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南朝梁武帝天監中析晉安郡置南安郡。大同六年(540年)置 龍溪縣,屬南安郡。
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升晉安郡為閩州,龍溪縣地屬閩州南安郡。光大二年(568年)閩州改為豐州,屬豐州南安郡。
隋開皇九年(即陳禎明三年,589年)改豐州為泉州(治在今福州),廢建安郡、南安郡,不久龍溪縣撤銷併入南安縣,不久南安縣也撤銷,龍溪縣地直屬泉州(駐地今天福州)。大業二年(606年)改泉州為閩州,翌年改閩州為建安郡,領閩、建安、南安、龍溪四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為建州,龍溪縣地屬建州;三年析建州地置豐州(治在南安),龍溪縣屬豐州,州駐地今天福州:六年閩縣升制為泉州都護府,龍溪縣屬之,不久豐州撤銷併入泉州,州駐地今天福州。
嗣聖元年(684年)析泉州的莆田、南安、龍溪置武榮州(治在南安),龍溪縣屬武榮州,不久州廢,併入泉州,州駐地福州。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此時泉州 州駐地為今天的福州,今天的泉州在唐朝久視年間(西元700年)才最後定設州,前面多次裁撤)和潮州一小部分,設定了漳州。716年(開元四年),徙州治至李澳川(今漳浦縣綏安鎮)。開元二十九年後,劃龍溪縣、龍巖縣來屬。786年(貞元二年)州治再徙龍溪縣桂林村(今漳州城區)。龍溪縣屬武榮州,不久州廢,併入泉州(州駐地)福州。
景雲二年(711年)改武榮州為泉州(治在晉江),龍溪縣屬泉州。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割泉州的龍溪縣屬漳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漳州為漳浦郡,龍溪縣屬之。乾元二年(759年)漳浦郡復名漳州,龍溪縣屬漳州。
貞元二年(786年)漳州遷治龍溪,龍溪縣成為附廓。
886年(唐光啟二年)王潮三兄弟隨王緒農民軍進入福建,攻下泉州,福建觀察使陳岩委王潮為泉州刺史,至947年,南唐滅閩國,漳州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為威武軍節度使,漳州為其治地,909年(閩國開平元年),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漳州改稱南州,龍溪縣屬南州,清源軍代管南州。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州復名漳州,龍溪縣屬漳州,清源軍代管漳州。
963年,清源軍(下轄泉州、莆田、漳州)改名為平海軍,陳洪進為節度使,同時管轄南州,漳州屬平海軍。
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陳洪進納土於宋,漳州始隨平海軍納入宋土。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漳州改為漳州路,龍溪縣屬福建省漳州路。
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567年1月14日),朝廷批准析龍溪縣一都至九都及二十八都之五圖和漳浦縣二十三都之九圖,設定 海澄縣。龍溪、海澄屬漳州府。
清龍溪、海澄屬漳州府。清朝設汀漳龍道,管轄汀州府之縣、漳州府之縣,龍巖州。
民國元年福建實行省、道、縣三級政制,龍溪、海澄屬福建省西路道;3年西路道改為汀漳道,龍溪、海澄屬之。
民國14年廢道,福建實行省、縣二級政制,龍溪、海澄屬省直轄。
民國21年4月20日,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進駐漳州(龍溪縣城),4月下旬成立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龍溪、海澄兩縣屬之,至5月28日紅軍回師蘇區時終止。
民國22年11月發生“福建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12月將福建劃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四省。龍溪、海澄屬龍汀省。
民國23年7月福建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龍溪、海澄屬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翌年10月,全省改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龍溪、海澄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入福建,龍溪、海澄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省漳州軍事管制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地初為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09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原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第六行政督察區,設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0月,龍溪、海澄屬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0年4月1日,龍溪、海澄屬漳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0月改屬福建省人民政府龍溪地區專員公署。
1950年09月14日,又改為龍溪區,成立龍溪地區專員公署。1951年6月,析龍溪縣城關一區、二區設縣級漳州市(今薌城區)。
1955年3月,改龍溪地區為 龍溪專區 ,成立龍溪專員公署。
1957年9月,漳浦縣董浦、三美、山邊3個鄉劃歸海澄縣。
1958年10月,同安縣從晉江專區(管轄泉州大部、莆田)劃出改隸於廈門,1970年8月,再劃歸晉江地區,1973年9月,歸隸廈門市至今 。1958年8月,海澄縣海滄、新垵2鄉劃入 福建同安縣,現在劃屬於廈門 海滄區。
1960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龍溪、海澄合併為 龍海縣,屬龍溪地區專員公署。
1961年6月,龍海縣天寶、浦南2個公社,以及九湖公社3個生產大隊、步文公社1個生產大隊和後房農場劃歸漳州市。
1967年6月,龍海縣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省龍溪專區軍事管制委員會。1968年4月27日龍海縣革命委員會成立,5月改屬龍溪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3月,龍海縣屬龍溪地區行政公署。
1980年10月,龍海縣革命委員會改為龍海縣人民政府,仍屬龍溪地區行政公署。
1985年6月,龍海縣屬漳州市人民政府。
