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社十兄弟

義社十兄弟

趙匡胤發動兵變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為首的所謂“太祖義社兄弟”①,也稱為“義社十兄弟”,即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勛、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兩宋之際的李攸記載:“太祖義社兄弟,保靜軍節度使楊光義,天平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石守信,昭義軍節度使兼侍中李繼勛,忠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中書令、秦王王審琦,忠遠軍節度使、觀察留後劉慶義,左驍衛上將軍劉守忠,右驍衛上將軍劉廷讓,彰德軍節度使韓重斌(贇),解州刺史王政忠。

概述

義社十兄弟義社十兄弟

何時結成“義社兄弟”,最初以何人為首,均已不詳。

其中趙匡胤、石守信、李繼勛、王審琦、韓重贇、劉廷讓六人,《宋史》及《東都事略》都有專門的紀、傳,他們都是後漢時投入樞密使郭威部下,當時也都是低級軍官,地位大體相當。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的情況也與上述六人相似,結成“義社兄弟”的時間可能就在此時。因為到後周世宗初年,各人發展情況已有很大差異,地位也已相當懸殊。此時“義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趙匡胤,而是李繼勛。趙匡胤主要是在世宗後期得到迅速提拔,成為殿前司的正長官。

趙匡胤與其義社兄弟的關係,顯然有著親疏遠近的差異,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三人可能與趙匡胤的關係最為密切,他們參與兵變,成為開國功臣。而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升遷最慢,與趙匡胤的關係也可能較為疏遠。

石守信

個人簡介

石守信(928—984),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後漢時,隸樞密使郭威帳下。後周廣順初年,升任禁軍親衛都虞侯。顯德元年(954),後周抗擊北漢的高平之戰,石守信以功升親衛左第一軍都指揮使;同年師還後,又升任殿前司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顯德三年,從世宗征南唐,石守信任先鋒,參與六合等地戰役。顯德五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後,石守信以功升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成為殿前司禁軍主力的指揮官。顯德六年三月,後周攻遼,以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韓通為陸路都部署,已升任殿前都虞侯的石守信任陸路副都部署,石守信已成為後周的主要將領之一。同年六月,趙匡胤接替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時,石守信接替趙匡胤任殿前都指揮使。世宗死,子柴宗訓即位,石守信以義成軍(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南)節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是以趙匡胤為首的“義社十兄弟”中,繼李繼勛、趙匡胤之後第三個建節的,而且長期與趙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趙匡胤的部屬、親信,後周末成為趙匡胤的副手,關係最為密切。

顯德七年

顯德七年正月初,趙匡胤指使人謊報軍情,暗中與趙匡胤勾結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范質倉促派趙匡胤率軍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長官,是趙匡胤事前安排的內應。趙匡胤於當天晚上準備兵變時,派心腹小校郭延贇馳回京城向石守信報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將士環列待旦”①,等待策應趙匡胤兵變部隊回京。由於有石守信等指揮的殿前司禁軍策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

宋朝建立

宋朝建立,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開國元勛(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並改兼歸德軍(宋州)節度使。建隆元年四月,昭義軍(潞州)節度使李筠反宋,趙匡胤立即派石守信為主帥率前軍進討,並先後於長平(關名,今山西長子南)、澤州(今晉城)南,擊敗李筠軍,趙匡胤親往督戰,攻下澤州,李筠自焚死,澤、潞平,石守信以功加同平章事為使相。同年九月,淮南節度使、原後周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反,趙匡胤又派石守信為揚州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行府事,為南征軍主帥,趙匡胤隨後也親征督戰。十一月,石守信率軍攻占揚州,李重進自焚死,淮南平。建隆二年,石守信升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但命其離京就鎮。同年七月,宋太祖解除宿將兵權,石守信改任天平軍(鄆州,今山東東平)節度使,雖保留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軍職,“其實兵權不在也”②。建隆三年九月,已加同平章事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趙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權,即請求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的名義,專任天平軍節度使。開寶六年(973),石守信的使相銜升為侍中。

宋太宗即位,石守信使相銜升為中書令,石守信自出任天平軍節度使“凡十七年不徙,專事聚斂,積財巨萬”③。太平興國二年(977),罷天平軍節度使改以中書令銜任西京(洛陽)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運輸建築材料,“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①。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征滅北漢,遂即移軍進攻遼南京幽都府,起用宿將石守信督前軍,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之戰,宋太宗親自督戰,宋軍大敗,宋太宗狼狽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將戰敗的責任推給諸將,“守中書令、西京留守石守信從征范陽,督前軍失律”,“責授崇信軍節度使兼中書令”②,但不久又進封石守信為衛國公。太平興國七年(982),移為鎮安軍(陳州,今河南淮陽)節度使。太平興國九年(984)六月死,終年57歲,追封威武郡王,謚武烈。

