂溫州腔並無多大關係。由於瑞安在解放前已無專業班社,現只不過剩下一些劇目和資料罷了!
此外,在餘姚、上虞、新昌、聞縣等地還流行各種坐唱調腔班,上虞稱 齋堂班,新昌、聞縣稱 道士班,餘姚則稱素衣生唱班。
傳承價值
1、 與眾不同的聲腔 調腔古戲的乾唱形式,是演唱中的最高層次,沒有相當高的演唱 技巧,是難以把握的,這在其他戲曲聲腔中已很難聽到了,新昌調腔卻一代復一代地承傳下了這種古老的演唱方式。新昌調腔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沒有曲譜。前輩老藝人積累了一整套簡單的 符號附註在古抄劇本的唱句之旁,形似 蚯蚓,名曰“蚓號”,藝人見了就會根據註明的曲牌和不同的符號唱出特定的腔調。調腔既無曲譜,上海音樂學院的滕永然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到浙江採風,根據藝人的唱腔,記成了曲譜和文字。後來,方榮璋先生花費大量心血整理成了《調腔曲牌集》。到了1983年,他又編寫成了一部52萬多字的《調腔樂府》。這一成果不僅填補了中國地方戲曲音樂調腔門類的空白,還為後人研究調腔提供了大量翔實的資料,紹興市文聯特授予他“魯迅文學獎”。後來,一位名叫呂月明的樂師又在《調腔樂府》和調腔所保留的其他音樂檔案的基礎上,擴編為《調腔音樂集成》,全書125萬字。
2、豐富的劇目 調腔的藝術價值除了與眾不同的聲腔,還有豐富的劇目。調腔所擁有的劇目可說是貫穿了整部中國戲曲發展史。它不僅擁有素有“戲祖”之稱的目連戲、始於宋時的老南戲、形成於元代的元雜劇以及明清時期的傳奇劇,還有新編歷史故事劇和現代戲。其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完備,在中國現存的劇種中是找不出第二的。在調腔檔案中,僅保存的古劇抄本就達230多本,這些古劇抄本大多為晚清時所抄,其中屬於元雜劇的《北西廂》、《漢宮秋》、《妝盒記》等劇目為調腔所獨有,是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新昌調腔劇團是中國惟一能演《北西廂》的藝術團體,其演出的《漢宮秋》亦能保持元曲的原貌。調腔目連戲在中國目連戲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167出調腔目連劇目中,為其他劇種所沒有的多達72出。
新昌地處浙東山區,環境相對閉塞,調腔因而得以在這一隅之地保存下來。在調腔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對於古代戲曲、音樂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調腔深深地影響了周圍的劇種,寧海平調是它的分支,越劇、台州亂彈、瑞安高腔、紹劇等地方劇種也都從它的劇目、聲腔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滋養。
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1] 中國傳統文化 http://www.zh5000.com/ZHJD/ctwh/2008-01-07/2120952514.html
[2] 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zhuanti/whycml/2007-06/06/content_8353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