1993年5月,龍海縣撤縣設市(縣級市)。
1996年9月,國務院批准析龍海市步文鎮(除2個行政村外)和郭坑鎮劃歸新成立的漳州市龍文區。
2010年4月,國務院批准龍海市管轄的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直屬於漳州市政府管轄。
2012年1月,國務院批准龍海市角美鎮劃歸新成立的漳州台商投資區,並由漳州市單列管理。
2013年12月,國務院批准同意將龍海市顏厝鎮、九湖鎮劃歸新成立的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轄,目前由龍海市協助管理。
行政區劃
2016年末下轄14個鄉鎮街道辦:石碼街道(已批覆未掛牌)、榜山鎮、紫泥鎮、海澄鎮、東園鎮、白水鎮、浮宮鎮、港尾鎮、程溪鎮、東泗鄉、隆教畲族鄉、角美鎮、九湖鎮、顏厝鎮,全市共239個村民委員會、41個社區居委會;下設370個居民小組(截止為2017年末)、2787個村民小組。另外,管轄雙第華僑農場、程溪農場和九龍嶺林場、林下林場。 實際管轄11個鄉鎮街道,其中角美鎮歸漳州台商投資區管轄、顏厝鎮、九湖鎮及林下林場歸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轄,原龍海市港尾鎮的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直屬漳州市管轄。
鎮/鄉 | 面積 | 直轄 | |
石碼街道 | 5.26平方公里 | 解放東社區、漁業社區、新華社區、九二0社區、解放北社區、解放南社區、解放西社區、紫雲社區、橋口社區、紫光社區、人民西社區、港口社區、僑村社區、九龍社區、高坑村、登第村、內社村、蔬菜村 | |
榜山鎮 | 56平方公里 | 龍江社區、上苑村、文苑村、南苑村、洋西村、崇福村、雩林村、普邊村、翠林村、福河村、北溪頭村、園仔頭村、榜山村、田邊村、蘆州村、平寧村、柯坑村、嶺口村、雲梯橋村、梧浦村、長洲村、嶺口農場 | |
海澄鎮 | 61.4平方公里 | 城內居委會、溪頭居委會、大埕居委會、華陽居委會、山後社區、山後村、豆巷村、玉枕村、嶼上村、黎明村、溪北村、羅坑村、和平村、下埭村、合浦村、內溪村、珠浦村、內樓村、河福村、上寮村、倉頭村、前厝村、崎溝村、埭新村、大成農場 | |
白水鎮 | 80.4平方公里 | 白水居委會、白水村、方田村、崎岎村、西鳳村、郊邊村、樓埭村、金鰲村、井園村、山美村、莊林村、磁美村、山邊村、下遼村、大下村、下田村 | |
浮宮鎮 | 81平方公里 | 浮宮居委會、溪山村、山塘村、浮宮村、港前村、邱厝村、霞郭村、海山村、海平村、霞威村、埔里村、田頭村、霞圳村、後寶村、丹宅村、美山村、際都村、霞興村、八坑村、漁業村、草埔頭村、溪東農場 | |
程溪鎮 | 247.3平方公里 | 程溪圩居委會、白雲村、下莊村、內雲村、南坑村、後安村、頂葉村、下葉村、禾山村、葉侖村、塔潭村、東馬村、東樓村、粗坑村、上坪村、人家村、浮山村、東頭村、官園村、洋奎村、奎坑村、浮山農場 | |
港尾鎮 | 69.6平方公里 | 梅市居委會、湯頭村、東坑村、古城村、省山村、石埠村、上午村、梅市村、城外村、格林村、沙壇村、考後村、卓岐村、斗美村、深沃村、浯嶼村、古城農場 | |
紫泥鎮 | 68平方公里 | 紫泥村、溪墘村、下樓村、錦田村、世甲村、南書村、西良村、安山村、城內村、溪洲村、溪霞村、新洋村、仁和村、巽玉村、金定村、甘文農場 | |
東園鎮 | 35.4平方公里 | 東園居委會、東園村、南邊村、東寶村、茶斜村、埭尾村、楓林村、新林村、過田村、鳳山村、鳳鳴村、田厝村、秋租村、厚境村、港邊村、秋租農場 | |
東泗鄉 | 59.42平方公里 | 虎渡村、太江村、卓港村、東泗村、碧浦村、松浦村、董浦村、松嶺村、西嶺村、水滸村、清泉村、漸山村、下浦村、溪坂村 | |
隆教畲族鄉 | 75.56平方公里 | 海星居委會、白塘村、新厝村、紅星村、關頭村、鎮海村、流會村、白坑村、黃坑村、徑內村、新村村 | |
雙第華僑農場(功能區) | 寨仔管區、僑星管區 、洲仔管區 、天城管區 | ||
九龍嶺林場(功能區) | 九龍嶺場部居委會 | ||
程溪農場(功能區) | 倒橋居民點、場部居民點、紅星居民點、柿仔居民點、林下居民點、下莊居民點、虎山居民點、光明山居民點、高塘居民點 | ||
龍海經濟開發區(功能區) | 龍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 ||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 (功能區,漳州市,龍海市共同管轄) | 56.17平方公里 | 凌波社區、大徑社區、店地社區、白沙社區、石坑社區、廈門大學漳州校區 | |
角美鎮 (漳州市直管,由漳州台商投資區(功能區)管轄) | 163平方公里 | 角美片區(功能區) | 共和街社區、解放街社區、僑興街社區、團結社區、下士社區、社頭村、田裡村、龍田村、龍江村、鋪透村 |
石美片區(功能區) | 石美街社區、石美村、南門村、埭頭村、蔡店村、東山村、石厝村、橋頭村、西邊村 | ||
東美片區(功能區) | 東美街社區、江東社區、東美村、玉江村、流傳村、楊厝村、沙坂村、埔尾村、恆倉村、吳宅村、坂美村、課堂村、沙洲村、內丁農場、江東農場 | ||
福龍工業開發區(功能區) | 福龍社區,洪岱村,上房村、福井村、蒼坂農場、福龍工業園區、鳳山工業園區 | ||
龍池經濟開發區(功能區) | 龍池社區、白礁村、鴻漸村、金山村、錦宅村、龍池開發區、文圃工業園區 | ||
顏厝鎮 (由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功能區)和龍海市共同管轄) | 52平方公里 | 長邊村、水頭村、洪坂村、馬州村、丹州村、洪塘村、下宮村、田址村、東珊村、顏厝村、宅前村、上洋村、 路邊村、巧山村、庵前村、後壠村、石牌村、下半林村、園中村、上溪村、長社農場 | |
九湖鎮 (由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功能區)和龍海市共同管轄) | 87平方公里 | 荔都居委會、琪塘村、嶺兜村、九湖村、庵兜村、小梅溪村、大梅溪村、田中央村、洋坪村、蔡坂村、下庵村、新塘村、新春村、林下村、鄒塘村、蔡坑村、衍後村、長福村、埔美山村、恆春村、馬嶺村、木棉村、林前村、田墘村、內寮農場、閩南地質大隊 | |
林下林場(功能區) (由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功能區)和龍海市共同管轄) | 林下場部居委會 | ||
資料來源於政府官網等 |
地理環境
位置
龍海市位於北緯24º11’~24º36’,東經117º29’~118º14’。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漳州市東部,西北南群山環抱,東南瀕臨東海和南海。東與廈門市海滄區交界,南與漳浦縣相接,西和漳州市區、南靖縣、平和縣毗鄰,北與長泰縣相接。西距漳州市區19千米,西北距省會福州市292千米。
地形
龍海市地處九龍江下游沖積平原,地勢為北部、西部、南部三面環山,中部平原,東南部臨海。北部丘陵地帶屬戴雲山脈的余脈,西南部中低山丘陵地帶屬博平嶺的支脈。主要山峰有大尖山、獅頭大山、後溝尾山、泰崗尾山等。境內最高峰大尖山位於程溪鎮,海拔953.6米;最低點為港尾浯嶼島以東的九節礁中間,海拔-47米。
氣候
