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分布
(缺)祭姓出自姬姓,為周公旦的第五個兒子祭伯,被封於祭國,爵位為伯,世稱為祭伯,祭伯的後人,有的以國名為氏,稱為祭氏。依照《路史》的考證,當時的祭國也就是今河南省鄭縣的東北。至南北朝時,有的祭姓族人,認為祭姓不吉利,而訾字有資財之意,表示富有和充裕,有部分人遂改為訾姓。祭姓望居太原郡(秦代置,漢為太原國,後又改為太原郡,治所晉陽,即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歷史名人
祭遵:字弟孫(?-33),潁川郡潁陽縣(今河南省襄城縣東北)人,少時好讀儒家經書。家境雖然富裕,但他節儉樸素。縣中以為他是柔弱書生,經常欺負他,引起他的憤怒,結交賓客刺殺之。從此,鄉里始知其外柔內剛而憚之。王莽末年,祭遵任潁陽縣吏。昆陽之戰以後,投靠劉秀,充當管理文書的門下史,隨劉秀出征河北,為執行軍法、整頓軍紀的軍市令。侍候劉秀的舍中兒仗勢犯法,祭遵立即格殺之。劉秀大怒,命人把祭遵抓起來。經人勸說,劉秀赦免了祭遵,以為刺奸將軍。並告誡諸將說:“當備祭遵!吾舍中兒犯法尚殺之,必不私諸卿也。”不久,命祭遵為偏將軍,隨從劉秀平定河北,以軍功封侯。
祭彤:字次孫,潁川郡潁陽縣(今河南省襄城縣東北)人,他的兄長是雲台二十八將之中的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因為祭遵的功績,祭彤在建武初年就被光武帝任為黃門侍郎、偃師長,跟隨在劉秀左右。後出守遼東近三十年,擊退鮮卑,打敗匈奴,從此邊境平安,人們為他立祠以紀念。永平年間官至太僕。
祭仲:春秋時期鄭國大夫,生卒年不詳。鄭莊公身邊的權臣,“甚有寵於莊公,莊公使為卿。”
郡望堂號
1、郡望
太原郡: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後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2、堂號(缺)
============================================================
【祭姓宗祠通用對聯】
〖祭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潁陽圖像;
遼左立祠。
——佚名撰祭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潁陽人祭遵,字弟孫,跟隨光武帝劉秀平定河北有功,官征虜將軍,封潁陽侯。他能夠克己奉公,得到的賞賜都分給士卒,家中沒有私產。光武帝曾感嘆道:"哪裡能找到像祭征虜這樣憂國奉公的臣子啊!後來,圖形繪於雲台閣。下聯典指祭遵的堂弟祭彤,字次孫,因祭遵有功,光武帝任他為黃門侍郎、偃師長。後出守遼東近三十年,擊退鮮卑,打敗匈奴,從此邊境平安,人們為他立祠以紀念。永平年間官至太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