子-石保興

石保興,石守信長子。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征北漢時,任御寨四面都巡檢。至道二年(996),任延州(今陝西延安)都巡檢使兼署州事,又升任本路副都部署。真宗時,在與西夏戰爭中立功,後歷任知州。石保興子石元孫,寶元二年(1039),任殿前都虞侯鄜延副都部署。康定元年(1040),西夏攻延州,三川口(今延安西)之戰,石元孫戰敗被俘,宋夏議和後放還。

子-石保吉

石保吉,石守信子,石守信任天平軍節度使時,任衙內都指揮使。開寶五年,取宋太祖之女延慶公主,歷刺史、防禦使、觀察使、節度使,雍熙四年(987),任大名知府兼兵馬都部署。鹹平二年(999),真宗將出巡河北,石保吉任北面行營先鋒都部署,屯定州(今河北正定),後移屯大名以防遼。景德元年(1004)八月,以武寧軍節度使兼同平章事為使相。次年,改鎮安軍(陳州,今河南淮陽)節度使以使相就鎮。大中祥符二年(1009),妻晉國大長公主病,石保吉回京視公主疾。次年死,謚莊武。

王審琦

個人簡介

王審琦(925—974),字仲寶,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後漢末投樞密使郭威帳下,後周太祖時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顯德元年(955)從後周世宗抗擊北漢入侵,以功升鐵騎都虞侯,改鐵騎右廂第二軍都指揮使。顯德三年從世宗攻南唐,王審琦攻占舒州(今安徽潛山),以功改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顯德四年三月,在紫金山寨(今鳳台東南)戰役中,王審琦率軍先登,大敗南唐軍,轉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後在濠州(今鳳陽東北)、楚州(今江蘇淮安)戰役中均立有戰功,顯德五年改任鐵騎右廂都指揮使,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屬。顯德六年三月,從世宗攻遼。同年六月,世宗子柴宗訓即位後,王審琦任殿前都虞侯。

顯德七年

顯德七年正月初,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被趙匡胤稱為“布衣交”王審琦,與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同被安排在京城作內應。宋朝建立,在六位主要開國元勛中名列第四,升任殿前都指揮使、泰寧軍(兗州,今屬山東)節度使。建隆元年(960)四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反宋,宋太祖親征,王審琦任御營前洞屋都部署;同年九月,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反宋,石守信任揚州行營都部署,王審琦任副都部署兼前軍部署為先鋒。

建隆二年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權,王審琦罷殿前都指揮使,出為忠正軍(壽州,今安徽鳳台)節度使,在鎮達八年之久,史稱“為政寬簡”。屬縣縣令免除有罪錄事吏的職務,王審琦的幕僚報告縣令事前沒有請示而擅自處理,應該按問其罪。王審琦說:“五代以來,諸侯強橫,令宰不得專縣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維,而部內宰能斥去黠吏,誠可嘉爾,何按之有。”王審琦的思想正符合宋太祖加強皇權的要求。開寶二年(969),宋太祖親征北漢時,王審琦任御營四面都巡檢。次年,改為忠武軍(許州,今河南許昌)節度使,但不赴任而留住京城。王審琦本不能飲酒,宋太祖以布衣交共享富貴,每宴強令飲酒,王審琦有時連飲十杯,開寶六年(973),又加同平章事銜為使相,終於“暴疾,不能語”①,次年死,終年50歲,追封琅琊郡王。

子-王承衍

王審琦長子王承衍,開寶三年娶宋太祖長女昭慶公主(魏國大長公主)。王承衍曾孫王師約(原名王孝莊),治平三年(1066)娶宋英宗長女徐國公主(魏、楚國大長公主)。王師約子王殖,紹聖四年(1097)娶宋神宗第四女惠國公主(潭國長公主)②。

韓重贇

個人簡介

韓重贇(?—974),磁州武安(今屬河北)人。後漢末隸樞密使郭威麾下,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與後漢的“高平之戰”,以功升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後周末,升任殿前司控鶴軍都指揮使。