龍海市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降水充沛,海洋性氣候特點明顯,夏少酷暑,冬少嚴寒,自然景觀四季常綠。多年平均氣溫21.5℃,1月份平均氣溫13.5℃,極端最低氣溫0.2℃(1973年12月26日);7月份平均28.9℃,極端最高氣溫40.9℃(2003年7月26日)。最低月均氣溫6.3℃(1971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6.0℃(2003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15.8℃,最大日較差15.9℃(1989年12月7日)。生長期年平均365天(全年),無霜期年平均337天,最長達366天,最短為28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8小時,年總輻射10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5天(全年)。年平均降水量1563.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34天,最多達170天(1975年),最少為100天(2003年)。極端年最大雨量2187.1毫米(1997年),極端年最小雨量毫米944.1(2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月到9月,6月最多。
水文
龍海市境內河道屬九龍江流域。主要河道有二級河道九龍江北溪和九龍江西溪二條,總長35.8千米;四級河道九龍江南溪一條長57.5千米。河網密度為1.15千米/平方千米。三條河道總長93.3千米,流域面積665.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13.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05.46億立方米。境內最大河流為九龍江北溪,從境內江東古橋上游約2千米處流經下游郭洲頭後分為南港和北港。其中,南港流至下游約1.5千米處的福河村與九龍江西溪匯流至烏礁島;北港流經安山村。至此,九龍江北溪、西溪再次匯合穿越下游滸茂、烏礁二島,分為南港、中港、北港,直至海門島,匯集九龍江北溪、西溪、南溪三溪之水進入廈門港注入東海。北溪在境內全長18.05千米,流域面積148.1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為281.4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主要的氣象災害有颱風、暴雨、高溫、乾旱、低溫冷害、凍害以及雷電災害等。颱風災害年均發生2次左右,影響程度不同,主要發生在7月至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9年10月8-9日。9914颱風於1999年10月9日10時正面襲擊龍海市,影響時間長且強度強,龍海市氣象觀測站瞬間最大風速達到12級,給全市造成極大災害,經濟損失共9.8億元,其中包括:農作物受災面積29.45萬畝;絕收面積8.2萬畝;水果受災面積7.2萬畝;水產受災面積3.4萬畝。房屋倒塌或半倒塌2.5萬間。水利、通信、電力設施損失8450萬元,道路、碼頭等損失1.23億元。人員死亡18人,失蹤3人。凍害最嚴重的一次出現在1999年12月21-26日,連續6天最低溫度低於5℃,22-25日4天有霜凍,23日伴有結冰,由於低溫持續時間長,全市大範圍農作物嚴重受災,各種蔬菜損失5000萬元,經濟作物等損失8505萬元,總計損失13505萬元。此次所受凍害為50年一遇。
自然資源
龍海市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17種,包括非金屬礦產資源10種,金屬礦產6種,能源礦產1種。其中,地熱礦區6個,資源儲量:2912.44噸/日;長石礦區7個,資源儲量:15.07萬噸;高嶺土礦區7個,資源儲量:2091.33萬噸;飾面用花崗岩礦區30個,資源儲量:291.47萬立方米;建築用花崗岩(凝灰岩)礦區59個,資源儲量:9930.54萬立方米;磚瓦用粘土礦區22個,資源儲量:235.33萬噸;礦泉水礦區16個,資源儲量:3487.58噸/日。
龍海市擁有林地面積105萬畝,是中國水仙花之鄉,浮宮鎮為福建楊梅第一鎮。境內野生動物有獸類27種、禽類98種、魚類400多種。
人口民族
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在縣境內生息繁衍。秦漢以來,特別是從南朝梁置縣至唐代的數百年間,人口逐漸增長。兩宋時期,閩南一帶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人口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元代,由於統治階級的殘酷掠奪,人口逃亡較多。明中葉後,海外交通及對外貿易興盛,月港成為東南沿海貿易中心,商賈輻輳,生齒日繁。九龍江下游沿岸逐漸成為人口比較集中的經濟區域。明末龍溪、海澄兩縣戰亂頻繁,清初兩次“遷界”,人口死亡率高,外流量大。至康熙九年(1670年)海澄縣人口“存者不及三分之一”,龍溪縣人口亦大量減少。從康熙中期至乾隆年間,社會逐步安定,政府鼓勵生育,戶口大量增加。同時外遷的人口復返原籍。至道光年間,龍溪、海澄兩縣人口驟增。
鴉片戰爭後,龍溪、海澄兩縣戰爭頻仍,傳染病肆虐,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外逃。至民國26年,兩縣人口合計434875人。抗日戰爭後人口逐漸減少,至民國36年共有391996人。
建國後,社會安定,人口迅速增長,出現高出生、低死亡的狀況。1950~1959年,1962~1972年,先後兩次出現了人口出生高峰期。196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8‰,增長幅度達到建國以來最高水平。1972年開始實行計畫生育工作,把人口再生產逐步納入國民經濟計畫的軌道,人口自然增長率1971年為29.4‰,1985年降為10.2‰。1982~1987年,龍海市連續六年被評為福建省計畫生育紅旗市、先進市,1985年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單位。
1990年,全市總人口812033人,其中漢族803859人,占98.99%。1991年全市總人口83036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83‰,人口密度為671人/平方公里。
據《漳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龍海市人口數為877762,占漳州大市總人口的18.25%。
2010年末,龍海市戶籍總戶數22.08萬戶,人口81.4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92萬人,農業人口65.57萬人;男性41.08萬人,女性40.42萬人。
