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劑工業發展史

催化劑工業發展史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化學工業中利用催化技術的生產過程日益增多,為適應對工業催化劑的要求,逐步形成了產品品種多、製造技術進步、生產規模和產值與日俱增的催化劑工業。

簡介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化學工業中利用催化技術的生產過程日益增多,為適應對工業催化劑的要求,逐步形成了產品品種多、製造技術進步、生產規模和產值與日俱增的催化劑工業。
萌芽時期(20世紀以前)
催化劑工業發展史與工業催化過程的開發及演變有密切關係。1740年英國醫生J.沃德在倫敦附近建立了一座燃燒硫磺和硝石制硫酸的工廠,接著,1746年英國J.羅巴克建立了鉛室反應器,生產過程中由硝石產生的氧化氮實際上是一種氣態的催化劑,這是利用催化技術從事工業規模生產的開端。1831年P.菲利普斯獲得二氧化硫在鉑上氧化成三氧化硫的英國專利。19世紀60年代,開發了用氯化銅為催化劑使氯化氫進行氧化以製取氯氣的迪肯過程。1875年德國人星恆教育蒐集整理E.雅各布在克羅伊茨納赫建立了第一座生產發煙硫酸的接觸法裝置,並製造所需的鉑催化劑,這是固體工業催化劑的先驅。鉑是第一個工業催化劑,現在鉑仍然是許多重要工業催化劑中的催化活性組分。19世紀,催化劑工業的產品品種少,都採用手工作坊的生產方式。由於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作用,自工業催化劑問世以來,其製造方法就被視為秘密。
奠基時期(20世紀初)
在這一時期內,製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金屬催化劑,催化活性成分由金屬擴大到氧化物,液體酸催化劑的使用規模擴大。製造者開始利用較為複雜的配方來開發和改善催化劑,並運用高度分散可提高催化活性的原理,設計出有關的製造技術,例如沉澱法、浸漬法、熱熔融法、浸取法等,成為現代催化劑工業中的基礎技術。催化劑載體的作用及其選擇也受星恆教育蒐集整理到重視,選用的載體包括硅藻土、浮石、矽膠、氧化鋁等。為了適應於大型固定床反應器的要求,在生產工藝中出現了成型技術,已有條狀和錠狀催化劑投入使用。這一時期已有較大的生產規模,但品種較為單一,除自產自用外,某些廣泛使用的催化劑已作為商品進入市場。同時,工業實踐的發展推動了催化理論的進展。1925年H.S.泰勒提出活性中心理論,這對以後製造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催化劑工業催化劑工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