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婆

穩婆

穩婆,是舊時民間以替產婦接生為業的人。因歷史時期和南北地域及民族文化的不同,其有“隱婆”、“產婆”、“收生婆”、“接生婆”及“老娘婆”等多種稱呼,為屬江湖“三姑六婆”之列。永安本地方言稱小孩為“妹”,故謂穩婆為“妹媽”或“抾妹婆”。

歷史發展

穩婆穩婆

穩婆作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最初應形成於東漢時期。唐宋時期,穩婆做為一種職業已非常盛行。本地境內,鄉民以貢川“大儒里”為中心,建廟祭祖、人丁繁衍,基本沿習中原文化,孕婦坐草臨盆、嬰孩落臍炙囪。穩婆蹤影,已隨處可見。
明清時期,永安穩婆這一行已相當普遍。她們一般在自家門口懸有招牌,上書“祖傳某奶收生在此”的字樣。小小燕城,穩婆多達十餘人,十里八鄉穩婆數量則更多。閩地穩婆都非常崇信觀音,視臨水夫人陳靖姑為行業保護神。在長期社會的發展中,穩婆這一行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行話。如她們稱孕婦為“鎖母”,胞漿(羊水)外溢為“報喜”,腹疼即將分娩為“掛喜”分娩為“才喜”等。

她們還把嬰孩稱為“頭子”,男嬰為“多頭”,女嬰為“添頭”,胎盤為“兒衣”,臍帶為“長命”,剪刀為“交臍”,草紙為“墊子”等。若是產婦或嬰兒不幸夭折稱為“歸原”,接生工錢為“拆紅”,賞銀為“看好錢”,有錢人家為“高枕頭”,窮人家為“草枕頭”等等。永安穩婆和本地方言對孕婦的稱謂,也極具閩中風情。如她們稱婦女有孕為“害喜”或“病妹”,懷孕則為“有身”、“有妹”或“大腹室”,臨月為“順月”,分娩為“生妹”,尿布為“尿貼”,做月子為“坐月”,流產為“逿妹”,嬰孩不分男女均通稱“妹”。接生用的面盆為“杉羅”,澡盆為“桶塢”,淨桶為“尿桶”等。這些語言體現著中原古風,現只能在一些古典文籍中才能尋到。
永安舊時東郊馬嶺屴山,有一臨水夫人宮。該廟始建年不詳,明嘉靖間知縣郭仁重修,現已毀。境內貢川亦有一座臨水宮,至今善完好。相傳,臨水夫人名陳靖姑,又作陳進姑,為唐代大曆元年正月十五生於福州。她幼時天性聰穎。後得仙人教化,懂符籙之術,能驅五丁,成年嫁予古田劉杞。

陳靖姑在鄉時曾持劍數斬大蛇,為民除害。事聞於朝,惠帝封其為“順懿夫人”。又傳,後唐皇后難產時,陳靖姑幻化前往運法助生,使皇后平安產下太子。皇上聞奏後大喜,當即敕封她為“都天鎮國顯應崇福大奶夫人”,並在福建古田為其建祖廟。因屢有靈跡顯應,各地竟相效仿。據說,陳靖姑二十四歲那年,是為百姓抗旱而毅然“脫胎祈雨”,因身體虛弱而卒。臨死自言:“吾死必為神,救人產難。”因此,她逐成為閩地最著名的“專保童男童女,催生護幼”的助產神。世稱臨水夫人、順懿夫人、大奶夫人、陳夫人等,永安民間尊奉她為“順天聖母”或“註生娘娘”。

永安本地穩婆和產婦所祈拜的另一位助產護生地方神為“洪公法祖”。民間傳說,洪公為舊縣二十九都洪田人。他精通藥理、尤長婦科,在家行醫時樂善好施,為人治病救命從不計較酬銀,惟生性喜食雞腿。永安洪田熱西、霞嶺等地建有多處“洪公殿”。鄉民生病,孕婦求順產,穩婆求庇護等,均有求必應,但一對雞腿是不可少的。“洪公法祖”這位精通醫術、助產護幼、救人危難,不要紅包的地方神,在鄉間的名氣還大過臨水夫人

