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神論者
代表人物就是莊子,斯賓諾莎。
“仁義”二字被視為儒家思想的標誌,“道德”一詞卻是道家思想的精華。莊子的“道”是天道,它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為的殘生傷性的。
在莊子的哲學中,“天”是與“人”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天”代表著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為”的一切,與自然相背離的一切。“人為”兩字合起來,即是一個“偽”字。
莊子主張順從天道,而摒棄“人為”,摒棄人性中那些“偽”的雜質。順從“天道”,從而與天地相通的,就是莊子所提倡的“德”。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麼,規定什麼,而是要去掉什麼,忘掉什麼,忘掉成心、機心、分別心。既然如此,還用得著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其要摒棄它。作為道家學派始祖的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
斯賓諾莎(Spinoza,1632~1677),著名的荷蘭哲學家。其本為猶太人,猶太教會以其背叛教義,驅逐出境,後卜居于海牙,過著艱苦的生活。其不承認神是自然的創造主,其認為自然本身就是神化身,其學說被稱為“斯賓諾莎的上帝”,對十八世紀法國唯物論者和德國的啟蒙運動有著頗大的影響,同時也促使了唯心到唯物,宗教到科學的自然派過度。
無神論者
(atheism●skepticism)
廣義上講,無神論是一切對鬼神、仙佛或靈魂的存在缺乏相信的思想的總和;狹義上,無神論指認為神不存在的思想。無神論並沒有統一的哲學思想,例如一些無神論者可能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事物,一些無神論者可能相信諸如占星術等偽科學。無神論經常同反神論(或反有神論)相混淆,前者是實事求是,不相信有神論,而後者是直接明確反對有神論。
根據定義的不同,無神論可以分為強無神論(顯無神論,explicite atheism)和弱無神論(隱無神論,implicite atheism)。強無神論明確聲稱神不存在,類似於對無神論的狹義定義。很多情況下,無神論其實是指強無神論;弱無神論則類似於廣義定義下的無神論,即一切不是有神論的關於神的思想。
成為無神論者不需要任何諸如皈依或洗禮之類的儀式,因此對於無神論者不容易判斷。只有聲稱自己是無神論者的人,一般可以肯定他們是無神論者。
否定神、鬼迷信和宗教神學的理論是一種認為神或靈魂是不存在的哲學思想。歷史上的無神論一般都提倡理性和科學,反對信仰主義和蒙昧主義,反對傳統宗教的精神束縛,謳歌人的尊嚴和自由,與“啟蒙思想”具有類似的性質和意義。一般說來,唯物主義者同時也是無神論者,無神論者常常是“自由思想家”的同義語。
今天人們說的無神論一般是指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包括一個與肉身無關的靈魂的存在。
在西方國家,“無神論”一般都指“一種認為根本沒有神的理論”,在西方人來講,只是“沒有宗教信仰”;東方一般以“老天爺”代指比喻。
其實,無神論是來自資產階級。
有神論者
有神論(theism)一詞來自希臘文“theos”, 即“神”的意思。這種信念把神或神靈當成人格的、值得崇祀的禮拜的對象。神超越於這個世界,又關注這個世界。神可以將他的意志或意思通過某些個別的人、通過某些事跡或事件、通過某些經典傳達給世人。如果人們認為:可以藉助自己的經驗去理解神,可以藉助某些行為同神發生聯繫,就會有一定的儀式,如象祈禱、祭祀、讚美等成為宗教活動。這種信念的基礎就是有神論,它斷定了某種崇高的存在是人格形式的。這樣的神,在道德上是至善的,能力上是無窮的,故他才足以影響自己的生活,故相信他是值得禮敬的。
一神論者
一神論(monotheism)只信奉一個神的理論。主要用於指較高級的一神教,如: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這些宗教均認為自己所崇拜的神是宇宙的唯一創造者和萬物之源。有時,這一術語也被用來指一個部落或國家中特定的一神崇拜,例如早期希伯來人對耶和華的崇拜。這種崇拜將至上的權力歸之於至高神,但並不排斥其餘神的存在。——摘自《簡明文化人類學詞典》
多神論者
多神論(polytheism)其相對於一神論而言,指信仰和崇拜許多神的宗教,典型代表為印度教和古希臘宗教。中國的道教、日本的神道、非洲的伏都教和新興的威卡教都被認為是多神論的宗教。佛教的信徒大多數認為佛教不是多神論的宗教,佛教中沒有神的概念,宗教學則認為佛教屬於多神教,由於其同樣相信可以超越自然。基督教雖然有三位一體之說,但是還是屬於一神論的宗教。與一神論不同,多神論是內容(信仰體系中有眾多神),而非教條本身(要求信仰獨一真神,視為宗教義務。)。
反神論者
用“反神論者”一詞,而不用“無神論者”一詞。
由於“無”只代表自己的認識,而“反”卻是要讓自己的認識對別人產生影響。
如果你是對原始社會的居民傳教,你可以說:“你們信仰的神是不存在的。這是你們出於恐懼死亡,出於對自然的恐懼與崇拜,才臆造出神來。你們應該相信科學,實事求是,下面我來教你們什麼是科學。”
如今,你面對的並不是原始社會的居民。你面前的人們都和你一樣,自幼接受無神論的教育,也是在唯物主義哲學的薰陶下成長起來的。你學過牛頓、愛因斯坦、霍金,你面前的這些人也學過。你學過黑格爾、馬克思、弗洛伊德,你面前的這些人也學過。
由於自己人生中一些不同的經歷,你面前這些人,在認知的路上開闢了新的岔道。而你,還在堅持著原來的路。
這就是你和你面前的人們所處的狀況。誰也不能說誰更高明,由於只是選擇了路,而你們都還離終點甚遠。
相關討論
這是否認認識世界或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學理論。不可知論者是指對基督教神學教條表示懷疑,又拒絕無神論,從而主張把上帝是否存在這一類問題擱置起來的人。
現代的不可知論者的理念強不可知論(Strong agnosticism):神是否存在的問題天生就是不可以被了解的,而人類缺乏根據一些所謂證據來得出這方面結論的能力。
弱不可知論(Weak agnosticism):神是否存在的問題現在沒有答案,並非完全不可能有結論。在沒有更多的證據之前人們應該不要輕易做出判斷。
消極不可知論(Apathetic agnosticism):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神是否存在。神即使存在也對整個宇宙毫不相干,神是否存在只是個學術問題。
漠視主義(Ignosticism):神的概念沒有意義,它不能產生可以用科學方法檢驗的結果,因此對它的討論毫無意義。
現代不可知論:哲學和形上學的問題不能被證明或否定。理性思維可以為其中的有意義假設建模。這一派不可知論不側重討論神的存在。
不可知神學(Agnostic theism):不聲稱知道神的存在,而只是相信其存在。
不可知心靈主義(Agnostic spiritualism):認為神是否存在都有可能,並不信仰某一具體宗教,過著一種不是唯物的心靈主義的生活。
不可知無神論認為神的存在與否是不可知的,故不相信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