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觀道教音樂

紫竹觀道教音樂

紫竹觀道教音樂,是指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境內紫竹觀內使用的道教音樂。紫竹觀道教音樂分為兩部分:一為道徒早晚課讀的儀禮配樂;一為神誕法事的法樂。經過長期發展,紫竹觀道教音樂已經成為當地人文化娛樂內容的一部分,當地人生命形態的體現,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具有文化身份認同的意義。列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信息

中文名:紫竹觀道教音樂
遺產級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類別:傳統音樂
批准日期:2009年10月16日
批准文號:粵府〔2009〕112號
申報單位: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

歷史淵源

陸豐紫竹觀道教音樂源遠流長。遠在265年-420年(晉代)道教盧循等起義失敗,部分餘眾分散到海陸豐,散居於沿海港門及島嶼,史稱“盧亭”。從那時起,海陸豐就有了道教、道徒及其道觀、道樂等。紫竹觀源於宋代甲子門的玉清宮,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遷於陸豐縣東海窖菜園仔稱“覺生堂”。公元1736-1795年(清乾隆)期間,又再遷於陸豐市河西鎮湖口大峰山,改“覺生堂”為“紫竹觀”,俗稱“湖口庵”。經過歷史上紫竹觀道道士的改進和傳承,成為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主要內容

紫竹觀道教音樂分為兩部分:一為道徒早晚課讀的儀禮配樂;一為神誕法事的法樂。其吟唱音樂全照經文,歷代相傳,一字無改,唱聲曲折,故俗諺稱“聰明戲仔,魯笨師公”。謂其故守傳統,不知變化。早晚課讀的音樂,用吹仔為主奏。打擊樂方面配以雲鑼、三音、小鑔、七響、檀板、木魚等;弦樂方面,配以大管弦、鳳凰筲,或加以古箏,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又加揚琴、三弦等。曲調婉約、清新。舞蹈身段飄逸,禹步輕盈。令人有飄飄欲仙的感受。齋醮音樂,則配以大鼓、大鑼、大吹以及大鈸、大鑔等,氣勢如虹。響徹雲宵。極具穿透力,令人豪情萬丈。曲牌豐富,有早課頌經曲(全套)、晚課頌經曲(全套)、三官經曲(全套)、清靜經曲(全套)、南斗經曲(全套)、北斗經曲(全套)以及玉皇懺(全套)和三元懺(全套)等曲目共二百二十多首。可連奏三日三夜,謂之“三晝”。

傳承價值

海陸豐舊俗,民眾把看塗腳戲(即道教音樂所演奏的戲)和地方戲(棚頂戲)相比擬。因此具有現實的文化娛樂價值。
紫竹觀道教音樂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道教音樂中國民族音樂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是對中華民族藝術寶庫的一個卓越的貢獻,道教音樂源於道教經曲念唱,它曲調優雅,超凡入勝,深受人們的喜愛。她的道經曲調主要源於浙江普陀山道觀。以後逐漸融入海陸豐地方戲曲音樂,從而形成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海陸豐道教音樂,特別是北斗經曲,更足具海陸豐特色。
陸豐紫竹觀道經曲調具有學術研究價值。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樂器和自成體系的記譜方法,延續著漢唐以來中國音樂的血脈,極具學術研究價值。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紫竹觀大部分道經曲的研究,己取得相當成果。不但具有很高的音樂學術研究價值,而且在人類倫理學語言學民俗學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學術研究方面同樣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它不但為當地人們所喜愛,而且受到海內外友人的高度讚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紫竹觀道教音樂是當地人生命形態的體現,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具有文化身份認同的意義。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好這一文化遺產,當地文化部門將道經曲整理成音譜並加以研究,1999年4月並為《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廣東卷》編輯部作為廣東省道教音樂的主要代表作編入史冊。同年10月參加首屆廣東省道教協會在廣州花都圓玄道觀舉行啟建萬緣法會設壇匯演,受到國家、廣東省協會領導的好評,並發禮品,永為紀念,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民間音樂藝術寶庫,並為研究廣東省民間音樂的淵流提供了寶貴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