接生手法

清末民初,西醫雖已由美國傳教士帶入永安,但本地民眾仍習慣以舊法接生。城區南北穩婆已達數十人,但多為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婦,所幸地方中醫多數兼及婦科。如聶詩增精通脈學,尤擅婦科,診病準確、辯證施治,可謂藥到病除。穩婆以此為盾、唇齒相依也平安無事。本地孕婦臨月時,富貴之家往往早辦桶盆等器具,預備參藥、紅糖、生薑、草紙等。尤須慎擇穩婆,尋訪技高之人。能覓四十歲以外,六十歲以內極好。如或不能,寧取老者。孕婦臨產時,穩婆令諸閒雜人等迴避,不許大聲喧譁,以免使產婦驚惶。

穩婆用老婦兩人幫助撐扶孕婦或憑物站立,倦即仰臥,將粗紙鋪床,以枕安於腿中,直到漿水涌潮,腰腹齊痛時,穩婆知胎已離經,見嬰孩頭抵產門,方扶上淨桶或就在床上,大呼用力即生下矣。若遇產婦橫生、倒產、偏產、礙產等,均謂曰“難產”。穩婆如處理不好,便可要了母子的性命。老練的穩婆臨危不亂、處變不驚,遇橫生即知產婦用力甚急,當著其安然仰臥,以熱水溫手後,先推兒身順直,使胎兒頭對產門,並以中指探其肩,不使臍帶羈絆。然後,以湯藥催之,再令產婦努力,兒即可順生。倒產,為兒居母腹,未順生路,手腳先出,險象環生。穩婆從容令產婦仰睡,以輕手推入,候兒自順。

若良久不生,穩婆鏇施巧手入產門,撥兒轉順產門,再配以催生湯藥,可應聲即出。當時,人們常把婦女生產分娩,比作“下地獄”、“過鬼門關”等,永安婦女有諺曰:“有福雞酒香,無福四塊板。”又曰“有福吃雞公,沒福鑽泥洞。”真是兩命維繫,生死攸關。僅略舉一二,已令人心驚膽戰。須知,要這些沒有多少醫識、只靠經驗,幾乎是赤手空拳的穩婆,僅憑著一雙手需應對諸如傷產、凍產、盤腸產等險狀。加之產婦交骨不開產門不閉、胞衣不下、血崩不止等百般疑難。更有死胎、鬼胎、葡萄胎等,令神鬼莫側。即便是華佗再世,神仙下凡也奈若如何,穩婆者,雖名列江湖,地位不尊,然世間收生者,非精良妙手、菩薩心腸,怎敢承此重任。

穩婆穩婆

孕婦生產之後,穩婆將嬰兒的臍帶剪斷時,要預留一小段,用細麻線纏扎,再仔細摺疊盤結起來,外敷軟棉布包紮好,切不可沾水,以免引起“臍風”,待三、五日後,殘存的臍帶脫水乾枯自然脫落,形成一個略為下凹的臍眼,這便見的穩婆下剪的功夫。若臍帶脫落後,臍眼外突,穩婆的賞銀自然少去許多,話傳開去還可能砸了飯碗。故穩婆在“交臍”時最肯下心,冬日恐剪刀太涼冷氣內侵,往往以綿布相裹用齒咬斷臍帶,亦有用大麻油紙慢慢燃斷。

鄉間穩婆有用鐮刀斷臍,寓意可連生貴子,有的則用竹製舊吹火筒,將其剖成兩片以代刀斷臍。“胞衣”即胎盤,又稱“紫河車”等,因醫家認為可益氣補精,是大滋補藥,尤以頭胎男嬰胞衣最為難得。民間以為胞衣為嬰兒的一部份,二者可相互感應。本地人擔心若被外人拿去配藥吃掉,會對嬰孩不利。

