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雕
竹節雕是指先將竹節製成器物,如臂擱、筆筒、香筒、茶葉筒等,然後在竹製器物上做深浮雕和鏤空雕等雕刻,使之成為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琳琅滿目,傳世較多。
雕刻手法
留青陽文雕刻
留青陽文雕刻,也稱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層青皮雕刻圖案,把圖案之外的青皮鏟去,露出竹肌。這種雕刻方法不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澤瑩潤,經常撫玩摩挲,年代越是久遠,竹肌顏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溫潤如玉,色澤近似琥珀,同時圖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這種技法始於唐代,當時雖是留青竹雕的初期階段,所刻紋飾還比較渾樸簡單,但這種技法的出現,顯示出了竹刻藝術的提高與進步。
留青竹刻在唐代開始流行時,最初只是平面雕刻,將圖文部分留下,其餘部分刮掉;所刻的紋飾,也只是進行陽文或陰文雕刻,只有花紋的變化,而沒有雕刻技法的變化。明末竹刻家張希黃在唐代留青刻竹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他利用竹筠、竹肌質地色澤的差異,以竹的外皮(即青皮)刻圖紋,將剔除青皮後的竹肌做底,首創出陽文淺浮雕的留青技法。這一時期,許多竹刻名家都兼精書畫,他們從書畫藝術中汲取養分,以充實竹刻藝術,無論題材、技法,都與書畫藝術緊密結合。而以竹的青皮作為圖紙的雕刻繪製法,與繪畫的筆墨神韻更加貼近。
陷地深刻
始於清代初期,屬於深刻技術,但較一般的深刻更深。竹材的表面光素,稱為“地”。採用這種技法所雕的圖像全部刻陷於“地”中,最多可有五六層,才達其最深處,故名陷地深刻。
明清竹雕鑑識
早期的竹刻製品遺存很少,至今所見多為明清傳世品,一般渾厚古樸,構圖飽滿,布滿器身,刀工深峻,常做深浮雕或透雕,線條剛勁有力,轉角出棱。品種以筆筒、香筒為主。清代前期尚有明代遺風,但表現技法更為多樣,淺刻、淺浮雕、留青、圓雕等同時並行;品種擴大,除筆筒、香筒外,臂擱、竹根人物、動物與山石具備,製作精緻工整,細巧秀雅,而像張希黃的留青山水樓閣、鄧渭的淺刻小字行楷等,都是個人風格特徵十分鮮明的作品。
清代後期面目較為單一,用刀平淺,常作陰刻,流行小像寫真、篆刻金石文字以及細密小字的銘文詩篇,並以再現書畫筆墨為能事。器物種類多為扇骨、臂擱等,也有大件的竹根雕,刻群仙祝壽、三羊開泰等題材,雕工較粗。明清竹刻往往鐫有作者名款或印章,是鑑定的重要依據。正因如此,贗品仿造刻款,尤其是名家的款識,比較常見。一般來說,真款刻寫自然流暢,秀中有骨,剛而不板,無矯揉造作之感,突出作者自我風格。偽款則筆畫呆滯,下刀乏力,與原作者風格不符,有的雖形似卻無靈氣。竹刻的色澤也是鑑定的一方面。
年代越久的製品色澤越深,呈暗紅褐色、深棕色、灰褐色等,而以琥珀色為佳,又因經多年不斷摩挲,器表瑩滑光潤,年代較近的製品或新器色澤較淡,呈淺黃色等。作偽者常將新器加以染色,冀求獲得與舊器相同之色澤,但人為模仿浮而不沉,與自然色澤終究有別,經仔細辨別,不難看出。
留青聖手張希黃
張希黃,明著名竹刻家,留青陽文的創始者,構圖有唐代李昭道風格。他最擅長的是利用留青淺浮雕技法刻遠山、樹石、山水人物、樓閣亭台等景物,將雕刻與繪畫融為一體。他的雕刻技法奇妙、高超,在薄薄的竹皮上,卻能分出幾個層次。
遠山流雲所用的竹青,淡淡如霧,似斷似連,如煙雲飄渺;近景人物、山石、樓閣、亭台,卻又能根據其所在位置採取相應的技巧。景物近處直接用竹表層的青皮,稍遠處則採用表層下的青皮,由深入淺分出層次漸漸刻繪。淺淺的一層青皮,在他的刻繪下,產生多層次的立體感。看他的竹刻,有如觀賞一幅精繪的圖畫,如樹葉為夾葉,柳條做柔絲,山石用細皴等,嚴謹的樓閣及險峻重疊的峰巒,在他運刀如筆的刻劃下,線條纖巧流暢,顯示出高深的技巧及獨特的雕刻風格,成為留青技法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