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姓名: 秦
又名: 秦鼎彝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清代
民族: 漢族
生卒年: 1877—1906
個人履歷
秦力山(1877-1906) 自立軍統領。原名鼎彝,字力山。原籍江蘇吳縣,善化(今屬長沙)人。1897年進長沙時務學堂,次年加入南學會。戊戌政變後流亡日本,任《清議報》主筆。1900年至武漢與唐才常組織自立軍,任前軍統領。事敗再次亡命日本。1901年創辦《國民報》,為留日學界第一份宣傳革命的報紙。1902年與章太炎等發起支那亡國紀念會。同年又在上海創辦作新社,鏇創刊《大陸》月刊,竭力駁斥康梁保皇言論。1905年入雲南從事反清活動,積勞成疾,次年病逝。人物生平
清善化縣(今長沙縣)人。原籍江蘇吳縣,原名鼎彝,也名郵,字力山,別號遁公、鞏黃。生於光緒三年(1877)。父文炳,曾在縣署任刑名師爺。秦力山聰穎好學,長於文字。光緒二十四年(1898)春,以第二名考入善化縣學。時值維新運動在湖南風起雲湧,他耳濡目染新學新風,又常去南學會聽講演,對康有為、梁啓超及譚嗣同、唐才常等維新人士非常崇敬。戊戌政變後,二十五年秋,應梁啓超之召赴日本,留學東京高等大同學校。在校時,和一些進步留學生及興中會會員也有來往。

光緒三十一年春,秦力山從香港起程,經新加坡赴緬甸,向海外華僑宣傳反清革命。在緬甸期間,勸說當地華僑領袖莊銀安等人放棄保皇主張;撰寫《敬告緬甸之同胞》等文,宣傳革命;參與改革仰光中華義學等工作;並撰《說革命》24章,刊於《仰光新報》者僅16章,在華僑中宣傳反清思想和進行革命的方略。
三十二年春末夏初,秦力山在臘戍居住一段時間,與國內外進行聯絡,寫有詩篇十數首。不久,經緬甸華僑領袖徐市隱(贊周)介紹,離緬甸赴雲南乾崖。行前,為張成清所撰《緬甸亡國史》(後改稱《緬甸史》)作序,其中說:“讀其史者,可以知神權迷信,有可以滅族者焉”,用以儆戒國人。及至乾崖,即開辦學堂,以民族大義教育少數民族子弟,並在當地少數民族上層土司中進行反清革命宣傳,為同盟會在雲南活動開拓基地。同年十月十一日,因水土不服,又染瘴氣,病逝於乾崖。年僅29歲。他自19歲離家,10年中以反清革命為職志,“志堅行單,洵足為革命黨模範”。所著文字,今人輯有《秦力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