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內概況

科倫坡國立博物館,又名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是斯里蘭卡最大的博物館。位於科倫坡三區的科倫坡國立博物館始建於1877年,1980年新建新館,珍藏斯里蘭卡歷史上各個時期的代表性文物,有照片、繪畫、雕塑、寶石、石刻、織物等文物,館藏豐富。博物館有20多個展廳,多為專題性展廳,如斯里蘭卡佛教發展史展廳等。
在眾多藏品中,被中國遊客所熟知的要數“鄭和布施碑”,它是當年鄭和下西洋,多次經過斯里蘭卡所留下的歷史見證物。這塊石碑是1911年在加勒的道路施工中出土的,石碑用漢語、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又名“三種文字碑”,石碑內容大致是鄭和當年來到斯里蘭卡的經過及在斯里蘭卡的一些活動等,落款為永樂七年二月,也就是公元1409年,明永樂年間,朱棣在位時期。這塊碑雕刻有中國傳統龍紋,碑高1.45米,寬0.76米,厚0.13米,大氣磅礴,可惜的是上面的字跡已無法清晰再現,但是當年鄭和下西洋友好和平的精神長存。

1877年修建的科倫坡國立博物館,位於維多利亞公園的南面,是斯里蘭卡最大的文物收藏地,館內陳列著大量的繪畫、古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塊明朝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時在斯里蘭卡建立的紀念碑,碑頂端鐫刻著中國的圖案和文字,由於時間久遠,部分字跡已難辨認。館內的所有展品均是這個古老的國度文化和歷史的真實寫照。在老城區內,沼澤低地上矮小木屋中居住著大批貧民。在科倫坡南面有一座伽利草場,登上附近古老的鐘樓,可以鳥瞰科倫坡全景。
一座1877年修建的博物館──科倫坡國立博物館,位於維多利亞公園的南面,是斯里蘭卡最大的文物收藏地,館內陳列著大量的繪畫、古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塊明朝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時在斯里蘭卡建立的紀念碑,碑頂端鐫刻著中國的圖案和文字,由於時間久遠,部分字跡已難辨認。館內的所有展品均是這個古老的國度文化和歷史的真實寫照。
尋訪斯里蘭卡鄭和碑

斯里蘭卡具有扼印度洋咽喉的天然海上交通優勢,是600年前鄭和船隊北上印度、西去東非的必經之地。中斯兩國的史料均表明,鄭和船隊曾多次到達斯里蘭卡,而鄭和碑的發現則為這段歷史提供了確鑿的證明。
斯里蘭卡的鄭和碑被歷史學家稱為“鄭和布施碑”或“三種文字碑”,它是1911年在斯南部港口城市加勒被工程師H?F?托馬林發現的,當時這塊石碑碑文朝下蓋在一個管道口上。托馬林將這塊石碑轉移存放。
這塊石碑的發現當時就引起了轟動,劍橋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吉里斯教授認為,它消除了人們在鄭和訪斯確切時間問題上的疑問,因其清楚表明鄭和在1409年前後曾數次訪問斯里蘭卡(當時稱錫蘭山)。斯里蘭卡獨立後,這塊碑被送到了位於科倫坡的斯里蘭卡國立博物館保存。
曾多次在國立博物館一層的石碑大廳看到這塊刻有龍紋和漢字、明顯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碑。由於年代久遠,石碑上的文字肉眼已經難以辨認。在斯里蘭卡國立博物館執行館長拉吉特?希瓦吉先生的幫助下,記者輾轉找到了石碑中文碑文的拓片複印件。碑文記載的是鄭和等受明朝皇帝派遣,下西洋時來斯里蘭卡巡禮聖跡,向佛教寺廟布施香禮,以豎碑記之的情況,後面列有布施祭品的清單,碑文的落款是永樂七年二月,即1409年2月。

斯里蘭卡著名歷史學家、倫敦大學博士洛娜?德瓦拉賈在就鄭和訪問斯里蘭卡一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身為穆斯林的鄭和,卻能在一塊碑上以三種宗教為對象,表示同樣的禮敬與尊重,一方面反映了鄭和以及明朝統治者對各國人民的尊重和宗教上的寬容性;另一方面則反映出鄭和一行希望他們所從事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不至於受到宗教對立的影響。可以說,這塊石碑是鄭和以及當時明朝皇帝和平寬容精神的體現和象徵,同時也表明中國當時具有極為寬廣的胸懷和世界性的眼光。
相關介紹

科倫坡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市區樹木繁茂,氣候宜人。經過良好的設計市區,街頭寬闊整潔,商業大樓高聳入雲。市區主要大街高爾大街是一條筆直的大道,由北向南直伸到100多公里外的高爾城。馬路兩邊椰樹夾道林立,樹影婆娑。市內居住有僧伽羅、泰米爾、摩爾、印度、柏格、印歐混血、馬來和歐洲等許多個種族。在科倫坡老城街頭,昔日建造的印度教、佛教廟宇以及伊斯蘭教的寺院和基督教的教堂交相輝映,一座1877年修建的博物館──科倫坡國立博物館,位於維多利亞公園的南面,是斯里蘭卡最大的文物收藏地,館內陳列著大量的繪畫、古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塊明朝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時在斯里蘭卡建立的紀念碑,碑頂端鐫刻著中國的圖案和文字,由於時間久遠,部分字跡已難辨認。館內的所有展品均是這個古老的國度文化和歷史的真實寫照。在老城區內,沼澤低地上矮小木屋中居住的貧窮的辛哈里人,同沿海沙丘旁屬於上流社會的歐式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亦為這個高度現代化的大都會刻上了昔日不可磨滅的印記。
亞洲博物館
從某種角度上說,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