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寺

福源寺

福源寺,隱於宜興市東南約五十里大潮山之松竹中,始建與南宋末年景定年間(1260-1264)。

簡介

在江蘇宜興西南二十五公里處,有座方圓只有10餘里的煙山,古稱紫雲山,山勢雖不高大險峻,但自古很有靈氣。它的主峰在四周數十座叢峰的簇擁下,猶如瓣瓣蓮花將蓮蓬緊緊依偎,更有那山間雲霧,終日繚繞,不分四季,恰似給煙山披上一層神奇與靈秀的面紗,是“荊溪十景”之一,再有“姜太公釣魚”、“仙人山仙人灶”、“孫權飲馬滲山”、“岳飛餓軍山介 困金兵”、“朱元章訪金山”、“乾隆古寺巡宗”等美麗的傳說,無不透出煙山的鐘靈毓秀。 正是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紫雲之形勝,自古為文人墨客巡趣探幽之佳處,也是諸多達官貴人擇地葬祖的風水寶地,更是諸多名士高僧隱身立寺,修身養性,弘揚佛法的清淨之地。自唐代至明朝,在煙山東南至東北不到十里之內,共建有福源、碧雲、青雲、顯德四座大寺和棲雲閣、紫霞庵、佛里庵等多座廟宇。
福源寺原名正源禪院,始創於唐代。是在晉代“三賢祠”的基礎上建造的,初是庵,元代改為福源寺。

歷史記載

宋代時,廟宇僧舍已頗具規模,為當地有名的佛教聖地。宋室南遷後,民族英雄岳飛曾於寺內設臨時指揮所在紫雲山西麓與金兵大戰,並將金兵圍困於西山坳,金兵斷糧斷水,最終全部餓死,故西山坳被稱之為“餓軍山介 ”。直流傳至今。
元代初始,寺院香火日漸淡去,至元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人一源禪師雲遊到此,見到山門前有一眼石井,井內泉泛如沸,且大旱不竭,視為福,故稱“福源”,於是發心在此重建寺院。元朝末年禪院遭兵毀,棟宇頹圮,僧侶寥落。
明朝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誠莊丁伯澄(號松庵)和侄子丁王旬(號友竹),捐山田百餘畝給僧人普祥禪師重建寶殿,修築迴廊,丁伯澄之甥吳佑(號文亨)捐正殿。自此,在普祥禪師的主持下,僧眾日增,香火日盛,寺院內面貌不斷改善,初步形成了迴廊環繞、山門宏偉、大殿莊嚴、後殿幽雅的格局。成為宜興西部主要佛教和旅遊之地。繼普祥禪師之後,又經方鏡禪師努力,再建禪堂、重修山門、擴建觀音大士等殿宇,終使福源寺成為方圓百里的大型寺院。至明末,寺院又遭兵火,香火蕭條,僧侶寥寥無幾。二百餘年興旺景象蹤影全無。
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丁氏松庵祠捐資,由臨濟一代宗師幻有正傳的弟子圓融禪師重建,其規模與明代相似。禪師為不忘丁氏之好善樂施,請邑人進士顧一讓(獻縣知縣)撰文,狀元馬世俊(溧陽人)書丹《重建福源禪院碑記》,勒石兩塊,立於寺中。康熙和乾隆年間,在明德禪師主持下,丁祠再捐重資擴建,使寺院大殿雄偉莊嚴、禪房曲徑通幽、迴廊秀潔,棟宇巍峨,勢若參天,達到鼎盛,成為縣西南所有寺院之最。有詩為證:“瑞靄蒸騰掩重門,飛閣翹檐出層林,若非鐘聲傳佛話,疑似仙閣蓬萊村。”又詩云:“雲從窗前出,風從戶外回,福源真福地,臨眺獨徘徊。”
清鹹豐十年(1861年),太平天國時期,戰火使廟宇被毀,僧侶無幾,僅有數間茅屋權供佛像。其淒涼景象目不忍睹。主持僧雲峰在幾遭盜賊洗劫後,無心創業,舍此他適。使寺內田產荒蕪,基業頹廢。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明修僧接管主持經與丁氏田主合力經營。於民國二年(1912年)再修大殿,重築圍牆,又經數年勵精圖治,使廟宇建築達百餘間之多。
在抗戰時期,福源寺為中共地下黨游擊隊的活動區,新四軍將領粟裕、譚震林、石中汗曾先後率部在此活動,並在廟裡開設抗大教育點,由石中汗講解,宣傳抗日。煙林中學也有部份進步青年前來聽講。1944年冬,日偽軍在漢奸的帶領下,將福源寺付之一炬,大火熊熊,持續三天三夜,可見當時的寺院規模之巨。1949年解放後,寺內只剩殘房數間,破敗不堪,一名僧人難以維持。殘房材料也被拆建國小校,寺院消失。
1995年,當地民眾自發募集重建福源寺,由於原址被宕口開採石料,就在山腳下200米處建9間茅房, 1996年,宜興市人民政府批准煙山福源寺為佛教活動點,2000年至今,經昌松法師主持事物以來,竭力經營,八方募集,現寺院占地百餘畝,建有天王殿、大殿、龍王殿、觀音殿、三聖殿、地藏殿、僧房、寮房等,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寺院已初具規模。有待各方信眾好善樂施,使寺院面貌得以不斷改善,重現輝煌

名詞解釋

梵語尾賀羅Viha%ra,毗訶羅,鼻訶羅。寺原為官司之名。釋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羅璧志余曰:‘漢設鴻臚寺待四方賓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國,館摩騰法蘭於鴻臚寺。次年敕洛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鴻臚非久居之館,故別建處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為西方之客,若待以賓禮也。此中國有僧寺之始。’西土稱為僧伽藍,僧伽藍譯言眾園。謂眾人所居所,在園圃生殖之處,佛弟子則生殖道芽聖果也,經曰伽蘭陀竹園祇樹給孤獨園。是西域之寺舍也。後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創立伽藍而名以招提之號,隋煬帝大業中改天下之寺為道場,至唐復為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