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4/c74/nBnauM3X0ITN2ITMygzN1MDN0MTMwITM3EjMwADMwAjMxAzL4c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清初,繼承明代中葉以後的竹雕工藝傳統技法,首推嘉定派第一名手吳之璠。他創造的以淺浮雕突出題材,留空四周作背景的雕法取北魏浮雕工藝,刻畫人物生動。以封錫爵、封錫祿為代表的練水竹刻世家,累代相傳多至五六代以上。封錫祿工圓雕,擅竹根人物,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入京,以竹藝值養心殿,名乃大噪。這是竹刻藝人服務宮廷之始。雍乾之間,嘉定派的刻竹名家可推周顥。他對書畫有一定造詣,擅以陰文刻山水、人物、樹石,將南京畫法運用到刻竹藝術上,用刀痕再顯筆墨意趣,刀法秀麗挺勁,對清後期竹刻藝術影響較大。竹刻至乾隆時期為鼎盛期。嘉道以後,就以貼簧取而代之,地區也不僅限嘉定、金陵兩地而擴大到東南諸省,以浙江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