宋朝建立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時,韓重贇參與兵變,“以翊戴功”升為侍衛親軍司馬軍主力龍捷左廂都指揮使。建隆元年(960)五月,從征潞州李筠,以功代張光翰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寧江軍(夔州,時為後蜀轄區,今重慶奉節)節度使。同年九月,從征淮南,任淮南行營馬步軍都虞侯。建隆二年(961)七月,宋太祖收兵權,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罷軍職出為忠正軍節度使,韓重贇繼任殿前都指揮使、改領義成軍(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南)節度使,時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都已廢罷,韓重贇遂成為殿前司正長官。建隆三年正月,宋太祖擴建皇城東北部,並按洛陽宮殿圖修建宮殿,由韓重贇督建。乾德四年(966)八月,黃河決口於滑州,韓重贇督軍士民夫修河堤。韓重贇屢負重任,為他人所妒忌,乾德五年(967)初,有人“譖(韓)重贇私取親兵為腹心”。趙匡胤大怒,也不查證就要殺韓重贇,因為趙匡胤正是這樣而發展勢力,終於奪取後周政權的。趙普諫說:“親兵(指殿前司禁軍),陛下必不自將,須擇人付之。若重贇以讒誅,即人人懼罪,誰復為陛下將親兵者。”趙匡胤雖然不殺韓重贇,但隨即於同年二月解除他的軍職,出為彰德軍(相州,今河南安陽)節度使①。開寶二年(969),宋太祖親征北漢,韓重贇任為北面都部署。開寶七年(974)死,子韓崇訓、韓崇業。

子-韓崇訓

韓崇訓(955—1010),太平興國四年(979)宋太宗平北漢,韓崇訓從征,後以貝(今河北清河西)、冀(今冀縣)都巡檢權知麟州(今陝西神木北)。雍熙四年(987),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知州安守忠戰敗於王亭鎮(夏州西北),党項李繼遷追擊至夏州城下,韓崇訓領兵赴援,李繼遷戰敗退兵,韓崇訓改任夏州監軍。不久被調離西北,鹹平元年(998)又被調赴西北任石州(今陝西橫山北)知州,次年改任鄜州(今富縣)知州,多次擊敗李繼遷的進攻。鹹平四年六月,遼軍入侵河北,王顯任都部署,韓崇訓調任行營鈐轄,從此參與抗遼戰爭。鹹平六年,升為樞密都承旨。景德三年(1006),韓崇訓升為檢校太傅、簽署樞密院事成為樞密院次長官,次年八月以患眼疾懇辭而免職。

子-韓崇業

韓崇業,太平興國六年(981),娶秦王(後改魏王)趙廷美之女雲陽公主。次年,趙廷美被首相趙普陷害,降為涪陵縣公,房州(今湖北房縣)居住,韓崇業也被貶往房州。雍熙元年(984)趙廷美死後,才又復出任職。

李繼勛

個人簡介

李繼勛(916—977),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人。後漢末,樞密使郭威鎮鄴都時,李繼勛投入郭威部下。後周初已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顯德元年(955)三月,參加“高平之戰”,以功升殿前都虞侯,不久,改任虎捷右廂都指揮使,領永州(今湖南零陵,時在湖南割據政權境內)防禦使,趙匡胤才繼任殿前都虞侯。同年十月,升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昭武軍(利州,今四川廣元,時在後蜀境內)節度使。趙匡胤才繼李繼勛之後領永州防禦使。李繼勛在“義社十兄弟”中不僅最年長,而且升遷速度最快,是第一個升任殿前司副長官殿前都虞侯、第一個升為節度使的。“義社十兄弟”結社時也有可能原是以他為首。但當顯德三年六月,李繼勛在攻打南唐壽州(今安徽鳳台)的戰役中,因“怠於守御”,以致南唐守軍“出城來攻”,“破柵而入”,後周軍攻城之具並為所焚,“將士死者數百人”,影響後周軍的士氣,“軍無固志,諸將議欲退軍”①。但“世宗以繼勛武臣,不之責也”②,所以並沒有重責李繼勛,只是免去其軍職,出為河陽三城(孟州,今河南孟縣南)節度使,而從昭武軍節度使改為河陽三城節度使,不是降而是升,所以“議者以為失責帥之義”③,次年七月才免去其節度使而責為右武衛大將軍,而趙匡胤只在此前二月才正式升為節度使,李繼勛此後的名位雖降在趙匡胤之下,但仍高於石守信。李繼勛以後屢建戰功,官銜也不斷升遷,顯德六年世宗攻遼時,李繼勛任戰棹左廂都部署,已成為水路都部署趙匡胤的部屬。顯德六年七月,李繼勛又升為安國軍(邢州)節度使。