2013年末,龍海市戶籍總人口69.4萬人,常住人口91.8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8.04萬人,城鎮化率52.3%(常住人口、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三個數據含台商投資區、漳州開發區)。在戶籍總人口中,男性35.02萬人,占50.46%;女性34.38人,占49.54%;18歲以下12.72萬人,占18.3%;18~35歲19.39萬人,占27.9%;35~60歲以上27萬人,占38.9%,60歲以上10.29萬人,占14.8%。
2016年全市年末戶籍人口71.63萬人,總戶數18.98萬戶,人口自然增長率13.48‰。常住人口68.89萬人,年平均常住人口68.65萬人,城鎮化水平56.1%,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本數據不含漳州台商投資區、漳州開發區)
2017年全市年末戶籍人口71.94萬人,總戶數19.25萬戶,人口自然增長率4.33‰。常住人口69.27萬人,年平均常住人口69.08萬人,城鎮化水平58.2%,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本數據不含漳州台商投資區、漳州開發區)
•民族
2011年末,龍海市有畲、苗、土家、壯等45個少數民族,人口17870人,占總人口的2.17%。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畲族、苗族、土家族、壯族,其中畲族9381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2.5%。
政治體制
龍海市人民政府市長:鄭隆松;副市長:蔡三蛇、康文將、黃全海、許偉宏、林炎山 、林中、李施軍
經濟概況
2017年,龍海市全市實現生產總值827.2831億元,增長8.3%;公共財政總收入87.6405億元,增長7.8%,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收入56.2820億元,增長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8.1109億元,增長11.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53.6230億元,增長8.2%;外貿出口總值15.5453億元,增長1.9%;實際利用外資18.45億元,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1.1108億元,增長1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35元,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9元,增長8.5%。
農業
漢代,市境就有牛耕技術。龍溪建縣前後的六朝,本地農民和南來移民在九龍江下游開闢了片片田園。唐開漳後,軍民開山辟埭,擴大稻田蔗圃,推廣中原的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宋興水利、墾埭田、改農具、護耕牛,引占城良種稻在龍溪推廣,甘蔗種植亦比唐代普遍。明代除擴大耕地、續修水利外,耕作技術上掌握農時季節、改良土壤、引進良種等,甘薯、花生、菸草於明中後期引進。清代引進番鴨和吐綬雞。民國時期始用氮素化肥。
龍溪、海澄兩市農村歷來常受戰亂破壞,農民則受勢家豪強壓榨,賴以生產生活的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封建地主階級手中,備受地租、高利貸雙重剝削之苦。農具簡陋,耕作粗放,作物產量低,豐年還可維生,災年就得枵腹,甚至逃離故土。自明末至民國38年,市境糧食不能自給,常靠外來糧食接濟。
建國後,進行土地改革,摧毀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耕者有其田,解放了生產力。開展農業互助合作,引導農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強農業耕作栽培技術指導,做到災年保收成,常年增產豐收。1956年,水稻平均單產龍溪市為540.5公斤,海澄市為503公斤,實現“水稻千斤市”。1957年,兩市糧食總產193273噸,比1949年123057噸增長57.06%。民食餘裕,戶戶年年爭先交售愛國糧。
1958年,生產計畫高指標,生產措施瞎指揮,上報產量浮誇風,收益分配搞平調,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加上1959年“8.23”、1960年“6.9”特大風、水災害,造成五穀歉收。1961年全市糧食總產140610噸,比1957年減產27.25%。貫徹國民經濟調整方針後,農村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並舉,恢復社員自留地和家庭副業,先後引進水稻矮稈良種和良種豬,生產全面發展。糧食總產1963年為196079噸,略超1957年;1965年為232510噸,比1957年增長20.30%。
1966~1976年,限制農民多種經營,農業生產又一次受到嚴重干擾。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總產量、總產值出現波浪式起伏,十年間未能得到發展。1978年全市糧食總產312408噸,平均畝產811公斤,跨“雙綱”。
1980年後,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自主經營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為提高。在耕作技術措施上,實現糧食一年三熟三高產的改制,機耕面積占可機耕面積的90%以上,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採用配方施肥、化學除草、藥物治蟲;同時發展金定鴨、瘦肉型豬、食用菌蘑菇等創匯農業,農業生產量和總產值直線上升。1989~1991年,糧食畝產噸糧“三連冠”。1991年,全市農業總產值為9.51億元,比1978年增長1.44倍。農、林、牧、副、漁產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100∶2∶13∶3∶9變為1991年的100∶3∶40∶4∶26。糧食總產35.66萬噸,畝產為1033公斤,比1978年增長14.15%和27.37%。
2010年,龍海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7.89億元,增長4.1%。其中,農業產值24.01億元,增長3.6%。
工業
龍溪建縣時,境內就有紡織、冶煉、造船、製鹽、制陶等手工業作坊。唐代北方匠人南來,帶來了先進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兩宋時期手工業蓬勃發展,著名東溪窯和扶瑤的陶瓷、漳產葛布、吉貝布名聞遐邇,山區冶煉產鐵,沿海製鹽業興起。元代漳州設雜造局專管手工業生產,官營的紡織工場已具相當規模。明代手工業突飛猛進,至明中葉,縣境內已有紡織、爐冶、窯冶、製糖、造船、釀酒、糧油、曬鹽、食品加工、竹木器等行業;龍溪“城闉之內,百工鱗集,機抒爐錘,手心俱應”,漳絨成為朝廷貢品。海澄“家家蔗煮糖”,已能煉製成白糖、冰糖。嘉靖十二年(1533年),縣內匠戶502家,丁口2190人。清朝末期,出現華福機製糖廠和金永和煤礦公司二個近代工業企業。民國時期,龍溪、海澄兩縣工業、手工業發展緩慢。