因此,慎埋胞衣也是穩婆一大職責。穩婆先用清水略洗,盛於新瓷瓶或陶罐中,入古錢一枚復以青布扎口,擇向陽坡地深埋,以免貓狗野物刨食。有的則與產褥水污血穢等不潔之物,一同拋入河中。孕婦產後多體弱身虛,舊以厚葛布圍額避風,深居內室。本地習俗甚少梳頭洗面,更忌濯足,惟恐招風受濕,引發後疾。飲食也多禁膏梁、遠厚味,時以吉山老酒、當歸等燉雞,以湯下福州線面為主食。閉門臥床以三十日為期,俗稱“坐月”。產後三日,由穩婆為嬰孩“洗三”,或稱“洗三朝”。永安民間多以黃花蒿、清風藤、桔皮、柚皮、艾草、枇杷葉等祛風解毒、舒筋活血的中草藥煎湯,為之洗浴。有的穩婆還能邊洗邊唱,如“洗洗頭、作王侯;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博得賓客滿堂喝彩。抗戰爆發後,福建省政府內遷永安。

民國27年(公元1938年)7月,成立永安福建省臨時醫院,在城關晏公街李家大坪設門診部。次年,擴充為衛生處附屬醫院。民國30年(公元1941年),更名為省立永安醫院,設有婦嬰科,上層軍政人員及城區富商家屬多住院以新法接生。吉山名中醫劉攸庵精於婦科,省政府權要家屬多到劉宅求醫。抗戰勝利後,省立醫院遷回福州,留有部份人員,設立縣衛生院。民國35年(公元1946年)縣衛生院遷東門路6號,設產房兩間,民國37年(公元1948年),縣衛生院設有婦嬰室,有助產士1人,月接生10餘人。城鄉婦女生孩子,仍多採用舊法接生,新生兒死亡率高達42.5%,溺嬰陋習時有發生。1950年,永安解放後專署接管原國民黨縣衛生院,改稱為福建省第七行政專員公署直屬醫院。

影響

穩婆穩婆

城區穩婆以南門、東門、西門等處最為著名。在西門五層階,有一穩婆姓邢,名賢娟,人稱“沒牙奶”。許多被她接生的小孩,現已到了耄耋之年,提及她時還激動不已,說她衣著整潔,慈眉善目,心腸極好,有的孩子還認她做了乾娘。1952年,政府開展孕婦保健工作。當年永安專區醫院,還進行了剖腹產手術。

次年,縣婦幼保健站改造舊穩婆,開始全力推廣新法接生。衛生部門對全縣穩婆進行業務培訓,每人發給一個衛生箱,個別年齡較輕,有一定文化的還進入了醫院婦產科。由於政府的大力提倡,城區機關單位和部分民眾迅速接愛新法接生。1956年,全縣新法接生2183人,占接生率的60%。1962年,全縣產檢人數1491人,5107次。產訪2580人,住院分娩708人,住院率為20.08%,新生兒死亡率11.8%。次年,已降為6.48%。

地方名中醫鄭麟立善用自製“五積散”治療婦科雜症,重視以營養調理婦科病,民眾尊稱他為“雞湯會”醫生。1964年,全縣新培訓接生員7人,復訓65人,穩婆隊伍已發生質的變法。當年,出生4710人,新法接生4239人,新法接生率占90%。並逐年提高。1970年,全縣有349名“赤腳醫生”,部份人員也為產婦接生。

1974年,全縣開展整頓、提高、充實接生員隊伍,舊穩婆被逐步淘汰,城關、城郊、西洋、洪田、青水、貢川等6個公社,做到村村隊隊有接生員。1985年在新法接生的基礎上,提倡住院分娩,全年住院分娩達50%,如今,全市10餘家醫院,13個鄉鎮衛生院均設有婦產科,村一級醫療保健員有兼職接生員359名。隨著法制的不斷健全,無證行醫已屬非法,穩婆這一延續數千年的古老職業,最終被接生員、助產士、產科醫生所取代。但是,我們從舊穩婆身上看到的那種敬業精神,那種雖然是原始、落後,卻曾經照耀過人類繁衍漫長曆程的光輝。

三姑六婆

三姑六婆原本指的是古代中國民間女性的幾種職業。現代漢語中的“三姑六婆”常指社會上各式市井女性。
三姑三姑指的是三種宗教的出家女性。尼姑是佛教、道姑是道教、卦姑是專門占卦的
六婆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