宋朝建立

趙匡胤代周建宋時,李繼勛正在安國軍節度使任上,沒有參與兵變活動,不屬於開國元勛。建隆元年(960)六月,趙匡胤平定潞州劉筠,李繼勛朝見趙匡胤於潞州行營,即被移為昭義軍節度使以鎮守新平定的潞州地區,後在進攻北漢邊境及抗擊北漢中屢建功勳,乾德五年(967)加同平章事為使相。開寶元年(968)八月,以李繼勛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党進為副都部署、曹彬為監軍,指揮宋軍攻入北漢。北漢隨即派侍衛都虞侯劉繼業(即楊業)等率軍扼守團柏谷(今山西太谷西南),樞密使馬峰監其軍;並向遼求援,北漢馬峰率軍南過洞過河(今瀟河,在今榆次南),與宋李繼勛的先鋒部署何繼筠軍相遇,宋軍大獲全勝,斬首2000,獲馬500匹,擒北漢將張環、石斌,奪汾河橋,直抵北漢都城太原城下,李繼勛率宋軍圍攻太原。遼穆宗已命西南面都統、南院大王耶律撻烈救援北漢,遼軍經雁門(今山西代縣)南下,李繼勛率軍退回宋境。

次年二月

次年二月,宋太祖又派曹彬、党進各率部先攻北漢,仍以李繼勛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趙匡胤隨後親征督戰。北漢派劉繼業、馮進琦仍屯團柏谷以抗宋軍,派陳廷山率數百騎進行偵察,正遇李繼勛所部前軍,陳廷山即率部投降,劉繼業等退回太原後即被罷軍職。李繼勛率部再次進抵太原城下,遼賀北漢劉繼元即位的使臣韓知璠(一作范)也於此時到達太原,並協助北漢守衛太原,隨即又向遼求援。趙匡胤在得知李繼勛等已兵抵太原,遂從潞州到達太原城下,並下令徵集附近民夫,築連城圍攻太原,又接受陳承昭建議,在汾河上築壩蓄水準備以水灌城。李繼勛率宋軍主力於太原城南,党進、趙贊、曹彬分率所部於城東、西、北三面,圍攻太原。四月,遼分兵兩路南下救援北漢,西路軍經石嶺關(今忻州南)南下,東路遼軍經定州西境進援太原,都分別為宋軍擊敗。五月,宋軍又引汾河水灌太原城,但北漢仍堅守不降,進入閏五月,夏雨連綿,宋軍多病,遼再派援軍前來。趙匡胤在採納李光贊建議“屯兵上黨,使夏取其麥,秋取其禾”;薛化光建議的“起其部內(北漢)人戶”遷於宋境內,以削弱北漢經濟及人力的政策後退兵①。李繼勛於次年移鎮天雄軍節度使。宋太宗即位後,李繼勛的使相銜升為侍中。太平興國二年(977),李繼勛以病回洛陽治病,以太子太師致仕,同年死,終年62歲,追封隴西郡王,謚莊武。

劉廷讓

劉廷讓(929—987),本名光義,宋太宗即位後賜名廷讓。祖籍涿州范陽(今河北涿州),曾祖劉仁恭,唐盧龍軍(幽州,今北京)節度使,唐末割據者;祖劉守文,為唐橫海軍(滄州,今河北滄州東南)節度使,為弟劉守光所殺,父劉延進攜家避難南逃。後漢樞密使郭威鎮守鄴都時,劉光義(一作毅)入麾下,後周太祖時,任至侍衛司龍捷右廂都指揮使。

建隆元年

宋建隆元年(960)三月,從征潞州李筠時任行營先鋒使。次年升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寧江軍(夔州,時為後蜀轄區)節度使。乾德二年(964)四月,率軍赴潞州守邊以防北漢侵擾。同年十一月,宋軍進攻後蜀,王全斌任西川行營前軍兵馬都部署率主力從陝西南下;劉光義任副都部署與都監曹彬率步騎2萬,自歸州(今湖北興山南)沿長江西上,在距夔州30里處舍舟登入,先奪城東過江浮橋,然後乘舟而上,一舉攻占江防重鎮夔州,擊破後蜀川東防禦體系的樞紐。劉廷讓軍紀嚴明,後蜀萬(今重慶萬縣)、施(今湖北恩施)、開(今重慶開縣)、忠(今忠縣)四州刺史皆迎降,劉廷讓軍遂迅速占領峽中的所有州縣。乾德三年正月,劉廷讓率軍西進至遂州(今四川遂寧),後蜀遂州知州迎降。此時,宋軍北路王全斌軍已進至成都附近,後蜀降。