1950年,龍溪、海澄兩縣工業產值共1292萬元,占工農業產值13.65%。1951年兩縣接管7個廠、場,始有國營工業。1953~1956年,兩縣對私營工業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原有154家私營工業企業,有85家轉為國營,66家轉為公私合營,3家組成生產小組。從業人員1356人;手工業生產者原5413人,組成55個生產合作社,16個公私合營廠、場,64個生產小組。1956年後,兩縣工業圍繞農業生產創辦廠、場,新建4個工廠。1957年,兩縣工業產值共2522萬元,比1950年增長近一倍,占工農業總產值17.18%。
1958年,號召“大辦工業”、“大煉鋼鐵”,兩縣國營工業猛增至111家,職工14821人,年工業產值4463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28.58%,由於工業發展過快,出現國民經濟比例失調,1961年後一些工業企業被迫下馬,國營工廠減為65個,職工9593人。1962年全縣工業產值降為249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26.07%。“文化大革命”中,工廠大多停產鬧“革命”,個體手工業被取締,工業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工業產值由前16年的平均遞增16.6%降為4.6%。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工業經過“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發生根本性變化,擺脫了自然經濟就地取材、就地用人、就地銷售的束縛,增強商品經濟和經濟效益觀念。1984年後,工業主管部門轉變職能,逐步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實行承包責任制,經營上跨出市境,走向全國、走上國際;在國營企業主渠道的指導下,大力發展集體企業、個體企業、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形成多渠道、多方位競爭機制。1991年,全市市屬工業企業發展至255家,職工15765人,固定資產原值16059萬元,工業產值11249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53.24%。
2010年,龍海市完成工業總產值757.09億元,可比價增長26.1%;實現工業增加值194.00億元,增長18.2%,對全市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65.2%,拉動全市經濟成長10.2個百分點。
商業
唐宋時期,龍溪縣城漳州是閩南主要商業貿易中心。縣境內的天寶、石美、月港、海滄等地也形成較大的市集。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加工業的興起紡織、陶瓷業已相當發達,並有煉銀、鐵、銅等作坊。因地處九龍江沿岸,並臨海濱,境內有多處貿易港口,龍溪縣與內地及東南沿海各地經濟貿易往來十分頻繁。
元代,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兵連禍結,商業蕭條。明代,政府採取有利於生產力發展措施。至明代中葉,龍溪商品經濟恢復發展,月港對外貿易興盛。明正統至萬曆年間,龍溪、海澄兩縣商業貿易達到鼎盛時期,重要港口石碼、月港、石美、海滄、白水、浮宮等地成為閩西南貨物集散地,尤以海澄月港商賈雲集,繁華甲一方。天啟四年(1624年),西方殖民者侵擾、掠奪,海運梗塞,商業貿易衰落。
清初,龍溪、海澄兩縣遭受多次“遷界”的影響,致“海濱數十里,幾無人煙”,石碼、海澄成為廢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後,政府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生產力得到發展,商業日趨繁榮,大小集市貿易點50個,年貿易額800萬兩銀元。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龍溪、海澄、石碼先後設定商務會(後改稱商會)。民國初期,軍閥混戰,外國資本主義經濟掠奪,商業一度衰退。此後隨著民族工業的興起,愛國僑胞、台胞投資興辦企業。商業貿易再度復甦,石碼成為貨物“吐納口”,閩西南大部貨物均由此轉運廈門港銷往沿海省市及南洋各地,抗日戰爭期間,石碼一度成為內地與淪陷區廈門的貿易中轉站,商業畸形發展。民國35年後,通貨惡性膨脹,不少商戶倒閉,商業再度凋零。
1949年12月,廈門貿易公司在石碼設立經營處,是龍溪、海澄兩縣建國後第一家國營商業。1952年,兩縣相繼建立25個供銷合作社及百貨、貿易、專賣等9個國營專業公司,並有私營商業3031家。1954~1956年,完成對私營商業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兩縣國營商業公司20家,供銷合作社下屬有4個經理部,18個基層社,有1000多個合作商店、門市部、代銷點、收購點。1957年兩縣社會商業零售額4016萬元,其中國營占32%,集體占40.4%,公私合營占26.4%,個體僅占1.1%。1958年後,將合作商店“過渡”為國營商業,撤銷專業公司,實行政企合一,同時限制自由市場,取締個體商業。“文化大革命”期間,商業機構再度合併,商業經濟被視為滋生資本主義的土壤,集市關閉,商業受挫。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政策,建立和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多條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的商業體制,加強國營商業的建設、積極扶持和發展集體、個體商業。國營商業及供銷合作社先後對所屬企業實行擴大經營管理權,並對700多個經營單位實行各種不同類型的經營承包責任制。1991年全市有商業、飲食服務業網點9007個,從業人員18816人,其中國營網點226個,人員2535人;集體862個,4080人;個體7879個,12201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6.3億元,其中國營占29.8%,集體占24.7%,個體占45.5%,市場繁榮,商品經濟迅速發展。
2010年,龍海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11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4.60億元,增長43.4%;限額以下零售額65.50億元,增長12.2%。在限額以上貿易業中,商品銷售額27.19億元,增長42.4%;住宿餐飲業營業額1.31億元,增長39.8%;消費品零售額4.60億元,增長43.4%。
社會事業
科技
