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祭(zhài)遵年輕時喜愛經書。家裡富裕,而祭遵恭謹儉樸,不愛穿華麗衣服。母死後,背土起墳。曾被衙吏欺凌,祭遵結交賓客殺了衙吏。起初,縣中以為他柔弱,以後都害怕他了。劉秀破了王尋等,回往潁陽,祭遵以縣吏身份幾次進見,劉秀喜愛他的容貌儀表,令他暫為門下吏。
執法如山
從征河北,為軍市令。劉秀的舍中兒(家奴)犯了法,祭遵把他殺了。劉秀髮怒,令將祭遵拘捕。這時主簿陳副勸諫說:“明公常想要眾軍整齊,現在祭遵奉行法令不避權勢,正是教化法令所需要的哩。”劉秀就赦免了他,令他為刺奸將軍。對諸將說“:對祭遵要多加小心!我舍中兒犯法他照樣殺了,對你們是絕不會徇私的。”不久又拜偏將軍,跟從平定河北,以功封為列侯。
北平漁陽
建武二年(26年)春,拜為征虜將軍,封為潁陽侯,與驃騎大將軍景丹、建義大將軍朱祐、漢忠將軍王常、騎都尉王梁、臧宮等入箕關,南擊弘農、厭新、柏華蠻中賊。祭遵中了弩箭,傷口流血,眾人看到祭遵受傷,逐漸引退,祭遵呼叫斥罵不止,士卒都加倍苦戰,於是大破賊兵。當時新城蠻中山賊張滿,屯結兵士於險要之處為害人民,詔令祭遵去攻擊,祭遵斷絕了張滿的糧道,張滿幾次挑戰,祭遵堅守壁壘不出。而厭新、柏華的殘餘重新與張滿會合,於是攻下了霍陽聚,祭遵於是分兵予以擊破迫其投降。
建武三年(27年)春,張滿飢餓睏倦,祭遵攻破其城,活捉張滿。起初,張滿祭祀天地,自己說當為王,既被捉,嘆道“:讖文誤了我!”於是把他及其妻子兒女都斬了。祭遵引兵南擊鄧奉弟鄧終於杜衍,攻破了。
時涿郡太守張豐捉住使者舉兵造反,自稱無上大將軍,與彭寵連兵。建武四年(28年),祭遵與朱祐及建威大將軍耿弇、驍騎將軍劉喜共同攻擊張豐。祭遵兵先到,急攻張豐,張豐的功曹孟厷捉住張豐投降。起初,張豐喜好方術,有道士說張豐當做天子,以五彩囊裹著石頭系在張豐的肘子上,說石中有玉璽。張豐相信了,就造反。既被捉當斬,他還說:“肘有玉璽。”祭遵將其石椎破,張豐才知被道士騙了,仰天嘆道:“當死無所恨!”諸將都引回,祭遵受詔命留屯良鄉抵拒彭寵。因而派遣護軍傅玄襲擊彭寵部將李豪於潞,大破其軍,斬首千餘級。相拒一年多,幾次挫敗其鋒,彭寵黨徒許多都投降。等到彭寵死,祭遵進軍以平定其地。
西征隴蜀
建武六年(30年)春,詔令祭遵與建威大將軍耿弇(yǎn)、虎牙大將軍蓋延、漢忠將軍王常、捕虜將軍馬武、驍騎將軍劉歆、武威將軍劉尚等從天水伐公孫述。軍隊停留長安,劉秀車駕也到了,而隗(wěi)囂不想讓漢兵上隴,藉故推脫以為辭說。劉秀召集諸將商議。都說“:可以暫時拖延隗囂日月之期,加封他手下的將帥,以促其分散瓦解。”祭遵說:“隗囂懷挾奸謀已久。如果按兵不動拖延時日,就會促使他詐謀更深,而使公孫述增加警備,所以不如直接進兵。”劉秀聽從了,就派遣祭遵為先鋒。隗囂派其將王元拒於隴坻,祭遵進擊,破王元軍,追到新關。等到諸將到,與隗囂戰,都失敗了,引軍退隴。劉秀詔令祭遵屯軍於汧(qiān),令耿弇屯軍於漆,令征西大將軍馮異屯軍於栒邑,令大司馬吳漢等回軍長安。自此以後祭遵幾次挫敗隗囂。
建武八年(32年)秋,再從劉秀上隴。等到隗囂破滅,劉秀東歸經過汧(qiān),到祭遵軍營,慰勞飽饗士卒,作黃門武樂,深夜才停止。這時祭遵有病,詔賜厚厚的坐褥,上面覆蓋著皇帝用的御蓋。再令他進兵隴下。等到公孫述派兵援救隗囂,吳漢、耿弇等全都逃奔而回,只有祭遵獨留不肯退卻。
