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那羅

在宗教制度和宗教儀式方面,撒拉族還有許多與其他民族和地區不同的特點。每個撒拉族聚居的自然村都建有清真寺。解放前,清真寺里信教民眾進行宗教活動、慶祝宗教節日,以及商議和解決全村重大事務的中心場所。走進撒拉族地區,一眼可以望見高聳的“米那羅”(宣禮塔)和典雅古樸、莊嚴肅穆的禮拜堂,這是勞動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藝術精品。

簡介

在宗教制度和宗教儀式方面,撒拉族還有許多與其他民族和地區不同的特點。每個撒拉族聚居的自然村都建有清真寺。解放前,清真寺里信教民眾進行宗教活動、慶祝宗教節日,以及商議和解決全村重大事務的中心場所。走進撒拉族地區,一眼可以望見高聳的“米那羅”(宣禮塔)和典雅古樸、莊嚴肅穆的禮拜堂,這是勞動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藝術精品。

相關

全縣現在共有大小清真寺72座(其中回族民眾建的在4座)。最大的烽街子清真大寺,初建於明初,民國23年(1935)擴建後,共有54間,面積1000多平方米,可容納15000多人排班禮拜。除此,還有22座“拱北”(賢者墓廳)。撒拉族在歷史上分十二工,每工有一個“海依寺”(總寺),下轄若干小寺。寺院的組織情況是:每個“海依寺”聘大學阿訇一人,二學阿訇一至二人,“滿拉”若干人。大學阿訇掌管教務,平時給“滿拉”們講授經文,星期五“主麻日”聚禮時或節日要對所屬各支寺的全體教徒講授古蘭教義。一般支寺只有二學阿訇,教務由所屬“海依寺”的大學阿訇兼管,有些支寺因距“海依寺”較遠,不便進行宗教活動,就由幾個村子合聘一個開學阿訇主持教務。每逢星期五“主麻日”,各村的教徒都集中到開學阿訇所在的村子去作禮拜。每村的清真寺都有學董,一般是一個“孔木散”有一個學董,組成董事會,並推選出一個總學董。董事會專門經管寺院財產和一切宗教收入或開支,向民眾徵收學糧(清真寺里阿訇及滿拉吃的糧食,在秋收打碾後根據人口、地畝數的多寡徵收),決定聘請阿訇,掌有寺院實權。學董職位一向由“哈爾”、地主、富農等有錢有勢的人或德高望重者承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