新中國成立後,縣(市)人民政府重視經濟建設和科技人才的培養。1953~1965年,以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為目的的科研活動取得一定成就,工農業生產雙獲發展。“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機構癱瘓,科技人員排除“左”的干擾,亦取得一些科研成果。有1973年“調節早稻,改革晚季,擴大冬季”改制,為糧食穩產高產打下基礎。1979年科研機構恢復,縣、鄉(鎮)科技人員專業技術不斷提高。
1987年。海澄、角美鎮被評為福建省第一批科技示範鄉(鎮)。1988年縣(市)人民政府配備科技副縣長,14個鄉(鎮)配備科技副鄉(鎮)長,進一步健全四級科技網路,加強科技隊伍建設,依靠科技轉化生產力,搞好經濟建設。1990年6月,龍海縣被國家科委確定為重點聯繫縣。1991年全縣有專業技術職稱人員8266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107人,中級技術職稱1229人。1978~1991年共評定縣級科技成果獎254項,1981~1991年50個科研項目中獲國務院授予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部科技進步獎3項,省級科技進步獎16項,市(地)級科技進步獎30項。
2010年,龍海市專利申請527件,年度專利授權422件,被評為省智慧財產權強縣。燦坤實業研發中心獲得國家技術中心認定,新增金冠等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獲得國家星火、火炬和創新基金扶持項目5個。
教育
1949年9月,龍溪、海澄縣接管公、私立普通中學9所,學生2784人;國小249所,學生32902人;幼稚園4所,幼兒673人。建國初,學習蘇聯辦學經驗,調整學校布局,整頓教學秩序,開展掃盲運動,工農子弟入學人數大量增加。1957年貫徹毛澤東提出的“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教育方針,中國小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大躍進運動中,學校盲目發展,忽視教師主導作用,師生參加生產勞動過多,以致教學質量下降。1961~1963年,全縣中國小進行調整,重視課堂教學,教育事業穩步前進。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停課鬧革命”,教育事業受到嚴重破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過撥亂反正,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尊師重教,學校教育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同時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業餘教育。1985年龍海成為全國普及基礎教育先進市。1986年達到基本掃除文盲市標準。1987年龍海一中蘇朝暉參加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獲得金牌獎。
1950~1991年,培養國小畢業生332886人,國中畢業生127136人,高中畢業生44478人。升入中專6119人,大專院校5768人。1991年,全市擁有普通中學26所,學生25939人;國小288所,學生83642人;幼稚園356所,幼兒24252人;職業中學6所,員生1005人。
2010年末,龍海市擁有中、國小學校241所,其中普通中學36所,國小205所;中、國小專任教師6429人,其中普通中學專任教師3277人,國小專任教師3152人;中、國小在校學生9.91萬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學生4.32萬人,國小在校學生5.59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9%,其中女童入學率99.9%,國中升學率98.4%,高中升學率89.0%。
高級中學 | 龍海一中 | 龍海二中 | 龍海四中 | 龍海五中 |
龍海七中 | 港尾中學 | 程溪中學 | 角美中學 | |
東園中學 | 浮宮中學 | 滸茂中學 | 白水中學 | |
華僑中學 | 榜山中學 | 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漳州市直) | 廈門雙十中學漳州校區(漳州市直) | |
高等學校 | 廈門大學(漳州校區,985,211本科)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本科,獨立學院) |
衛生
2010年末,龍海市共有醫院、衛生院20所,實有床位數1678張,衛生技術人員1552人。
體育
1953年8月,市籍運動員吳傳玉參加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在100米仰泳比賽中,為新中國在國際體壇榮獲第一枚金牌。1961~1966年,先後有市籍運動員林亞鳴被選派出國參加男排比賽5次,鄭青金出國參加羽毛球比賽兩次。“文化大革命”期間,體育傳統項目受禁錮,其他項目發展不平衡。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體育隊伍迅速壯大,至1991年,全市建立各類運動隊1786隊,運動員21831人,並成立9個基層體協組織。有14個單位先後被評為省基層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僑區角美鎮先後三次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有7人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工作者。運動員競技水平獲得可喜成果,在歷年參加各級競賽中,獲省團體前3名有45次,個人第1名64人次,獲全國團體前5名3次,個人單項名次獎47人次;參加國際競賽10人28次,獲個人單項名次獎6人12次。體育人才培養結碩果,本縣為各級體工隊和大專體院輸送優秀運動員273名:被國家體委授予“國家運動健將”7名,評為國家一級運動員12名;被授為“新中國體育開拓者”5名,定為國家高級教練4人,一級裁判14名。1984年10月國家體委特授予吳傳玉為“傑出優秀運動員”稱譽。1987年羽毛球高級教練員鄭青金被國際羽聯授予“貢獻獎”。1990年9月在全國第三批體育先進縣命名表彰大會上,龍海市被授予“全國體育先進縣”的光榮稱號。
2010年,龍海市成功承辦第六屆漳州農運會並榮獲金牌獎牌雙第一,榮獲“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全省體育“三十佳”,殘疾運動員魏燕鵬在廣州亞殘運會上取得一金一銀一銅的好成績。
交通狀況
龍海擁有陸、海、空兼備的立體交通網路,交通比較便捷。
陸路
龍海市境內鷹廈鐵路(江西鷹潭至廈門)、廈深鐵路(廈門至深圳)與國道324線(福州至昆明)、319線(廈門—成都)、瀋海高速公路(瀋陽—海口),省道漳雲線和廈漳高速公路、漳詔高速公路、漳龍高速公路縱橫交錯。
海運
海路有九龍江西、北、南三溪貫穿全域,海輪可直達廈門、上海、汕頭、香港、澳門等地;距離龍海市區僅有19公里、年貨物吞吐量達8117.2萬噸的廈門港可直達北美、南美、歐洲、地中海、大洋洲以及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主要港口貨櫃班輪航線,擁有輻射全球的航運網路。