建武九年(33年)春,在軍中去世。祭遵靈柩到河南縣,帝詔遣百官先到治喪場所會齊,光武身著白色喪服駕臨,望著哭泣哀慟。回經城門,閱過喪車,涕泣不能自已。喪禮成,又親自以太牢之禮祭祀,如宣帝辦霍光喪事一樣。詔大長秋、謁者、河南尹護喪事,大司農負責費用。等到安葬,帝車駕再親臨,贈以將軍、侯的印綬,用漆紅了輪子的車子裝著,讓武士們排成軍陣送葬,謚封為成侯。安葬完畢,光武再親臨其墳,妥為安置其夫人家室。
歷史評價
《後漢書》:”清名聞于海內,廉白著於當世。“
漢朝·劉秀:"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
唐朝·褚亮:“金壇奇正,得之於懷抱,玉鈐攻取,無勞於積習,祭遵儒術,未足方其雅歌,曹仁智勇,才可用其勝。”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法令執行。’遵殺舍中兒而光武知其不可犯。又曰:‘修道而保法。’遵之所在,吏人不知有軍是也。”
南宋·徐鈞:”執法嚴明凜不阿,西征北討戰功多。“
北宋·王之道:”邊城正藉詩書帥,俎豆於今識祭遵。“
明朝·黃道周:“祭遵一縣吏,河北從征。為軍束令,不重不輕。舍兒犯法,斬不容情。帝初大怒,既欲法行。戒將莫犯,斷不私卿。征蠻南擊,賊駑傷形。眾驚欲退,遵斥進兵。戰氣百倍,大破方平。詔尊攻滿,獲之於生。公孫救隴,眾欲回旌。遵獨留戰,指望功成。奉公憂國,死愈得名。”
後世地位
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追憶當年隨其父皇打下東漢江山的功臣宿將,命繪二十八位功臣的畫像於洛陽南宮的雲台,祭遵名列第九。
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祭遵亦位列其中。
祭遵在祭姓宗族中地位很高,祭姓宗祠四言通用聯:潁陽圖像,遼左立祠。
上聯典指祭遵,他是東漢潁陽人,封潁陽侯。圖形繪於雲台閣。
下聯典指祭遵的堂弟祭彤,出守遼東近三十年,邊境平安,人們為他立祠以紀念。
史籍記載
《後漢書·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有傳。
《太平御覽》、《東觀漢記》、《資治通鑑》均有事跡記載。
軼事典故
克己奉公
成語”克己奉公“出自《後漢書·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比喻一個人對自己要求嚴格,一心為公。
祭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他得到賞賜,都分給部下,不治產業,家無餘財。自己一生,穿皮褲,蓋布被。夫人也裳不加緣,簡樸至極。他兄長祭午見他沒有兒女,便做主娶了一妾給他送去。祭遵堅決不受。他認為自己身荷國家重任,因而不敢圖生慮繼嗣之計。臨死時,他告訴家人將自己用牛車拉回,薄葬洛陽。問他家中之事,他一句也不說。
祭遵一生,很受劉秀帝劉秀重視。他的劉秀悲憫異常;他的靈柩運回河南,劉秀命百官都去迎接,自己也素服親臨,望哭哀痛;經過他的車騎時,劉秀淚流滿面,不能自己;然後,劉秀又親自用太牢祭祀他;舉行葬禮那天,劉秀再次親臨,給他將軍、侯印綬,朱輪容車,命甲土列陣送葬;葬禮完畢,劉秀又親自到他的墳上弔唁,併到家中慰恤其家屬。
喜愛儒術
祭遵身為武將,卻篤好儒學。他選拔人才,全用儒術。連飲酒時的娛樂,也只用儒家的雅歌投壺。他還建議朝廷為孔子立後,並奏請設定五經大夫。雖然身在軍旅,但從不忘俎豆之禮,確實是一個好禮悅樂,守死善道之人,確實是員難得的儒將。
家族成員
