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資本

精神資本雖屬當代社會科學的新概念,但在100年前馬克斯·韋伯的著作中己有所論述。目前,哈佛大學、牛津大學、馬里蘭大學、密西根大學等至少20所大學都在從事有關的研究。

定義

精神資本雖屬當代社會科學的新概念,但在100年前馬克斯·韋伯的著作中己有所論述。目前,哈佛大學、牛津大學、馬里蘭大學、密西根大學等至少20所大學都在從事有關的研究。

關於精神資本的精確科學定義,目前尚有爭議。但有關的學者大體可分為兩派,一派注重宗教資本,另一派測重廣義的高尚精神追求所產生的資本。具體而言,常用的定義包括:1) 對特定宗教文化的關聯程度 (FINKE),2) 參與某宗教傳統而產生的影響和力量 (BERGER & HEFRER),3) 給財富和權力帶來生命力的東西 (RIMA),4) 對他人正義的信仰程度 (ELDRED),5) 與上帝聯結而產生的影響和力量 (Alex LIU),6) 以互動規則形式而存在的無形資產 (LILLAND),7) 精神實踐、信仰、組織所產生的影響和力量 (精神資本研究會)。較為廣泛接受的定義為“精神信念、知識和實踐所產生的優勢和力量” (Alex LIU 2007)。

精神資本是超越宗教的概念,雖然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的不同的依據,但都常常使用精神資本這一概念來表述自己屬天的財富。比如,基督教徒們常用以下的聖經經節來作為精神資本存在和定義的基礎:(1) (聖經 詩歌 十六 5~6)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2) (聖經 馬太福音 六 19~20) 不要為自己積蓄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蛀、鏽蝕,也有賊挖洞偷竊;只要為自己積蓄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蛀、鏽蝕,也沒有賊挖洞偷竊。伊斯南教和佛教也有類似的經文基礎。

測評和套用

在日常套用和測評諮詢方面,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同意精神資本就是人與神的聯繫程度,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認為精神資本是人對於高尚生活目標、或特定理想的追求程度,以及對道德的持守。

許多學者從事了有關精神資本的經驗研究,他們的研究證明在常用的4資本(物質資本、智慧資本、社會資本、精神資本)中,精神資本被認為最重要,精神資本對於個人生活滿意度指數、團體和組織績效、國家的發展有最極大的影響 (Zohar & Marshall 2004, Ken Eldred 2005, Larry Miller 2006, Ernie Chu 2007, Alex Liu 2007)。

目前比較廣為套用的有 Paloutzian 博士和 Ellison 博士的精神財富量度 spiritual Well-Being Scale 與 Zohar & Marshall 的個人精神資本 SQ 的測評,以及Alex LIU 的國家和組織層次上的綜合指數測評 SCI。

參考文獻

Danah Zohar & Ian Marshall Spiritual Capital, 2004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張天富 著 精神資本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Bufford RK, Paloutzian RF & Ellison CW (1991) Norms for the spiritual well-be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19, 56-70

  • 維基百科 精神資本 英文條例

外部連結

  • 知名精神資本研究計畫
  • 精神資本主導的四資本理論
  • 國家精神資本指數
  • 資本精神與企業社會責任
  • 論現代經濟成長與“精神資本”
  • 現代企業更需要社會資本與精神資本
  • 我們最稀缺的是精神資本
  • 中國企業的“精神資本”
  • 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精神資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