龍海江、海岸線全長290公里,其中海岸線長達113.1公里,水域深而廣闊,又具有較好的御風隱蔽條件,為福建省天然深水優良港灣。全市擁有石碼、後石、招銀3個港區和角美、滸茂洲2個作業區,從2005年12月31日開始正式納入廈門港一體化管理。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近3000萬噸。現已建成中小泊位碼頭52座,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9座。其中,招銀港區是首批對台直航口岸、對外開放一類口岸和對金馬直航貨運口岸,2008年貨物吞吐量近2000萬噸,建有萬噸以上碼頭8座(15萬噸級2座、10萬噸級1座、5萬噸級2座)。
航空
航空有距離龍海市區僅有59公里的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航線遍及內地及港澳地區、東南亞、韓國、日本、美國和歐洲,是華東地區重要的區域性航空樞紐。
歷史文化
•“漢族潑水節”
龍海林前村有一個奇風異俗:每年元宵節,村民們都要以相互潑水嬉戲、抬神下河、人神共浴的方式慶祝,以祈求來年福氣安康。它雖在林前村已存在了數百甚至上千年,卻仍鮮為人知。林前村的“潑水節”為期三天,每年農曆正月十三開始,正月十五結束,以十五最為隆重精彩。
•歌仔戲
歌仔戲在福建又稱為薌劇,是在台灣歌仔戲和閩南改良戲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龍海地處福建東南沿海,隸屬漳州,與台灣有著極為密切的歷史文化關係,是歌仔戲的發祥地和搖籃。歌仔戲曾是整個閩南文化區域觀眾最多的民間戲曲劇種,是所有閩南人共同創造和共同擁有的藝術,其孕育、形成和傳播,是兩岸文化交流與發展的一個縮影。歌仔戲真實地見證了閩台兩地人民的血緣、情緣、親緣、戲緣。
•大鼓涼傘
大鼓涼傘是福建閩南一帶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是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民間舞蹈大全》記載:“大鼓涼傘亦稱‘花鼓陣’,主要流傳於漳州市和龍海縣(市)九湖、顏厝、程溪一帶。每逢喜慶佳節、迎神廟會,該地區鄉村村村都表演這個舞蹈,紮根之深、影響之廣,可謂家喻戶曉。”
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
龍海市境內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有龍佳生態溫泉山莊1個,國家地質公園有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牛頭山景區)1個;省級“水鄉漁村”有龍佳生態溫泉山莊、龍海市釣魚台休閒農莊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有埭美水上古民居民;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有九龍江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龍海市級風景名勝區有雲蓋寺、金仙岩2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礁慈濟宮、林氏義莊、天一總局、江東橋等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氏大夫第、白礁王氏家廟、木棉亭碑刻、鎮海衛古城遺址等4處,龍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9處。
•龍海市十大旅遊景點:九龍江口紅樹林濕地,白礁慈濟祖宮,紫雲公園,普照禪寺,鎮海衛城,馬崎連氏宗祠,江東橋,龍佳生態溫泉山莊,南太武山,國家地質公園牛頭山古火山口景區
雲蓋寺 :位於龍海市浮宮鎮田頭村,始建於宋朝,是龍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重建廟宇,創辦雲蓋山佛光文化事業,有佛光文化城、法華院、雲蓋山旅遊風景區等。廟宇分為中、左、右三殿,中殿為“大雄寶殿”,主神壇供奉南無本釋釋迦摩尼佛。寺後高山群立,奇石巍然,樹木青翠。其南面有座白雲水庫;西北側山上有烘爐寨,為鄭成功踞守廈門時重要的外圍防禦據點,現存外寨、內寨、中心指揮台、暗道機關和集義廳等。
金仙岩 :位於白水鎮莊林村。始建於元至正十九年。岩上供奉如來、觀音。金仙岩寺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坐南朝北,建築依山而建。岩上有明張瑞圖手跡“金水潭”,鄉賢王命岳“如是”,何楷“求雨文”等摩崖石刻數段。金仙岩內景觀眾多,分別為渡雲橋、迎客松、蓬萊仙閣、滴水成泉、品茶亭、岩潭月影、千年鐵樹、龍泉石刻八景。
普照禪寺 :位於龍海市港尾鎮卓岐村的“瑞成休閒農莊”內。普照禪寺前身是福德寺,又名關刀寺,系以當地古蹟“石關刀石”取名。
白雲岩 :龍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龍海市顏厝鎮洪坂村的白雲山,白雲岩禪寺範圍內建有紫陽書院。宋理學家朱熹在岩上建紫陽書院,內有“卓錫流泉”、“何有石”、“百草亭”、“洗硯池”、“松濤鳥語”、“棠蔭漏月”、“晚浦歸帆”、“意果園”八景。
南太武山 :位於港尾鎮東南十餘公里處,與金門的北太武遙相呼應,古時曾是軍事要地。山上有古剎“福興寺”。南太武山又是一座天然中草藥庫,其中名貴的“太武香菇”馳名海內外。
紫雲公園 :位於市區石碼鎮南郊,是以自然景觀為基礎,寺廟人文景觀為特點,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以休閒、健身、觀景、娛樂、度假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性公園。
埭美水上古民居:為福建歷史文化名村,位於東園鎮埭美村,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也是龍海市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築群,是閩南古建築的一個縮影,因此有“閩南水上第一村”的美譽。
百花村 :位於九湖鎮。1963年2月17日,朱德委員長到此參觀,看到滿村花木繁榮、景觀瑰麗,讚賞地說:“真是個百花村”。從此,長福村又稱百花村,百花村的花卉和盆景盆栽,不僅暢銷國內各省市,更是遠銷港澳地區、東南亞國家及世界各地。
土特產品
境內土特產品主要有石碼五香、浮宮土筍凍、江東鱸魚、白水貢糖、海澄雙糕潤、東美香脯糕等。
•石碼五香:是龍海傳統風味小吃,以豬肉、澱粉、五香粉等為原料,攪拌成泥狀,再用豆腐衣裹成條狀,油炸後即可食用。其外酥內嫩,醇香可口。石碼常常滿五香獲“中華金廚獎”,被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國名點”。
•白水貢糖:因傳為貢品而得名。精選上等花生、麥芽糖、白糖混合錘鍊而成,其特點是“味香、質醇、食酥、色美”。2000年,獲第二屆海峽花博會金獎。