兄弟:祭午
堂弟:祭肜
墓址
祭遵墓約在今朝陽鄉一帶。《後漢書・銚期王霸祭遵列傳》載,建武“九年春卒于軍……臨死遺誡牛車載喪,薄葬洛陽。”清乾隆《洛陽縣誌》載:“墓在北邙。”
毓倬按:《後漢書》:遵卒無子,帝追傷之,以弟彤為偃師長,使近遵墳墓,四時祭祀。遵墓當在縣東西,惜無可考,今存其名。
藝術形象
2013年拍攝的電視劇《長歌行/秀麗江山》中劉軍飾演祭遵。
雲台二十八將
雲台二十八將,指的是漢光武帝劉秀麾下助其一統天下、重興漢室江山的二十八員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大將。東漢明帝永平三年(60年),漢明帝劉莊在洛陽南宮雲台閣命人畫了28將的像,稱為雲台二十八將。
姓名 | 官職 | 封侯 | 對應天宿 | 簡介 |
鄧禹 | 太傅 | 高密侯 | 角木蛟 | 字仲華,南陽新野人 |
寇恂 | 執金吾 | 雍奴侯 | 心月狐 | 字子翼,上谷昌平人 |
馮異 | 征西大將軍 | 夏陽侯 | 箕水豹 | 字公孫,潁川父城人 |
岑彭 | 征南大將軍 | 舞陽侯 | 尾火虎 | 字君然,南陽棘陽人 |
賈復 | 左將軍 | 膠東侯 | 氐土貉 | 字君文,南陽冠軍人 |
吳漢 | 大司馬 | 廣平侯 | 元金龍 | 字子顏,南陽宛人 |
蓋延 | 虎牙大將軍 | 安平侯 | 虛日鼠 | 字巨卿,漁陽要陽人 |
陳俊 | 琅邪太守 | 祝阿侯 | 畢日鳥 | 字子昭,南陽西鄂人 |
臧宮 | 城門梭尉 | 郎陵侯 | 壁水狳 | 字君翁,潁川郟人 |
耿弇 | 建威大將軍 | 好畤侯 | 房日兔 | 字伯昭,扶風茂陵人 |
銚期 | 衛尉 | 安成侯 | 井木犴 | 字次況,潁川郟人 |
王霸 | 上谷太守 | 淮陽侯 | 鬼金羊 | 字元伯,潁川潁陽人 |
祭遵 | 征虜將軍 | 穎陽侯 | 斗金牛 | 字弟孫,潁川潁陽人 |
任光 | 信都太守 | 阿陵侯 | 柳土獐 | 字伯卿,南陽宛人 |
李忠 | 豫章太守 | 中水侯 | 星日馬 | 字仲都,東萊黃人 |
萬修 | 右將軍 | 槐里侯 | 獐月鹿 | 字君游,扶風茂陵人 |
邳彤 | 和成太守 | 靈壽侯 | 翼火蛇 | 字偉君,信都人 |
劉植 | 驍騎將軍 | 昌成侯 | 軫木蚓 | 字伯先,巨鹿昌城人 |
耿純 | 東郡太守 | 樂光侯 | 室火豬 | 字伯山,巨鹿宋子人 |
朱佑 | 建義大將軍 | 融侯 | 斗木獬 | 字仲先,南陽宛人 |
景丹 | 驃騎大將軍 | 櫟陽侯 | 女士蝠 | 字孫卿,馮翊櫟陽人 |
王梁 | 河南尹 | 阜成侯 | 昂日雞 | 字君嚴,漁陽要陽人 |
杜茂 | 驃騎大將軍 | 參蘧侯 | 參水猿 | 字諸公,南陽冠軍人 |
馬成 | 中山太守 | 全椒侯 | 胃土雉 | 字君遷,南陽棘陽人 |
劉隆 | 驃騎將軍 | 慎侯 | 麥金狗 | 字元伯,南陽安眾侯宗室 |
傅俊 | 積弩將軍 | 昆陽侯 | 嘴火猴 | 字子衛,潁川襄城人 |
堅鐔 | 左曹 | 合肥侯 | 危月燕 | 字子汲,潁川襄城人 |
馬武 | 捕虜將軍 | 楊虛侯 | 奎木狼 | 字子張,南陽湖陽人 |
雲台列將32人,前28人為開國功臣,上應28宿,另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伏波將軍馬援女兒為明帝皇后,為避嫌未將其列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