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我國的竹刻藝術史上,清代嘉定地區的著名竹刻藝人封錫祿的作品占有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封錫祿,字義侯,晚號廉痴,早在明末清初之時,其祖上封尚絅就以工詩善畫而名載邑史,在當地名重一時。厥後代有聞人,到康熙時,封錫祿與其兄弟封錫爵、封錫璋脫穎而出,以擅長製作精美的竹刻藝術品遐邇聞名,留下了不少竹刻珍品。
據清人金元鈺《竹人錄》記載,封錫祿“性落拓不羈,天資敏妙,奇巧絕倫。”相傳封錫祿所摹擬的梵僧佛像,奇蹤異態,詭怪離奇,使見者毛髮竦立。而所雕採藥仙翁、散花天女等則又軒軒霞舉,超然有出塵之姿,其運刀懸腕,如風逐雲,所刻畫的人物形象更是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在嘉定(今上海)地區名聲很響,一時當地名流鹹題詠以志其異。封錫祿後以技法高超為宮廷聞知,康熙癸未(1703年)期間和其弟封錫璋一同進宮服役,同侍養心殿,後以病癲而歸故里。在傳世的封氏竹刻作品裡,這件羅漢像以雕刻手法細緻入微、形象生動有趣而聞名。
作品
封錫祿雕竹刻羅漢
這件竹根圓雕羅漢是封錫祿的傳世傑作之一。羅漢坐於怪石之上,雙肩上聳,雙手伸直交叉於身前,張口閉目,睏倦思伸,呵欠忽作。作者抓住他伸懶腰的一瞬間,暗示出前後動作的一系列連鎖反映,使之具有強烈的動感。以往神情呆板虔誠、正襟危坐、畢恭畢敬的羅漢,變成了一位性格放任、絲毫沒有神秘與威嚴的老僧,充滿著民間世俗情調,給人以和藹可親之感。羅漢造型簡單而樸實,作者對其面部的刻畫著力最工,儘管老僧吸氣過猛,扭曲了面部的肌肉外觀,但那雙昏醒不定的眼睛,卻透出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靈性,狀寫入微,生動傳神。作者對羅漢的四肢,略作藝術的誇張,那顫動的足指和衲衣下突出的根根肋骨,都是深呼吸的反映,使作品增強了無限的情趣。作者能以廢棄的竹根為材料,雕鏤出如此栩栩如生的羅漢像,真是神斧之功。這件竹根圓雕像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