•海澄雙糕潤:選用上等糯米、白糖,加上冬瓜條、肥肉塊、油蔥等供料,蒸製而成。雙糕潤白而透明、冰冷滑潤,亦甜亦鹹,又油又香,在港澳台及南洋一帶負有盛名。
•東美香脯糕:始於明崇禎年間,以純綠豆粉、白糖為原料,配以油蔥等佐料製作而成。香脯糕入口即化,清涼潤喉。
龍海名村
角美鎮的白礁村(龍海第一村,保生大帝故里,世界首富潘振承故鄉,台灣王金平祖籍地)
角美鎮的鴻漸村(亞洲第一位女總統阿基偌夫人祖籍地,現菲律賓十大富豪許寰戈祖籍地)
浮宮鎮的海門島(海平村,海山村)(著名的漁村)
港尾鎮的浯嶼村(著名的漁村,龍海的首富村)
名人
龍海轄區內的古代著名人物有漳州建州後第一個進士周匡物,被尊為大道公、保生大帝的吳夲,南京戶都尚書潘榮,開台王顏思齊,鄭成功虎將之一的甘輝等。近代著名人物有閩南小刀會起義首領黃位、黃得美,甲午戰爭時督辦全台團防大臣的林維源,創辦華僑銀行有限公司的林秉祥,解放廈門戰役支前特等功臣張水錦,閩南根據地和紅軍游擊隊創始人之一王占春,參加長征、任129師386旅政治部主任的蘇精誠等。現代的著名人物有中將蘇靜、中將藍丁壽,廣東省委書記王德,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亞洲殘疾人運動會100米蝶泳冠軍魏燕鵬等。
顏思齊(1589~1625),字振泉,海澄縣人。明萬曆間到日本避難,後從事貿易,若干年後漸有家產。天啟元年(1621年)六月,顏思齊與同在日本的閩南人楊天生、鄭芝龍等人結為兄弟,大家推舉思齊為盟主。思齊不滿幕府的專制統治,參與日本農民、町人的政治鬥爭,走漏風聲,逃離日本,後在台灣笨島(又稱“北港”)登入。思齊以諸羅山為根據地,大力開發山海,利用海上交通和海上資源,發展經濟,安排民眾生活。他們還進行海上貿易,解決島上生產和生活必需的物資和資金。閩南的親戚故舊陸續奔往投靠,大致有3000餘人。思齊去世後,台灣人民銘記思齊的開拓功績,在新港媽祖廟前興建“思齊閣”和“懷笨樓”。
林秉祥(1873~1944),龍溪縣滸茂城內人。少時赴新加坡,後任豐源航務局經理。他把航務局改為和豐輪船公司,全盛時擁有29艘遠洋巨輪。航行南洋各埠及香港、廈門、上海等10多個口岸。他熱心公益事業,被英國當局授予“太平局紳”榮譽稱號,被國民政府大總統頒發三等嘉禾章並贈木質浮雕巨匾一塊(上書“急公好義”金字)。在新加坡,秉祥還投入巨資,以“和豐”為號,經營礦業,種植椰樹和橡膠,開辦銀行。和豐銀行分支行遍及馬來西亞各埠和香港。為促進華僑團結,互相資助,發展企業,他遂將豐和銀行改組為華僑銀行有限公司。1944年,病逝新加坡。
張水錦(1891~1949),龍溪縣人。1949年為迅速渡海解放廈門,解放軍派出部隊到石美發動組織漁民船工,籌集船隻以載運解放軍渡海作戰。張水錦和老伴黃進川帶領三個兒子出席船工大會。此時張水錦已58歲,其夫黃進川已60歲,按上級規定,可不參加渡海戰鬥,但她堅決要參加渡海戰鬥,領導只得同意她一家五人兩艘虎網船參加渡海戰鬥。10月15日18點正,張水錦一家5人駕駛著兩艘漁船,運載解放軍戰土向鼓浪嶼前進。敵人炮火紛飛,黃進川、黃天足中彈倒下,已身負重傷的張水錦顧不得上前扶他們,接過舵把繼續前進。後張水錦一家5人和兩艘漁船,均又中彈沉沒。中國人民解放軍31軍司令部、政治部授予張水錦支前特等功臣。
蘇靜(1910.12~1997.11),龍海市海澄鎮內溪村人。1926年考入漳州省立第八中學,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32年4月中央紅軍攻克漳州時,蘇靜與蘇精誠等組建游擊隊,協助紅軍開展宣傳、籌款等工作。後轉入中央紅軍第一軍團任總指揮部參謀。193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平津戰役中,作為我軍代表隻身進入北平,同傅作義進行和談,並代表我軍簽署《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定書》。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務部部長、國家計畫委員會副主任等。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7年11月,因病逝世。
王德(1906.5~1996.2),原名曾宗乾,龍海市浮宮鎮後寶村人。192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與王占春等到九湖、程溪一帶開展抗捐抗稅鬥爭。1929年7月任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1930年5月,與羅明等領導廈門劫獄鬥爭,取得勝利。1931年1月被調到共青團中央委員會。1937年3月後任中共北平學委組織部長、中共北平市委組織部長。1942年8月任中共晉綏二地委書記、120師獨立2旅政委等職。解放後,歷任廣州市委第一書記、廣東省委書記兼廣州市委書記、中南局候補書記兼組織部長。“文化大革命”期間受迫害。1979年重新工作後任廣東省委書記。1996年2月23日因病逝世。
所獲榮譽
序號 | 榮譽稱號 |
1 | 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市) |
2 | 全國改革開放30年鄉鎮企業發展十佳魅力縣(市) |
3 | 龍海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全國百強 |
4 |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
5 | 2012年度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 |
6 | 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 |
7 | 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 |
2018年獲評國家衛生城市 |
福建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福州市 | 鼓樓區 | 台江區 | 倉山區 | 馬尾區 | 晉安區 | 福清市 | 長樂市 | 閩侯縣 | 閩清縣 | 永泰縣 | 連江縣 | 羅源縣 | 平潭縣 |
廈門市 | 思明區 | 海滄區 | 湖裡區 | 集美區 | 同安區 | 翔安區 |
莆田市 | 城廂區 | 涵江區 | 荔城區 | 秀嶼區 | 仙遊縣 |
三明市 | 梅列區 | 三元區 | 永安市 | 明溪縣 | 將樂縣 | 大田縣 | 寧化縣 | 建寧縣 | 沙縣 | 尤溪縣 | 清流縣 | 泰寧縣 |
泉州市 | 鯉城區 | 豐澤區 | 洛江區 | 泉港區 | 石獅市 | 晉江市 |南安市 | 惠安縣 | 永春縣 | 安溪縣 | 德化縣 | 金門縣 |
漳州市 | 薌城區 | 龍文區 | 龍海市 | 平和縣 | 南靖縣 | 詔安縣 | 漳浦縣 | 華安縣 | 東山縣 | 長泰縣 | 雲霄縣 |
南平市 | 延平區 | 建甌市 | 邵武市 | 武夷山市 | 建陽市 | 松谿縣 | 光澤縣 | 順昌縣 | 浦城縣 |政和縣 |
龍巖市 | 新羅區 | 漳平市 | 長汀縣 | 武平縣 | 上杭縣 | 永定縣 | 連城縣 |
寧德市 | 蕉城區 | 福安市 | 福鼎市 | 壽寧縣 | 霞浦縣 | 柘榮縣 | 屏南縣 | 古田縣 | 周寧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