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八芳烴
正文
即C8芳烴,工業上指含八個碳原子的芳烴混合物,不同來源的C8芳烴中,各組分的含量不同(表1),其主要組分為鄰二甲苯、對二甲苯、間二甲苯及乙苯,有時也含苯乙烯。常溫下為無色透明、有芳香氣味的液體,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特別是其中的對二甲苯和鄰二甲苯。 沿革 早在1823年,C.麥金托什就使用含有二甲苯的煉焦副產粗苯作為橡膠的溶劑油,開始了二甲苯的工業套用,但當時並不了解這種粗苯中含有大量C8芳烴。1848年,德國化學家A.W.霍夫曼和C.曼斯菲爾德在研究煤焦油的分離時,發現煤焦油的苯系物中含有各種二甲苯,並提出了從煤焦油中分離芳烴的方法。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煤焦油一直是C8芳烴的主要來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需要大量高辛烷值汽油,開發了催化重整工藝,並由重整汽油得到苯、甲苯、二甲苯(常合稱BTX),使二甲苯的主要來源轉向石油。60年代後,烴類裂解制乙烯工業迅速發展,其副產的裂解汽油(含大量芳烴)成為C8芳烴的另一來源。1969年,日本東麗公司建成甲苯歧化制苯和二甲苯工業裝置,為增產C8芳烴提供了另一工業生產方法。1983年,美國二甲苯產量約為2.4Mt,日本1.27Mt,中國100.4Mt。生產方法 獲得C8芳烴的主要方法如下:
① 由重整汽油或裂解汽油中抽提 重整汽油中芳烴總收率約為55%,二甲苯約為18%,經芳烴抽提及分餾得二甲苯。裂解汽油中芳烴總量約為70%,含二甲苯4%~5%。因含有烯烴及二烯烴,故需先經加氫 ,然後再經芳烴抽提得二甲苯。
② 甲苯歧化及烷基轉移 目前世界上已工業化的工藝有三種:日本東麗公司與美國環球油品公司開發的Tatoray法、美國大西洋里奇費爾德公司開發的 Xyleneplus法和美國莫比爾公司開發的LTD法(表2)。Tatoray法是套用最廣的工藝,使用以絲光沸石為基礎的分子篩催化劑,反應器為絕熱固定床,反應在臨氫條件下進行,因此催化劑再生周期較長,活性可保持半年。Xylene-plus法使用稀土元素交換的Y型分子篩,其工藝特點為可通過調節進料中甲苯與碳九(C9)芳烴比例,調節歧化反應及烷基轉移反應的比例,達到較大的操作彈性;不需要氫氣,催化劑價廉。缺點為移動床反應器結構較複雜,且催化劑由於機械磨損而耗量較大。LTD法使用ZSM型沸石催化劑(見分子篩催化劑),不僅可以在較低溫度(260~310℃)下催化液相反應,也可在較高溫度(370~538℃)下催化氣相反應,是一種開發較晚的工藝,還只在一個工廠使用。 ③ 煉焦副產 煤焦化過程所得粗苯中含二甲苯約6%,用精餾的方法即可從中分出C8芳烴。
用途 雖然分離成單一組分的技術經濟指標不同,但碳八芳烴分離後的各組分均可用作化工原料。對二甲苯大量用於生產對苯二甲酸或對苯二甲酸二甲酯,進而生產聚酯纖維和樹脂;鄰二甲苯用於生產鄰苯二甲酸酐,後者是生產增塑劑(見塑膠助劑)、醇酸樹脂塗料等的主要原料;間二甲苯少量用於製造間苯二甲酸和間苯二胺;乙苯主要用於生產苯乙烯。C8芳烴也可不經分離用作汽油添加劑以及工業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