同年三月,後蜀降將全師雄叛亂,迅速占領川西除成都以外的許多州縣,全師雄叛軍至成都西北新繁,劉光義率部擊敗全師雄,俘萬餘人。同年十二月宋軍平定全師雄。次年正月,劉光義以功改領鎮安軍節度使。開寶六年(973),劉光義被罷軍職,出為鎮寧軍節度使。

開寶九年

開寶九年(太平興國元年)十月,皇弟趙光義奪位,是為宋太宗。劉光義因與趙光義同名,被賜名廷(一作庭)讓。太平興國二年五月,一批節度使被授以環衛閒職,劉光義被罷節度使改授右驍衛上將軍。雍熙三年(遼統和四年,986)五月,宋遼岐溝關(今河涿州西南)之戰,宋軍大敗。六月,宋太宗又起用張永德等久處環衛閒職的宿將,任河北沿邊諸州知州以抗遼,劉廷讓被任為雄州(今雄縣)知州,後移為瀛州(今河間)都部署。同年十二月,遼聖宗率南京(今北京)留守耶律休哥(遜寧)等部入侵,劉廷讓以精兵付滄州(今滄州東南)都部署李繼隆殿後,以備緊急時進行救援,自率數萬宋軍北上抗擊遼軍,大戰於莫州(今任丘南)南,劉廷讓軍被圍於君子館(今河間北),部將桑贊率部激戰半天多,遼援軍不斷,而宋援軍李繼隆部不但不進行救援,反而南逃,桑贊遂率部先逃,先鋒雄州知州賀令圖被俘,部將、高陽關(今高陽東)部署楊重進力戰陣亡,李“繼隆退保樂壽(今獻縣),(劉)廷讓一軍皆沒,死者數萬,僅以數騎獲免”①。因是李繼隆率部南逃才導致戰敗,宋太宗沒有責罰劉廷讓。次年初,代張永德繼任雄州知州兼兵馬部署。此次戰敗的責任者李繼隆雖被逮赴中書推問,但也無罪釋放,可能引起劉廷讓的不滿,同年秋劉廷讓病,宋太宗派御醫前往醫治,劉廷讓上表要求回京城,未等宋太宗批准即擅離治所南歸,因而被下御史台按問,被削奪官爵配隸商州(今屬陝西)。子永德、永和亦被貶官。劉廷讓在貶途中絕食,行至華州(今華縣)死,終年59歲,也許宋太宗覺得對劉廷讓處分太重,“太宗念之,贈太師”①。

劉守忠

劉守忠,相州(今河南安陽市)人,一作“左驍衛大將軍致仕”③,大將軍應是上將軍之誤,其經歷或許與右驍衛上將軍劉廷讓(光義)有某些近似之處,可能也任過節度使。劉守忠父劉萬國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西)馬步軍都指揮使,也許是在後周時。劉守忠子劉用是宋太宗晉王府舊人,太宗末任至高陽關副都部署,真宗時歷任州部署、副都部署、知州等職。

王政忠

王政忠,據李燾記載:“世言太祖義社十兄弟,政忠蓋其一人也”,還說“並當檢討”④,可見南宋初葉所存史料已極少。開寶八年(975年)五月,王政忠以解州刺史權知晉州(今山西臨汾)兼兵馬鈐轄。次年八月,宋太祖以党進、潘美為帥進攻北漢,又派兵分路進兵,其中一路由郝崇信與解州刺史王政忠率領,出汾州(今汾陽)進攻太原。九月,宋軍擊敗北漢軍於太原城下。十月,當宋軍繼續攻打太原之際,宋太祖被其弟趙光義害死,“是月,太宗即位,召諸將還”①。其後,王政忠事跡不再有記載。

史載不詳

趙匡胤“義社十兄弟”中的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四人,史書記載不詳。兩宋之際的李攸記載:“太祖義社兄弟,保靜軍節度使楊光義,天平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石守信,昭義軍節度使兼侍中李繼勛,忠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中書令、秦王王審琦,忠遠軍節度使、觀察留後劉慶義,左驍衛上將軍劉守忠,右驍衛上將軍劉廷讓,彰德軍節度使韓重斌(贇),解州刺史王政忠。”這個排列順序也許就是十兄弟的排行順序。

從以上七人的最後官銜與李攸記載的相同,推測未見於其他記載的楊光義、劉慶義二人,楊光義的最後官銜當即是保靜軍節度使。而李攸所記劉慶義官銜忠遠軍節度使、觀察留後則稍有誤,北宋初未設忠遠軍,可能是安遠軍(安州,今湖北安陸)之誤;節度使、觀察留後,可能是“節度觀察留後”之誤,衍“使”字,他的官銜可能是安遠軍節度觀察留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